強者自愈,弱者賣慘

2023-04-04   晚安浪子

原標題:強者自愈,弱者賣慘

自然界中,有一種叫蠑螈的生物。

當它的四肢或頭部遭外力扯斷,皮膚細胞分裂後能很快覆蓋傷口,防止病菌入侵。

隨著體內細胞的增殖分化,蠑螈又能長出新的肢體。

這就是蠑螈強大的自愈能力,經歷磨難後,仍能重新生長。

人生亦是如此。

每個人都會遭受挫折,而面對苦難的態度,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勇敢自愈,成為強者;膽怯抱怨,淪為弱者。

命運潮起潮落,擁有自愈力,就掌握了生存的主動權。

1

強者自愈,再痛不言

《日瓦戈醫生》里有這樣一句話:「有苦難,有崩潰,有死亡,但我們仍要甦醒,要站起來,要過新的生活。」

深以為然。人生是個不斷受傷,又被不斷治癒的過程,只是這份治癒,需要由內而生。

敦煌研究所第一任所長常書鴻,正是這樣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肩負著建設敦煌研究所的重任,常書鴻放棄了巴黎的優越生活,毅然回國,遠赴西北大漠。

敦煌的條件十分艱苦,嚴冬里寒風刺骨,盛夏里烈日炎炎,常書鴻還經常要在幾十里地寸草不生的流沙戈壁中穿行。

然而,命運並沒有就此放過他,反而給他本已艱難的生活雪上加霜。

1945年的一天,常書鴻的妻子陳芝秀因無法忍受惡劣環境,出走後便再也沒有回來。

不久後,報紙上一則來自陳芝秀的離婚聲明,又給了常書鴻沉重一擊,二十年的婚姻就此走到盡頭。

常書鴻的心撕裂般地疼痛,相濡以沫的妻子就這樣丟下了一家人而去,沒有留下隻言片語。

但他深知,自己是整個文物保護隊伍的核心,自己的精神狀態影響著在這裡工作的每個人。

於是常書鴻強忍下內心所有的悲痛,很快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同時還得照顧兩個年幼的孩子。

最終,常書鴻通過幾十年如一日地堅守,換來了敦煌藝術的流傳與綿延。

常書鴻的一生,寫滿了苦難。但他不僅未被擊垮,反而勇敢地站了起來,如一棵胡楊,在蒼茫的大漠中傲然挺立。

人生路漫漫,苦難如影隨形,但人們總是談其色變。

然而苦難本身,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可怕。

苦難就像飢餓,忍一忍總能熬過去。

大多數時候,人們缺乏的並不是抵抗苦難的能力,而是受傷後自我恢復的意志。

困境,正是意志的試金石。

沉溺於痛苦之中,只會就此沉淪;掙脫情緒的枷鎖,才能活得洒脫。

生活里真正的強者,不一定能力超群,但他們一定有著遠超旁人的自愈力,能頂得住傷痛,守得住初心。

2

弱者賣慘,逢苦抱怨

魯迅的小說《祝福》里,曾塑造了祥林嫂這樣一個形象。

她經歷了家破人亡等諸多變故後,人變得精神恍惚,逢人就說自己的悲慘經歷。

然而最終她的抱怨訴苦,沒有得到別人的同情,反而等來了落井下石。

生活里的苦就像彈簧,你弱他就強。

那些受不住挫折的人,只好把抱怨當解藥,卻不知那是一劑,讓人越陷越深的毒藥。

職員李研在公司寫報告一向很出色,公司的各類重大總結彙報基本都會交給他完成,上司也有意提拔他為管理層。

然而就在一次年終彙報中,李研因為疏忽而用錯了數據,導致整個公司被集團通報批評。

這次之後,上司只是讓李研認真反思一下工作上的疏漏,但李研卻總也走不出這次錯誤的陰影。

他整天鬱鬱寡歡,一會兒擔憂上司從此不再重用他,一會兒抱怨集團竟會如此小題大做,一會兒又猜疑其他同事對他的看法。

在長期負面情緒的影響下,李研的工作狀態越來越差,以至於最基礎的內容都常常出問題。

後來,李研的情緒開始失控,只要對工作有一點不滿意,他就會沖同事抱怨,認為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久而久之,上司也不敢再把重要任務交給李研,認為他已經難以勝任過去的工作。

