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子逸
樊登在書《陪孩子終身成長》中說:
一個人和父母的關係就是他和整個世界關係的投射。
這句話讓我想起了賀子秋
回到中國後,賀子秋住得太侷促,無法放縱。他不敢直接回家,而是偷偷去見李海潮和李尖尖;他只想為李尖尖,開一家高質量的咖啡館,卻忽視了客觀條件的限制,導致經營不善。他認為嫁給李尖尖是對李尖尖,最好的照顧,但他一點也不知道,他只愛李尖尖,沒有愛。
賀子秋原本是個聰明的男孩,但他卻異常笨拙。
我常常想,出身家庭的孩子,大多數都是這樣的不幸。當賀子秋哭著問賀梅,「為什麼每次都是我被拋棄?」,我的心突然痛了。
賀子秋,何,真是令人痛心。造成他不幸的是趙華光,尤其是賀梅
隨著劇情的發展,賀梅趨於洗白,但我想說:賀梅洗不白!大錯已鑄,再難挽回,況且她也從未想過要挽回,她要往前走,不回頭。
賀梅離婚後生了賀子秋,對此我堅決不同意。生孩子不是小事。額頭一熱就做不了決定。那時候,賀梅剛剛離婚,家裡條件不好,自身能力也很有限。在如此尷尬的條件下生孩子真是不理智。
畢竟,你要孩子的初衷,是為了孩子好,而非是為了讓孩子陪你一同走入更大的窘境。
電視劇《親愛的,熱愛的》里,蘇澄私生小艾,現實中,她養不起。後來,她把小艾推到了王浩,但小艾的到來徹底打亂了王浩平靜的生活。
王浩詢問了蘇澄:「養不起為什麼要生?」
為了撫養一個孩子,王浩不得不放棄自己正在努力登上巔峰的事業,還要承受好友韓商言的仇恨
還是王浩有責任?如果王浩是趙華光?呢
如果李海潮?這樣的好男人在秋子找不到呢?一個被母親拋棄的孩子成長起來是多麼的艱難。
邱在農村過著怎樣的生活?
工作,不能上學,不得不忍受賀梅母親的責罵和嫌棄。如果是這樣的生活,這樣的生活,賀子秋真的願意被賀梅?生下來嗎
所以我一直覺得這種「我沒有能力,但我還是要擁有你」的行為是多麼的自私和不負責任。為了他所謂的愛,或者為了他所謂的「無法忍受」,不負責任地決定一個孩子的一生。
其二,「我扔了你,我就不要你了。」
賀梅自始至終對賀子秋只表明一種態度,那就是,如果我把我的孩子扔掉,我就不會再有了。
在我追劇的時候,因為陳婷在我前面,我也表達了我對賀梅的好感態度。我想她只是想讓李海潮,放心,用行動告訴李海潮,這個兒子是李海潮,養大的,秋子以後只會是李海潮的兒子,這與她無關。另外,她在監獄裡,好像她拋棄了賀子秋,這是最好的解釋。
我可以看到賀子秋哭著去追那輛車,賀梅告訴司機開快點,她告訴自己往前開。我突然覺得賀梅太殘忍了。她比陳婷更堅強
她考慮過賀子秋的感受嗎?
一點也不。
賀子秋總是帶著一面小鏡子,上面有一張賀梅的照片,他沒事的時候就把它拿出來。這是他的結。他的記憶猶存。賀梅告訴他,他媽媽會回來接你。
他不明白自己做錯了什麼,做錯了什麼,媽媽突然拋棄了他。明明她說會回來接他。
在等待了賀梅這麼多年之後,他想要的是賀梅的解釋。他想要一個。明白了。
但是賀梅對他說,「我就是不要你了。我有了新生活,有了兒子,不要你了。」
拋棄了一次還不夠,孩子找到了她,她還要更狠心地再拋棄一次,才覺得是對孩子好。
strong>不好意思,我沒辦法認同這樣的好,更沒辦法這種「二次傷害」的洗白。賀子秋,最怕的是什麼?
不是賀梅還愛他,而是賀梅就是拋棄了他,就是不要他了。他就是個被親生母親拋棄了的孩子。
他不怕被愛,他怕的是被拋棄。
武志紅曾說:「我們擁有討好型人格,是一顆怕被拋棄的心在作祟。」
賀子秋因為怕被拋棄,才會更加努力去對李海潮和李尖尖好。他從小就懂事,從小就幫李海潮幹活。他不斷地向李海潮表示,他只有一個爸,就是李海潮。他比凌霄更寵愛李尖尖這個妹妹。
這到底是為什麼?
