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生育和更少的孩子:對新的生育數據的分析顯示了現代美國家庭是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演變的。
NBCnews對「國家衛生統計中心」(譯註:NCHS,CDC的一個分部門)本周發布的數據進行了分析,與過去幾年相比,美國家庭規模變得更小,人們在生孩子之前等待的時間變得更長。
報告顯示,2019年美國的青少年生育率創歷史新低,每100名15至19歲的少女只生育不到1.7人。自2007年以來,該比率的下降趨勢已持續數十年,雖下降明顯,但仍高於許多其他高收入國家。美國的總體生育率從2015年到2020年有所下降,達到每100名15至44歲的女性不到6個孩子的低點。(該比率2020年到2021年上升了1%,儘管總體仍然面臨下降趨勢。)
2018-2019年,美國的出生率(每1000名婦女的生育人數)——在20多歲至30歲出頭的女性中有所下降,但在35至44歲的女性中有所上升。從2015年到2019年,24歲是女性生育第一個孩子的平均年齡,而男性平均是27歲。之前數年,這個年齡數是女性23歲,男性25歲。
社會學家指出,有幾個因素可以解釋這些趨勢。一個是避孕措施變得更有效,另一個是人們結婚的時間越來越晚,而美國的大多數生育仍然是婚內生育。北卡羅來納大學人口中心主任Karen Benjamin Guzzo說:「人們會等準備好了才生孩子,比如有一份好工作,自己也足夠成熟當父母,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生兒育女,他們想要有一個好伴侶。」
儘管影響較小的,還有一個可能的因素是醫學輔助生殖技術,如體外受精,正在幫助一些人在年老時擁有孩子(主要是那些高收入或通過僱主將該服務作為一種福利的人)。
根據報告,平均而言,美國人也正在選擇少生孩子。2018年,女性平均有大約一個生物學上的子女(譯註:相對於收養),在1960年,這個數則是多於三個。
美國家庭的平均規模——定義為因出生、婚姻或收養關係而生活在一起的人——現在約為3人,低於1960年的近4人。
社會學家認為這些趨勢很大程度上可能要歸因於財務問題。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的社會學教授 Julia McQuillan 說:「2007-2008年的經濟衰退真的讓人們覺得,『哇,生孩子是一個很重的責任義務,而且很昂貴』。」
Guzzo說,大衰退(2007-2008)之後,出生率一直未完全恢復,學生貸款債務、高房價和全職工作短缺等都是可能的影響因素。她說,育兒成本和缺乏家庭休假也可能導致人們推遲生孩子或選擇不當父母。「美國沒有帶薪家庭假。我們的兒童保育體系也不完善,新冠疫情也指出了這一點。大多數人沒有病假。因此,如果你決定在這種環境下生孩子,有很多事情需要考慮。」
不過,生育率因地區而異。美國中部各州的生育率高於其他地區。
然而,馬里蘭人口研究中心主任Michael Rendall表示,最高法院推翻羅訴韋德案的決定,以及許多州隨之而來的新的墮胎限制,可能會影響美國未來的生育趨勢。「推翻羅訴韋德案可能會對出生率的持續下降產生影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855d0c1984327eadf101f387e2337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