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強都招什麼人?吉利集團公布4種「大雁」標準,你符合嗎?

2022-06-03   職場火鍋

原標題:世界500強都招什麼人?吉利集團公布4種「大雁」標準,你符合嗎?

世界500強吉利集團發布校園招聘計劃,其中,「大雁計劃」尤為引人注目。大雁,是吉利對「校招生」的統稱,是吉利特有的向內生型戰略人才發展的多層次培養計劃。

吉利集團2022年的春招和秋招,在線上,面向全球學子「海納百川」;在線下,分為七大區域,面向100所院校「廣納賢士」。 既有高級崗位,也有基層崗位。公布了四個「可愛的標準,「趟平」達人,你要皮實、持久;滿血王者,你要激情、創新;身手過人,你要專業過硬;點子夠多,你要積極主動。招聘的四個標準,都別出心裁、獨具匠心。看看你符合世界500強的招聘標準嗎?

與大企業求賢若渴、全球英才爭相匯聚,形成鮮明反差的是:畢業生數量歷史新高遭遇「後疫情時代」求職難。2022年應屆畢業生首次突破千萬,再創1076萬的歷史新高。與之相對應的是,應屆生的工作落實率僅為23.6%,創出歷史新低。一面是火焰,一面是海水。大學生工作難找,用人單位人才難求。如何破解這一「世紀難題」?

【一】2022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創出新低,求職難與求人難的根源。

2022年新增畢業生首次超過千萬,疊加之前幾年還未找到工作的畢業生,數量可能高達近兩千萬。2022屆高校畢業生的去向落實率23.6%,與之前90%以上落實率相比,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然而,與大學生求職難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很多企事業單位又高呼「求才難」,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矛盾。

一是大學生競爭激烈。

二是學生仍然期望過高。部分大學生就業理念存在一些誤區,好高騖遠,近八成的用人單位也認為大學生對薪酬、晉升、休假等存在期望過高的現象。

三是知識沉舊,轉化率低。知識的時效性在快速縮短,這也導致了大學生人才結構失衡,供求矛盾加大。

四是企業用工制度不合理。

五是受疫情影響,進一步加劇了供求失衡。

就業市場的供求矛盾突出,既有供應量加大、需求量減少的原因,也有應屆生素質不能滿足需要、好高騖遠的問題,還有用人單位引才、育才、用才的錯位。有些企業卻從發展角度和培養人才的角度,完美地解決了這一矛盾。吉利集團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

【二】吉利集團內生型人才培養體系,詮釋了「雁陣」飛翔的密碼。

近年來,吉利正受到了越來越多優秀畢業生的青睞。2019年校招網申數達10萬,四年整體增幅達404%。從2017年到2019年,越來越多優秀畢業生向吉利聚集:碩士學歷占比提升了10%,畢業於雙一流高校的人數漲幅達376%,畢業於QS前一百海外高校的人數漲幅達172%。

伴隨著吉利控股逐步從汽車製造商向移動出行服務商轉變,吉利也吸引了更多計算機軟體類、新能源類、電子電控類等專業方向的優秀人才。從2017年到2019年,吉利校招的計算機軟體類人才整體增幅達202.6%,新能源類專業人才整體增幅達60.4%,電子電控類專業人才整體增幅達59.5%。

那麼,吉利集團的人才密碼是什麼呢?答案就是吉利特有的內生型人才培養體系。 一是雁系列培養項目。吉利為校招學子構建了「大雁—飛雁—金雁」的人才培養體系。

二是雁系列人才培養體系晉升通道。通過制度支持系統與培訓學習系統的全面賦能,助力大學生快速成長,最快兩年可晉升飛雁。此後通過跨領域課程學習、高管導師輔導、模擬任務演練為一體的「混合式學習方法」,迅速成長為復合型人才,3-5年可晉升金雁。

在不同的「雁計劃」發展階段,進行階段性的培養。僅2018年度,吉利企業大學開展現場培訓320000餘場,參與人次超95萬;「吉時學」線上培訓系統擁有精品在線課程1500+門,月活突破46000人。

三是雁系列人才培養體系。吉利集團為大雁飛翔搭建了廣闊的發展通道,包含管理、專業、技能等多重通道的全方位的員工職業發展體系,為員工提供多元化的職業發展路徑。

四是其他類型的新人培養。吉利還與英國考文垂大學、比利時根特大學等國內外近40所院校建立「吉先鋒」俱樂部等項目,挖掘和培養一批有夢想、有創意、有能力的優質校園精英先鋒。

【三】李書福的育人理念中蘊含「產學研」的優良傳統,在人才培養和職業發展上煥發新活力。

李書福曾表達了他對人才培養的堅持:吉利的優勢在哪裡?我們跟別人不一樣的就是我們有這麼強大的教育培訓系統。發揮學校作用,真正為吉利提供人才支持,提供培養培訓的幫助。

吉利的創業史,也是一部教育史。吉利陸續創辦了包括北京吉利學院、三亞學院、浙江汽車職業技術學院、湖南吉利汽車職業技術學院、浙江汽車工程學院等在內的8所學校,覆蓋從職高到研究生院不同培養層次,共計為社會培養人才超過15萬人。吉利汽車校園招聘員工有11%來自旗下院校,「產學研」的有機結合一方面激發了院校的活力,一方面支持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隨著吉利控股全球化進程加快,李書福提出「人才森林」理論,即:

一方面通過引進外部高端人才,形成人才大樟樹,並提供良好的陽光雨露環境,使其紮根于吉利;另一方面通過內部培養,形成一棵棵人才小樹苗,讓大樟樹帶動小樹苗一起成長,最終共同成長為有高有低、有大有小、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生態調節功能的吉利人才森林。

經過20年的經營與實踐,吉利的「人才森林」理論已初顯成效。大批青年才俊紮根吉利,有的從大學生成長為行業領袖,有的成為卓越工匠。正是這些奮鬥的內生型人才,支撐起快速發展的吉利事業。

結語:

教育,是李書福心底最柔軟的情懷。李書福曾說:人才強、科技強,才能帶動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企業發展,需要領航人;人才成長,需要好伯樂。既要善於發現千里馬,更要培養千里馬。正如李書福的「大雁」文化,讓一隻一隻飛入吉利的大雁,展翅高飛,形成雁陣,引領企業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