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22歲男子「離奇」死亡事件:為什麼我要勸你遠離「酒肉朋友」?

2022-06-22   桌子的生活觀

原標題:河北22歲男子「離奇」死亡事件:為什麼我要勸你遠離「酒肉朋友」?

2021年11月的一個晚上,河北男子李龍祥參加朋友聚會。

但,出門後,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李龍祥的妻子劉夢莎回憶,丈夫失蹤的當晚,是跟幾個朋友在喝酒吃飯。

她怕酒後出事,就給丈夫打了電話,丈夫承諾,過20分鐘回家。

但左等右等還不見人回來,劉夢莎便聯繫親戚去接,結果,親戚連他電話都沒有打通。

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李龍祥依然是失聯的狀態。

好好的一個大活人,怎麼會不見了?

他是有意要離家出走,還是出了意外?

家人萬分憂慮,報了警,並調取了相關路面的監控,但仍沒有消息。

妻子劉夢莎難忍悲痛,她一次次地求助,一次次地在鏡頭前哭訴:

家人都在找你,你回來中不中?

半年多的時間裡,她從未停止過尋找的腳步。

她和李龍祥相識於微時,家境並不富裕,靠賣螺絲為生。

就在一年多前,兩人的女兒出生。

本以為日子會越來越好,卻不曾想到,丈夫突然失蹤了。

最殘忍的是,他們的女兒才一歲多,自從李龍祥失蹤之後,她每天都在喊「爸爸,爸爸……」

這半年,全家人在忐忑中等待,在巨大的悲痛中依然殘存著一絲絲希望。

然而,今年6月13日,有人在河邊釣魚的時候發現了一具男性屍體,經鑑定後證實,正是李龍祥。

希望完全破滅了。

從此之後,天人永隔,年輕的妻子失去了摯愛的丈夫,年幼的孩子永遠見不到親生父親。

人世間最慘痛的悲劇莫過於此。

然而,更讓人寒心的是,這件事中和李龍祥一起喝酒的酒肉朋友。

他們在朋友出事之後,紛紛避之不及。

面對記者的追問,他們一再推脫,說和自己沒有任何關係;

面對逝者的家屬,他們從未主動表示過關懷和幫助。

他們像躲瘟疫一樣,躲著李龍祥的家人,即便想打聽一點事情也打聽不到。

其中丈夫生前玩得最好的朋友宋某,出事的時候也是和他在一起喝酒,可是出事後他避之不及。

劉夢莎說,他(宋某)已經是處於失聯的狀態,家人想問問那天晚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他每次都是以不記得為由,匆匆掛斷電話。

這樣的態度,激怒了李家人。

妻子劉夢莎說,要追究一同飲酒者的責任。

宋某是否要付一定的責任,自有法律的判定。

但,從道德層面上來說,李龍祥酒肉朋友的做法讓人不寒而慄。

把人從家裡帶出去參加酒局,他失蹤了你不聞不問?

對方家人心急如焚,你連最基本的告知情況都不給?

李龍祥和你們是好朋友,不說要幫多大的忙,但最起碼的人道主義關懷還是要有,就這麼急著撇清責任,還有沒有最基本的良知?

所以啊,我們總是能從冷漠的人性中看出一些道理,也讓我們不斷反思自己:

那些讓你喝得酩酊大醉的酒局,真的有意義嗎?

那些需要你拿命去喝的酒肉朋友,真的會在你困難的時候對你雪中送炭嗎?

那些熱熱鬧鬧的一個個「局」,真的值得你犧牲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參加嗎?

俗話說得好:酒肉的朋友,柴米的夫妻。

你真心相待的朋友,往往在你落難的時候對你避之不及,而真正一直陪伴在你身邊的,只有你的家人。

而人生本就不需要那麼多虛無的熱鬧和所謂的「朋友」,我們應該把更多的時間放在更重要的事情和陪伴家人上面。

李龍祥的妻子,讓我想起了河南安陽宋女士的故事。

她曾有過一個幸福的小家庭。

丈夫陳某踏實勤懇,兩個孩子活潑可愛。

一次丈夫和朋友聚會,喝了一些酒,她把丈夫接回家之後,感覺不對勁。

丈夫手指發黑,渾身僵硬,情況很不妙。

家人快速撥打了120,但可惜的是,丈夫搶救無效死亡。

這個噩耗,幾乎要把全家人擊垮。

好端端的一個人,怎麼突然就沒了?