李研就這樣從公司的核心,慢慢滑向了公司的邊緣,但孤立他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心態。

當苦難給了你一記重拳,如果為了緩解疼痛反覆揉搓,傷處只會越腫越大。

抱怨,也是如此。

瞬間釋放的情緒,可以帶來短暫的快感,但是無法解決任何問題,反而會影響正常的思考。

有時候,或許只是因為一件小事心生不滿,然而在抱怨的誘導下,也會慢慢將細節放大。

當抱怨積累到一定程度,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命運之舵,從來就握在自己手中,越是風雨交加,越要逆旅行航。

如果只是無休止地發泄情緒,生活便永遠不會出現轉機。

3

自愈力越強

越接近幸福

知乎上有個熱議話題:自愈力強的人多可怕?

其中的高贊評論是這樣回答的:

自愈力雖然開始不起眼,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會使人的精神面貌和身體狀態發生質的改變。

現實中,就有這樣一類人,他們憑藉頑強的自愈力,挺過苦難的風浪,抵達全新的彼岸。

在一場公開演講中,一名叫蘇蕾卡的女孩講述了她成功抗擊白血病,最終奇蹟痊癒的經歷。

那年夏天的一次體檢,成為了蘇蕾卡永生不忘的噩夢。

當醫生將化驗結果擺在她面前的時候,她大腦頓時一片空白,癱坐在診室里,渾身止不住地發冷、顫抖。

很快,蘇蕾卡的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中。

房東在得知蘇蕾卡患病後,強行收回了租用給她的房子。

相處了幾年的男友,也在這個時候,以不合適為由,離開了她。

隨著身體狀況逐漸惡化,蘇蕾卡遵循醫囑,住進了病房。

病房像一座監牢,困住了一顆愛自由的心。

最初,蘇蕾卡每日以淚洗面,吃不進,睡不著,有時候甚至想不通活著的意義。

但是慢慢的,她開始主動調整自己的心態,因為她意識到,人生的寶貴時光不能浪費在自怨自艾上。

蘇蕾卡開始積極跟病友聊天,一起看書療愈,兩人的病情發展都逐漸可控。

得到醫生的允許後,蘇蕾卡跟病友出了院,相約完成一次公路旅行。

蘇蕾卡在路上遇到了很多樂觀的人,也經歷了很多有趣的事,她的心態隨著自己的努力,越變越好。

當蘇蕾卡完成這場長途旅行後,她差點忘記了,自己還是個病人。

在醫生的監督下,她再次做了檢查,而結果卻非常出人意料。

曾令她崩潰絕望的癌細胞,竟然已經消失了。

旁人都把蘇蕾卡的情況看作一個奇蹟,但只有她自己知道,是自我療愈的強大力量,讓人絕處逢生。

在漫長的旅途中,你一定也負重前行了很久,吃過苦,受過累,也有過很多無法跟自己和解的時刻。

然而有時候,眼前的挫折並沒有那麼嚴重,是人們恐懼和憤怒的心態加強了受挫的感受。

你也許並不相信,自己的心態對人生的發展,竟能起到方向性的作用。

但意識決定行動,你什麼心態,就什麼命。

每個人都有自己潛在的能量,人與人的差距只在於,是否願意勇敢地向內行走。

人生這場馬拉松,只有懂得調整心態,努力修復傷口的人,才能抵得住苦難的風霜,堅持到最後。

從現在起,試著相信自己,啟動強大的自愈力吧。你會發現,生活在慢慢航向一段全新的征程。

那裡不再有傷痛和淚水,而是充滿了豁達與幸福。

4

在網上看過一句話:「不用把自己的悲慘故事講給別人,因為沒人能真正地感同身受。」

對我們而言痛不欲生的往事,可能別人根本不會放在心上。

抱怨多者,消耗的終究是自己。

而自愈力,才是每個人都該好好修煉的生存本領。

人生固然苦難重重,但只要內心堅毅,像蠑螈一樣將自愈力刻進自己的血液,你終將闖過所有的風雨,等到陽光燦爛的未來。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