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說2024⑤ | 趙福軍:高水平對外開放,高在何處?

2024-01-15     中國經濟時報

原標題:智說2024 | 趙福軍:高水平對外開放,高在何處?

趙福軍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最近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將「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作為2024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之一。高水平對外開放,到底高在何處?可從以下三個視角加以理解。

第一,從對外開放起點和應對國際環境能力角度,理解高水平對外開放。

一是在較高發展水平和起點上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與改革開放之初我國經濟、貿易、製造規模都不大,國際經濟地位不高的狀況相比,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一大貿易國、第一製造大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逐漸成為全球經濟規則制定的重要參與者,部分新興產業與已開發國家處於同一起跑線上。可以說,我國今天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是以較高發展水平作為新起點。

二是具有較高的駕馭國際環境能力。當前,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格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盪變革期,國際環境充滿不確定性。我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要求對不確定性的國際環境,具有較高的駕馭能力。

第二,從對外開放本身角度,理解高水平對外開放。

一是開放水平高。高水平對外開放,必然是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相對較高,進口貨物的關稅相對較低,相關配額管理等措施少,進出口通關時間和成本相對較低,與服務貿易相關的人員往來、交通運輸等自由便利。與此同時,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較高,市場准入開放限制措施少,市場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國內法律法規制度適應開放發展要求進行調整和完善等,防止「准入不准營」現象發生。

二是貿易競爭力不斷提高、高質量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高水平對外開放,要求推動貨物貿易轉型升級,提升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加快貿易強國建設;要求高質量吸引外資,支持更多的外資企業為中國創新發展作出貢獻;引導企業「走出去」,整合好全球各種資源,加快打造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跨國公司,更好服務我國高質量發展。

三是對標高水平國際經貿規則,實施主動開放。我國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主動在自貿試驗區、海南自貿港等高水平開放平台,對標高水平國際經貿規則,先行先試,開展壓力測試。與此同時,按照高水平國際經貿規則,推進內外貿一體化,不斷提升國內大循環發展水平。

四是區域整體開放水平高。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率先在東南沿海地區發展擴大開放,然後逐步向沿江、沿邊和中西部地區擴大開放。今天,已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全方位開放格局。今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不僅要鞏固東部沿海地區開放先導地位,還要求提升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開放水平,不斷優化區域開放布局。

五是開放層次高。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積極推動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今後,要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轉變,不斷提高開放層次。

六是高水平的自主開放。今天的高水平對外開放不同於前40多年改革開放之處是,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促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以國內大循環促進國際循環,以國內大循環為底盤,提升我國參與國際合作競爭能力。以國內大循環的確定性,應對國際環境的不確定性和百年未有之大局、國際格局加速演進,儘可能減少國際環境變化對我國發展產生的不利影響。夯實開放發展和參與國際合作競爭的底盤。以國內大循環的確定性,對沖國際環境的不確定性。

七是建設高水平的開放平台。我國以經開區、綜合保稅區、自貿試驗區、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等開放平台作為重要載體,先行先試,不斷提升我國對外開放水平。目前,綜合保稅區、國家級經開區、自貿試驗區已貢獻全國近六成外貿;國家級經開區、自貿試驗區貢獻全國近四成外資。未來,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要加快高水平開放平台建設,充分發揮高水平開放平台在外貿發展、吸引外資、對外投資和制度創新中的重要作用。

八是開放發展的營商環境水平高。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不斷提升貿易、投資、人員往來、資金等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積極回應外資企業關切,高標準落實好外商投資企業在智慧財產權保護、標準制定、招標投標、政府採購等方面享受公平、平等待遇,從項目落地到營業等全生命周期不斷優化對外資企業的服務,不斷增強外資企業獲得感。

成為全球產業鏈、經貿規則制定的高地。改革開放之初,我國跟隨、參與已開發國家主導的產業分工。經過40多年改革開放發展,我國在部分領域從跟跑到並跑,甚至向領跑轉變。在全球經貿規則領域,我國從被動接受者、主動接軌者,到逐步成長為規則制定的重要參與者。未來,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推動我國邁向全球產業鏈的中高端,加快成為全球產業鏈的高地,不僅是重要的全球規則制定參與者,還要逐步在一些新興領域規則制定上成為主導者。

十是打造適應高水平對外開放發展所需要的開放通道。我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貿易國,貿易的各種新業態新模式大量湧現,對開放通道提出了新要求,不僅要求通道多元化,包括海洋運輸、中歐班列鐵路運輸、公路運輸、航空運輸等,還要求開放通道安全、便利。

十一是打造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要在已簽署的自貿協定基礎上,增加電子商務、數據跨境流動等議題,不斷推動自貿協定升級。與此同時,積極服務「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發展中國家是基礎、多邊是重要舞台」的特色大國外交和「一帶一路」建設,與更多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大國、周邊國家、發展中國家簽署自貿協定,建立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在自貿協定的議題上,按照高標準的國際經貿規則,商簽高水平自貿協定。更為重要的是,要擇機主動發起高標準的自貿協定,設定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議題,推動全球經貿規則變革和全球治理體系改革。

第三,從對外開放貢獻角度,理解高水平對外開放。

我國改革開放45年的實踐證明,對外開放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促進了改革、促進了世界經濟發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要求不斷提升對外開放對經濟社會發展、改革、世界經濟發展的貢獻。

一是開放對改革、發展的貢獻高。開放,就是為了發展。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促進貿易發展、吸引外資等開放舉措,有力地促進我國發展;開放,也促進了改革,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比如,我國加入WTO後,清理了一些法律、法規和制度,完善了一些制度,推動了相關改革。實施高水平對外開放,要求更好發揮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的作用。

二是高水平服務國家戰略。對外開放一直肩負著服務國家戰略的重要使命。高水平對外開放,要求開放服務國家戰略能力強,在服務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服務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一帶一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等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是高水平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開放,是為了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最終是為了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要求順應居民需要,積極擴大進口,滿足居民多樣化需要;支持外資企業在綠色發展、節能低碳等領域的發展,滿足居民對生態環境的期待;高質量利用外資,促進更多的居民就業,不斷改善居民收入。

四是與世界同發展、共同提高,對世界經濟發展貢獻不斷提高。我國對外開放不僅加快了自身發展,也惠及全球,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目前,我國已成為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伴,近20年我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接近30%。我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將與世界同發展、共進步,對世界經濟發展的貢獻將會不斷提高。

(作者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綜合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總 監 制丨王 輝

監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劉衛民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鄒 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18e3b73b893090a52cbd47db747d3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