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5歲天才少女,攻克世界難題,婉拒央視採訪:不想讓我媽看到

2023-12-13     郭哥文化

原標題:中國15歲天才少女,攻克世界難題,婉拒央視採訪:不想讓我媽看到

談到少年,梁啟超曾在《少年中國說》中表達過這樣的看法:「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他認為,少年是國家興旺發達的先鋒,因為正值花樣年華,心懷抱負和理想,有著能力扛起建設國家的偉大歷史使命。我們這一代的少年,正處在人生的黃金時期,如果將自己所學知識用於國家建設,必定能為國家的繁榮和富強助一臂之力。

作為例證,談方琳是一位令人矚目的少年科學家。年僅14歲,她成為我國最年輕的科學家之一,參與了世界級的數學課題並成功攻克,更受邀出席了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談方琳展現了少年應有的活力和聰慧,用她的才華在最美好的年華中綻放,為國家的未來注入了新的活力。她的成功經歷表明,少年們在實現個人夢想的同時,也能為國家的科技事業貢獻力量。

談方琳的科學之路並非偶然。她的父母是華東師範大學的老師,談方琳在嚴謹的學術氛圍中長大,培養了她做事認真、嚴謹的好習慣。父親作為一位大學數學老師,讓她在很小的時候接觸到與數學相關的知識,激發了她對數學的濃厚興趣。談方琳的學業成績一直十分優秀,特別在數學學科上遠超同齡人。她從小就對奧數競賽表現出濃厚興趣,父母不僅支持她的選擇,還鼓勵她參加奧賽的課外輔導。升入初中後,她開始積極參與各項數學競賽,取得出色成績,因此被納入「中學生英才計劃」的名單。這個計劃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教育部聯合組織,旨在促進高校科技教育資源的開發與開放,建立高校與中學聯合培養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的有效途徑。談方琳因為卓越的學業表現和在數學競賽中的卓越成績,成為該計劃的一員。

「中學生英才計劃」的參與,讓談方琳正式投身高水平數學問題的研究。在初一的暑假裡,她開始跟隨教授進行研究,嘗試攻克各種數學課題。初三時,她與教授一同攻克了一道世界級難題——「斐波拉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這個課題的難度非常大,初涉研究的談方琳一時難以解決,陷入苦惱。然而,在教授的指導下,她查閱了《美國數學月刊》的相關學術文章,找到了新的解題思路。她利用了2013年加拿大數學家Rankin教授在《美國數學月刊》上提供的一個粗糙估計式,基於此對公式進行改進,最終成功攻克了這個世界級難題,圓滿完成了課題研究。談方琳憑藉在這一研究中的卓越表現,獲得了「第33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的一等獎和主席獎,成為初中生唯一的獲獎者。

而後,談方琳的科研成就逐漸引起更廣泛的關注。她成為「中學生英才計劃」中的佼佼者,受邀出席了首屆世界頂尖科學家青年論壇。這是一次集結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科學家,涵蓋化學、物理學、醫學、計算機學等多個領域的高水平學術盛會。談方琳作為其中最年輕的代表之一,與世界級科學家展開學術交流,獲得了跨國界、跨學科、跨領域的深入體驗。此後,在2019年10月,她再次受邀參加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傑出科學家進行對話。這一系列的經歷使她蟬聯「最小科學家」的稱號,彰顯了她在科學領域的傑出才華和卓越成就。

談方琳的成功不僅源於天賦,更離不開她的勤奮與努力。儘管她在科研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但她並沒有因此而驕傲自大。她時刻保持著謙虛有禮的態度,深知自己現在的任務是學習。她的學業並未因為科研而出現滑坡,依然名列前茅。即便在研究課題時,遇到困難也從未選擇放棄,而是堅持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進入高中後,學習的壓力增大,但她依然不忘初心,保持對科研的熱情,抽出時間進行課題研究。與同學相處時,她並沒有擺出不可一世的態度,而是友好相處,彼此互助。即便被媒體邀請進行專訪,她都婉拒了,深知家人不希望她頻繁出現在公眾視野,怕她因此而驕躁。她的言行一直保持在一個良好的範圍內,她深知謙和有禮是她應有的基本行為。

綜上所述,談方琳是當代中國傑出的少年代表之一。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少年肩負的責任與使命。她的科研成就為國家的科技事業增添了新的活力,展現了少年應有的朝氣蓬勃和聰慧睿智。她的經歷鼓舞著更多的少年,喚起他們對未來的熱切期待。我們堅信,在這個充滿希望的時代,有無數像談方琳一樣的少年,他們將用自己的才智和汗水,共同構建一個更加美好的中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54b45c7c0226d1af3ef338165b2d86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