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柏可林1月5日報道:本周,脊柱側彎矯形體驗中心在上海假肢廠正式揭牌開放。脊柱側凸高發於青少年群體,據相關數據統計,全球患病率達2%-4%,在我國10-17歲青少年人口約為1.4億人,據此估計脊柱側凸患者人數在360萬至750萬之間。
近年來,儘管中國對脊柱側凸人群的關注度有所提升,但仍存在提升空間,觀念方面也有待更新,矯正技術和產品的水平也參差不齊。而目前支具治療是國內外公認有效的側彎矯正方法,支具通過外部作用力對脊柱施加壓力,幫助控制曲度的發展,並逐漸將脊柱糾正到更正常的位置上,在支具治療的過程中,配合特定康復訓練體系,更有利效果最優化。
在揭牌儀式上,上海市民政局殘疾人福利處處長孫曉紅表示:「大眾一般更關注成人的康復健康,對青少年一直被忽視。脊柱側彎矯形體驗中心項目是一種很好的嘗試,可以通過一些科普、篩查、干預等提升民眾意識,未來還可以對困難家庭提供更多幫助,實現公益價值。」
上海假肢廠有限公司董事長沈宇表示,「上海假肢廠有限公司打造矯形體驗中心是出於三方面的初心,即公司自身發展的需要、患者的需要、行業的需要,希望通過中心打造,在矯形器業務方面實現科技創新、個性化定製、智能化服務和國際化合作,以更好地滿足患者的需求,發揮國有企業在行業中的引領作用,建立有效、普惠、專業的矯正產品。」
該中心的成立也得到了上海華盾醫療的積極參與建設,公司總經理謝樂偉介紹,華盾倍瑞適專注青少年脊柱側彎產品和服務,開創了國際領先的SOC(stretch over correction)強矯體系,包括矯形支具的設計方案、架構設計、建檔與數據管理、心理輔導以及穿戴管理、支具訓練配套體系等方面。
國際著名脊柱側凸專家賀小樺介紹,「脊柱側凸問題是一種常見的脊柱畸形,主要指的是脊柱在側面出現曲度。如果不及時干預和治療,脊柱側凸可能會進一步惡化,導致曲度加劇和畸形加重。這不僅會增加治療的複雜性,還可能給患者帶來更多的身體和心理困擾。」
儀式當天,上海假肢廠有限公司宣布與靜安寺街道達成對所在地區6歲以上兒童提供公益篩查項目,以提升社會對脊柱側彎的關注,及時發現並干預。同時,為加強國際交流,提升行業認知度,聯手華盾倍瑞適共同引進國際脊柱側凸專家系列課程。課程設置從1月4日到9日為教育周,其中包含關注甚高的篩查、支具治療體系、米歇爾之SEAS訓練法、isst 施羅斯體系創始人主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