宋女士抱著兩個年幼的孩子悲痛欲絕。

一瞬間,這個家的天,塌下來了。

然而,更令她悲憤難忍的是,當她想打電話問問當天那些「酒友」,到底是怎麼回事時,他們的態度,卻讓宋女士再次崩潰。

酒肉朋友在宋女士丈夫死後,拒不露面,把自己的責任撇得乾乾淨淨。

有人冷漠地說:

回頭再聯繫吧,我這忙著呢,家有事。

就把電話掛了。

宋女士大聲地哭訴:

多冷血,多冷血啊。

她痛心疾首地捶打著丈夫的照片,恨恨地喊叫:你看你交的是什麼朋友啊!

那些撕心裂肺的哭喊,一聲聲敲擊人心。

也許,在宋女士已故的丈夫眼裡,這些人,是他曾經以為肝膽相照的好友,是他情深似海的兄弟。

可大難當前,那些所謂的情誼,卻變得如此冷漠而生疏。

想想吉林四平的朋友聚會,一個人倒地之後,別的人卻拿出手機笑著錄視頻並圍觀討論死狀,這是何其的冷漠?

我們總是會錯誤地估計自己和他人的關係。

你以為曾經是同窗,你以為你們在酒桌上吹過牛逼,你以為你們曾說過掏心掏肺的話,就覺得你們之間的感情好到無以復加。

但可惜的是,一切都是你以為的而已。

你在酒桌上所珍視的某些情誼,可能真的毫無疑義,一文不值。

酒,喝不出朋友;

牛,吹不出感情。

狐朋狗友說得再火熱,終抵不過世界的涼薄。

小時候常聽老人說:朋友多了路好走。

但事實上,年齡越大,你就越會發現:

人,有時候不需要那麼多朋友,尤其是那些「酒肉朋友」。

人最終獲得自由和快樂,只要兩件事:

強大的自己,和溫馨的家庭。

前渣打銀行分行長黃士銓說過一個事:

他曾參加過一次飯局。

飯局上有四個行業大佬,都是一個決策就影響重大的人物。

他們的席上,沒有觥籌交錯,沒有誇誇其談,他們只是從容地交流各自的思想,對事物的看法,到點之後,有人為他們結帳,然後離開。

即使時間尚早,四個人都不約而同地沒有繼續留下來胡吃海喝,而是各自回家,陪伴家人。

黃士銓很是感慨,他說:

原來,在普通人不斷地維繫和酒肉朋友的感情時,有錢人早就不參加無效社交了。

他們會將更多的時間,放在家人身上。

和妻子共進晚餐,和孩子提燈夜讀,和父母安安靜靜看一場戲。

見慣了太多的勾心鬥角,經歷了人生的起起伏伏,到最後我們才會發現:

山珍海味的酒局,不如粗茶淡飯的家宴;

深夜的酒,不如清晨的粥。

普通人最大的快樂,不過是家人在側,燈火可親,薄粥幾碗,平安健康。

你以為的那些觥籌交錯,推杯換盞,換來的是日後的平步青雲。

但實際上,那些人除了在酒桌上跟你吹牛,根本幫不了你的人生。

朋友不在多,三五好友即好。

圈子不在深,乾淨純粹就好。

要靠喝酒吹牛才能維護的關係,根本不值得我們花心思。

所以,

無意義的酒局,不要去;

不相干的人,不結交;

融不了的圈子,彆強融。

人生在世,大道至簡,才是最樸素的哲理。

人情冷暖,聚散離合,紛紛擾擾,體會過萬種我們才會懂得,最理想的生活其實擁有三樣東西就好:

乾淨的圈子,規律的生活,溫暖的家人。

素材來源:

抖音:@Vista看天下 @河南都市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