因為他怕被拋棄。他要很好,很好,才不會被拋棄。當他發現李海潮和李尖尖永遠不會拋棄他的時候,他一下子就有了要跟他們成為一家人的巨大執念。
他要把所有的好東西都給不會拋棄他的人,恰恰是因為他怕極了被拋棄。他一直想要找賀梅,不是為了確定自己被拋棄了,而是抱有了幻想,想要得到一個「賀梅沒有拋棄他」的理由。
可賀梅何其狠心,她明明有,但是自以為是的就是不說,並且告訴賀子秋,我就是不要你了。這句話對賀子秋的傷害何其大。這麼多年子秋對母親所有的幻想都破滅了。
他不得不告訴自己,他就是被親生母親拋棄的孩子。他的親媽就是不要他了。
賀梅一直都覺得自己是愛賀子秋的,包括拋棄他,也是為了他能夠過更好的生活。但賀子秋,他是一個獨立的人,他有自己人格,有自己的思想。
不是賀梅覺得怎樣對他好,就是對他好。賀梅何其自以為是,她只是她想,她以為。而從來沒想過賀子秋,到底怎麼想,到底需要什麼。
她覺得再次拋棄賀子秋為了他好,她就說盡了狠話。等到她發現賀子秋過得不好,她就又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找了趙華光。她給趙華光打電話,為賀子秋爭取了一百萬的補償。
這樣自以為是的賀梅,到底為什麼要被洗白?
說不要的是她,賀子秋傷透了心,終於徹底地不再對她抱有幻想,她又回來了,又開始對賀子秋表示關心。
有哪個孩子經得起這樣的反覆和折磨。
賀子秋徹底崩潰了。
他那麼努力地掙錢,就是為了跟趙華光徹底脫離關係。他用了多大的內心,才承受了賀梅帶給他的二次傷害,可是賀梅竟然反覆了,還去找了趙華光。
賀梅到底想要怎麼樣?
她以為賀子秋沒有思想,沒有心嗎?他是個活生生的人,不是一個任別人撿了,丟掉,撿了,丟掉的物件。
芭芭拉·金索爾夫說,母性的力量勝過自然界的法則。
而賀梅把母性最大的力量,都用來傷害賀子秋了。
賀梅洗白的另一個點,是她收養了冬冬。
她有錢了,她過好了,她不趕緊回來接賀子秋,她不趕緊回來感激李海潮,她不趕緊想著想著如何補償賀子秋。
而是,收養了冬冬。
難道她養了冬冬,管了別人的孩子,就能徹底彌補了她對賀子秋的傷害?
這是怎樣的自以為是,又是怎樣的自私!
她兩次拋棄賀子秋,都是她以為。她收養冬冬,也從來不是為了彌補賀子秋,而是為了她自己,為了她的好姐妹,為了彌補她內心的愧疚,跟賀子秋毫無關係。
她不要賀子秋,從來不會因為她養了別人的孩子,就洗白了。因為這跟賀子秋毫無關係,賀子秋受到的傷害,一點都沒少,反而更多了。
賀梅的確不容易。她被欺負,被開除,被房東趕走,被周遭人誤解,還誤殺了人,坐了牢,她真的很不幸。當然,她收養冬冬,也很善良,真的很「善良」。
可是她的不容易,並不能抵消子秋受的傷害。那四年,她情有可原,那麼那四年之後呢?她回來了,依舊沒有去找過子秋,沒有去彌補過。
因為不想「摘桃子」,就可以把自己的愛給別人的孩子,就可以對自己拋棄的孩子,能多狠心就多狠心嗎?
恕我不能接受,賀梅這樣的洗白。
太荒唐了。
到底什麼才是對「拋棄」的孩子,最好的彌補?
不拋棄他,就是對他最好的彌補。
如果真的拋棄了,那麼就看他的需求。如果他還渴望母親,那麼就給他這個世界上最真摯的母愛。就像李海潮說的一樣,子秋是渴望母愛的,既然如此,賀梅就該想著如何去好好地彌補子秋。如果子秋不需要了,那就走遠點,別打擾他。
永遠不要跟陳婷一樣,不想要了就扔,想要了就回來,還理直氣壯地拖累他,你沒資格。
更不要跟賀梅一樣自以為是,反反覆復,甚至是去找替代。如果你真的愛他,就把屬於他的愛,永遠留給他,不要給別人。更不要自以為是的進行二次傷害。
請你關注一下你的孩子,到底在想什麼。
如果你真的覺得欠了就欠了,這個孩子扔了,扔了就不想要了。那麼請你離他遠一點,不要在他能看到的地方,秀你過得有多好,你跟別人多麼母慈子孝。
有母如你,他已經夠痛苦了,你放過他吧。
既為陌路,那就永不相交。
既不願成為陌路,那就根據孩子的意願,去決定如何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