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底,雀兒山隧道成為中國首次入圍國際隧道協會「年度工程大獎」的公路隧道項目,並最終奪得布魯內爾獎盃,標誌著中國公路隧道勘察設計和施工水平成功躋身世界頂尖行列。據了解,國際隧道協會(International Tunnellling Association)全稱為「國際隧道與地下空間協會」,英文簡稱「ITA」,是隧道工程界及學術界的一個國際組織、聯合國備案的國際民間組織,被譽為國際隧道領域的「奧斯卡」。
這一次的競爭有多激烈?全球有25個國家和地區的234個隧道與地下工程項目,參與9個獎項的激烈角逐,而咱們G317雀兒山隧道獲得了國際隧道界17位專家的一致認可,最終榮獲國際隧道協會(ITA)「年度工程大獎」。
雀兒山隧道工程於2012年開工建設,2016年11月10日正式貫通,2017年9月26日正式通車。雀兒山隧道是川藏公路北線317國道進藏必經之處,海拔6168米,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超特長隧道,每年有長達8個月的積雪覆蓋期,山高路險、高寒缺氧,被稱作「川藏第一險」。
雀兒山突兀於青藏高原東南緣,位於川西高原甘孜州,橫斷山脈的北部,呈西北、東南走向。它北銜莫拉山,居沙魯里山北段(的甘孜—德格),西方是達瑪拉山,北側是自西而東的雅礱江支流玉隆河,南側是由北環流的金沙江支流夕河和麥宿河。雀兒山主峰海拔6168米,山區海拔5000米以上雪峰有數十座之多,是康藏交通的要塞。故有「爬上雀兒山,鞭子打著天」之說。
1951年,解放軍以簡陋的工具和血肉之軀,歷半年時間,建成了雀兒山公路,從此高峻險要的雀兒山、冰峰林立的雀兒山、擁有川藏公路第一高的雀兒山聞名於世。然而,雖然有了公路,且甘孜州美麗的自然風景對自駕游愛好者來說極具吸引力,但很多人一聽說要翻越雀兒山,也都會放棄計劃。這是為什麼呢?
川藏公路的雀兒山路段曾是中國最危險的公路。據統計,從1995年到2003年,雀兒山40餘公里路段年累計發生交通事故371起,死亡68人,此外因冰雪造成人員高山缺氧致死的情況時有發生。因為地勢陡峭、道路狹窄、缺氧、極寒,川藏公路的雀兒山段常被稱為「川藏第一險」。
雀兒山隧道線路全長約12公里,其中,施工線路長8.955公里,雀兒山隧道長7.079公里,雙向兩車道,總投資11.5億元。施工海拔在4300米的雪域高原,隧道洞口海拔4378米,需攻克凍土、涌水、斷層、岩爆和通風供氧等施工難題,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特長隧道。
隧道貫通後,穿越雀兒山僅需5至10分鐘,隧道將確保常年通行,不會因雪或冰封路,過往車輛不必再繞行長達兩個多小時的危險山路。隧道可避開3處共長47000米的雪崩路段,6處共2220米的泥石流,冬季積雪厚度大於1.5米的路段減少了約22公里。車流量將從每天1500餘輛增加到4000-5000輛。
與隧道並行的,還有一條導洞,可容納一輛消防車通行。這個導洞造價為隧道的三分之一,作為逃生和救援通道。經測算,由於洞內氣壓和含氧量低,一旦隧道內發生事故,將給司乘人員逃生帶來巨大隱患。不僅如此,此導洞還有一個功效:長7公里多隧道的通風也是靠導洞完成,設立在導洞兩端的大功率軸流風機,先嚮導洞裡送風,然後再轉到隧道里。
川藏公路的雀兒山路段曾是中國最危險的公路。因為地勢陡峭、道路狹窄、缺氧、極寒,川藏公路的雀兒山段常被稱為「川藏第一險」。隨著雀兒山隧道的建成通車,交通瓶頸將徹底消除,「翻越雀兒山,猶過鬼門關」的歷史將一去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