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焊工出身,靠給顧客帶孩子、擦鞋、美甲,打造出海底撈王國

2023-06-19     胡月芳

原標題:電焊工出身,靠給顧客帶孩子、擦鞋、美甲,打造出海底撈王國

說起海底撈,就不得不提到海底撈的服務。儘管口味因人而異,但眾所周知,海底撈的服務態度確實讓人無可詬病,並且還有很多人專門衝著服務去吃海底撈。而提到造就這一切的,就不能不說起張勇了。那麼他究竟有何能力,能從一個普普通通的電焊工人,最後成為了海底撈創始人的呢?

海底撈店的萌芽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張勇出生在四川省簡陽縣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里,父親在一所農機廠做廚師,母親是當地一所小學的老師。

儘管在當時看來,張勇家庭還算勉強可以度日,但這一切是基於只有張勇一個孩子的情況下。

現實情況是,對當時的年代而言,一般的家庭都不會只有一個孩子,

事實也是如此,在張勇之下,還有兩個弟弟。所以張勇父親母親一下子要養育三個孩子,對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而言,更是加重負擔。而張勇作為家中長子,更是需要早點擔負起養家餬口的責任來。

就這樣,初中畢業不久的張勇,便進了當地一家技工學校,學習電焊。在從技工學校畢業後,張勇被順利分配到四川的一家拖拉機廠做電焊工人。

以當時的年代來看,倘若張勇按部就班,以電焊工度日,也可勉強度日,畢竟電焊也是需要技術的,算得上技術工了。

但張勇偏不,或許是原生家庭的影響和身為長子的責任心在此,張勇無法「安安生生」做一輩子電焊工人。因為他知道,電焊工人是無法實現他「賺大錢」的日子的。就這樣,張勇萌生了他的創業想法。

想法有了,但是做什麼呢?都說衣食住行,這衣、住、行嘛,當時的張勇沒這技術和資源,門檻也相對比較高,需要投資的金額也相對大。於是他選擇在吃上下功夫,剛好四川又是吃火鍋比較多的地方。張勇便決定,開一家火鍋店。

然後張勇和她女朋友舒萍,他的好兄弟施永宏和他的女朋友李海燕,四個人共同拿出了八千元,作為創業基金。

不過還沒等張勇細細思考究竟取什麼名字的時候,他就從他女朋友舒萍那裡找到了靈感。原來張勇女友舒萍非常喜歡打麻將,於是張勇取名海底撈火鍋店。

海底撈優質服務的誕生

還是那句話,想法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原以為遍地都吃火鍋的地方,火鍋店應該人滿為患才是。但事實恰恰相反,正因為在遍地都是火鍋店的四川,人們對火鍋的口味那是相當挑剔,要求很高。因此,張勇的海底撈火鍋店雖然開起來了,但在市場上反響平平,生意一直比較冷清。

就在張勇為這事著急的時候,他注意到自家店裡有幾位帶孩子的顧客正在用餐,但顧客又想享受火鍋的美味,又要注意照料小孩,看起來實在有點「分身乏術」。這讓張勇頓時靈光乍現,既然自己家火鍋店的味道無法滿足廣大消費者顧客的需求,那自己就在服務上下硬功夫。

於是,海底撈火鍋店從這時起,才開始真正區別於市場上其他火鍋店。因為它的創始人,找到了一條差異化的道路,能夠讓海底撈立足至今,仍然有一席之地。

確定了在海底撈火鍋店裡為顧客提供服務的想法以後,張勇在後續經營海底撈時,積極致力為顧客提供各種服務,從他最開始注意到的有帶孩子吃飯的家庭開始,嘗試為顧客提供看顧孩子服務。

除此之外,張勇認識到,站在顧客角度著想,才能贏得更多顧客的青睞。果然,隨著菜品出菜速度的提高,以及其他服務的改善,越來越多的顧客喜歡上了來張勇的海底撈吃飯。海底撈逐漸變得火熱起來,經營慢慢走上正軌。

推廣全國連鎖,市場值上百億

之後,張勇開始將海底撈推廣到全國各地,而不僅僅局限於四川省。而這個時候,海底撈的服務也變得多種多樣起來。

帶孩子已經是海底撈店的基本操作了,為此還在店裡提供嬰兒床。此外還有如幫女士拎包,為愛美的顧客美甲,為鞋子髒了的顧客提供擦鞋等等。

這樣的經營模式,一經推廣,就迅速在全國火熱起來,一是新奇,大多數人聽說了都會想要去見識見識;二是服務,衝著這份服務,都想去親身感受體驗,解放自己,何樂而不為呢?於是,海底撈在被張勇推廣之際,就受到了全國各地的廣泛歡迎,也成功搶占了這一方面的市場需求。

2018年,張勇的海底撈火鍋店在香港上市。市場價值已經突破上百億。張勇夫婦也在富豪榜上赫赫有名。近幾年,榜上排名更是躋身前列,由此可見海底撈的受歡迎程度。

從一個平平無奇的電焊工人,到打造出市場價值幾百億的海底撈王國,張勇精準把握市場的需求,抓住時機,贏得了絕大多數顧客的滿意度。

儘管至今為止,仍有人對海底撈的味道有所詬病,各種抨擊海底撈口味一般,價格還貴之類的。比如說近日網上流傳的話題,「海底撈服務好,但味道一般,怎麼考慮的」。

針對此類話題,張勇沒有感到過多的憤怒,也並不將此種言論放在心上。因為他很清楚,除了競爭對手刻意製造話題以外,本來作為餐飲大國,對於飲食,對於餐飲業,原本就不同於有嚴格標準的行業,比如火箭。

火箭的上天發射是有嚴格標準的,甚至說到了嚴苛的地步,達到了這個標準那就距離上天不遠了。

但對餐飲行業而言,口味是無法根據精準的標準來衡量的,換言之,口味無法經過數據標準進行統一,因為本來就帶有很強的主觀色彩。

同樣的食材,一模一樣的廚師,做出來的東西就是因人而異。有的人覺得好吃美味,於是下次還想再來;有的人認為味道平平無奇,覺得不怎麼好吃,於是再也不想踏足該店。

因此,張勇聰明地選擇了堅守發揮出服務的極致,而不是盲目地跟風口味,這樣的做法,真正讓海底撈在服務中立足不敗之地。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這就是海底撈的魔力所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779090c2efeaaefd1585140914ac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