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第136屆廣交會在廣州圓滿落幕。來自214個國家和地區的25.3萬名境外採購商參展,人數較上屆增長2.8%,創歷史新高;達成出口意向成交額249.5億美元,比上屆增長1%;舉辦了348場「貿易之橋」系列活動……一組組喜人的數據,顯示出廣交會溢出效應日益明顯,為促進貿易高質量發展、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廣交會是我國歷史最長、規模最大、商品種類最全、成交效果最好的綜合性國際貿易盛會。本屆廣交會自10月15日開幕以來,萬商雲集、規模空前,呈現「丁財兩旺」的大好局面,為廣東各地、各企業拓市場謀合作提供了機遇,充分表明中國依然是「鏈」接全球市場的中心節點。
在量質齊升中深化對外開放。廣交會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和對外貿易的重要平台。從1957年第一屆至今,廣交會已走過68個春秋,累計出口成交約1.5萬億美元,與229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關係,中國貿易交流的「朋友圈」越來越廣,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從最初的農產品和初級工業品為主要展品,到全球矚目的新技術和「黑科技」集合呈現,通過廣交會這扇窗,中國數十年的驚人蝶變歷歷可觀。數據顯示,本屆廣交會線下展共有超3萬家企業參展,115萬件新品、111萬件自主智慧財產權產品亮相;舉辦了435場新品發布活動,比上屆增長超三成。依託廣交會平台,中國以堅定不移的開放之姿,推動高科技產品不斷湧現。
在把握重點中促進共贏發展。廣交會素有貿易「風向標」之稱,反映著全球最新的消費潮流。本屆廣交會,同樣亮點滿滿。一方面是線下廣交會熱鬧非凡。探索創建零碳廣交會,現場展示綠色低碳產品超104萬件,較上屆增長了130%;擁有國家高新技術、專精特新「小巨人」等稱號的企業8000多家,比上屆增長超過40%;數位技術、智能製造相關題材企業約3600家。另一方面,線上廣交會也同樣紅紅火火。參展企業累計在廣交會官網上傳展品約375萬件,吸引來自全球224個國家和地區的45萬名境外採購商線上參會,參展企業店鋪累計訪問量342萬次,企業累計連線展示986場次。從中我們看到,廣交會始終走在主動求變、共謀發展的賽道上,推動實現互惠互利。
從服裝、家電、家具的出口「老三樣」,到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新三樣」,再到一批批智能設備、無人駕駛產品的閃亮登場,越來越火的廣交會向世界展示了中國製造的多樣性和創新性,更為全球經濟發展注入了澎湃新動力。
撰文 吳小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4e917c5331d0f265c7c1a124dc56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