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台北故宮舉辦院藏善本古籍選粹特展
台北故宮博物院典藏的善本古籍數量超過二十一萬四千五百冊,內容包括宋代以來歷朝刊本、活字本、名家批校本、稿本、舊鈔本,以及少數高麗及日本刊本、鈔本。從數量來或,這些藏書雖然不是特別巨大,但不乏孤本佳槧。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通過它們,既可考證中國傳統學術源流與圖書印刷裝幀的發展,亦可供校勘後代各種傳本,在古文獻資源保存與版本目錄學術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清朝建立後,不僅承繼明代遺留的宮廷藏書,更將其規模逐步擴充;無論皇帝撰述或敕令臣工編修的御纂、御筆、御製、欽定圖書,抑或清代朝廷著意訪求、專供御覽的孤本秘籍,皆燦然可觀。此外,台北故宮博物院所藏尚包括部分原北平圖書館藏明代古籍輿圖、清末駐日公使隨員楊守敬自東瀛搜得之罕見漢籍與和刻菁華,以及社會各界捐贈的宋元善本、地方志書、清人詩文集等。此等珍本佳槧適可補充台北故宮院藏宮廷善本闕遺,而其出自民間寫繪刊印者,尤足體現坊肆版印之變化巧思與樸實莊重。
台北故宮博物院正在舉辦的「院藏善本古籍選粹」特展,布陳內容含「清宮藏書」及「訪舊搜遺」兩大單元,復各分若干子題。前者旨在說明清代宮廷圖書庋藏與分布概況,兼及其卷帙之浩繁、裝幀之考究;後者則以介紹台北故宮博物院成立後不斷搜購、徵集、獲贈之所得為要,其中不乏台北故宮博物院所欠闕,且深具文化學術價值者。此番展出之件,皆為一時之選;觀眾置身其間,當可進一步認識台北故宮院藏善本古籍的遞嬗過程及其文化意涵,以及中國傳統印刷技法與圖書裝幀之類型特色。
(圖片來源於收藏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