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由劉偉強監製,陳國輝導演,黃曉明、杜江等主演的《烈火英雄》已經正式上映,票房已經突破4億。除了節節高升的票房,電影中還原了消防隊員在火場的真實和殘酷,演員在片場真摯的表演,都深深打動了觀眾。
在《紅海行動》給全國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後,杜江在《烈火英雄》中飾演了特勤一中隊隊長馬衛國這個角色。
他作為特勤中隊隊長,平時嚴格要求自己和隊員,是消防「尖兵」的代表人物。在火場中,他也帶領隊員們承擔了最艱險也是最重要的任務——守住化學劑罐,成為了整座城市最後的防線。
「杜江哭戲」在電影的上映後成為了熱門話題。其中的一場就是在幾乎絕望的情況下,他給隊員們在火場中「留遺言」的段落,成為了電影中最催淚的時刻之一。
實際上,這是作家鮑爾吉·原野在撰寫長篇報告文學,也是電影的原著《最深的水是淚水》時,他聽到一位當時的消防隊長說的故事。在出發前,那位隊長不知道此行結果如何,於是他拿出手機,讓每個隊員給家裡人說一句話。
和《一線》作者說起這段戲,杜江依然沉浸在情緒中。原本劇本中對具體台詞沒有過多的交代,導演陳國輝也很信任演員們,給予了他們非常大的創作空間。杜江和隊員們都經歷了前期訓練和在片場長時間的工作生活,各自間早已如同真正的戰友一般:「我們特勤一中隊所有的演員們早就不再是演員了,早就已經融入到角色當中了。看著那些隊員對著我的手機鏡頭和家裡人說話的時候,我也是非常激動和感動的。在他們身上我看不到表演的痕跡,完全是發自內心的,對著自己家人訴說的一種情感。」
而馬衛國在內心戲上也有多層次的體現。電影中,馬衛國出身消防家庭,他的優異表現卻始終得不到他的父親,一位消防老兵的認可。這樣的父子關係實際上來自於導演陳國輝在前期籌備採訪時得來的真實細節,很多消防官兵選擇這一行的原因,就是因為自己家庭的影響。
杜江也談到,自己的經歷讓他和角色也更近了一些:「我的父親也是一個非常嚴厲的,看我怎麼都不順眼,總覺得自己的兒子不如自己好的父親。」
「可是自從我當了父親之後,我好像也有一點這樣的感覺。小的時候不理解,長大了突然有一天發現我這點和我父親當年有點像,也會懷疑是我當時錯了呢還是我變了,這是一個挺有趣的變化。」他接著說到。
接著這個話題,同樣作為父親的杜江希望嗯哼能通過自己的作品,懂得尊敬英雄,增強消防意識,是讓他最欣慰的。雖然現在嗯哼還不太能理解電影和真實間的那條漸近線——」他會覺得我的工作有點危險,會問我,爸爸,這個是真的嗎?是真的在燒你嗎?」
馬衛國不是虛構的角色 無數消防員的靈魂和真實故事塑造了他
騰訊《一線》:第一次接觸到馬衛國這個角色的時候,你對他有什麼樣的想像?
杜江:其實我小時候的第一職業的夢想就是一個消防員,很小朋友在小時候都說過這樣的話,對於自己未來職業的一種憧憬,包括我的兒子也是,他人生第一個期待的職業就是消防員。
隨著我們一天一天長大,我們變的越來越理智,我們知道了評判利害關係,我們知道了什麼是生死,什麼是離別。後來我們就漸漸地把這個夢想放下了,久而久之也就淡忘了。
小的時候,我想你也會有同樣的經歷,老師會問你,爸爸媽媽會問你,你長大想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當時不經思考下意識就會說,我們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我們要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長大了之後,尤其是演了消防隊長馬衛國之後,拍了這個電影,接觸了身邊非常多的消防戰士,看了他們很多的事跡後,我就在想,我們真的成長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了嗎?我們所做的工作,我們平時在工作當中有沒有把我們所有的力氣都拿出來,投入在自己的工作當中。雖然我們社會分工不一樣,我們在不同的崗位上工作著,但是你面對自己工作的時候,有沒有像我們的消防員一樣這麼盡力,這樣問心無愧。
拍這部電影飾演一個消防員,我希望大家如果可能的話走進電影演看了這個電影之後,對消防員有更多的理解和尊重,明白他們工作的不容易。我不希望當他們出現犧牲的時候,大家在朋友圈裡面刷屏,可是過了幾天之後,好像這個事情離我們遠去了,我們真的要想一想,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能做些什麼,能為這些消防員們減少一些工作量,減少一些危險,這是我拍這個電影前想的一些事情。
騰訊《一線》:電影中呈現的馬衛國是複雜多面的,這都來自哪些準備工作呢?
杜江:我在接到要演這樣一個消防隊長的角色之後,我接觸了很多真實的消防員,聊天,去更接近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我覺得要扮演一個有特殊職業的角色,不光要從外型上,從體魄上,從語言上,要向這些特殊的職業接近,同時在內心當中,在精氣神上,也要更多地向他們看齊,去學習。
我也看了很多很多他們的紀錄片,新聞片段等等。我演的這個馬衛國不是一個完全虛構出來的人物,他身上有非常非常多其他消防員的影子,是我借鑑了非常多我認識的消防員的故事蹂和起來的這樣一個人物。一定是從真實的消防員中來,回到消防員中去,是這樣一個創作過程。
騰訊《一線》:我們看到電影馬衛國有逞英雄的心,但是在危急時刻,在命令面前,他又是令行禁止的。
杜江:對,馬衛國是一個具有非常典型的消防員形象,或者說中國軍人的形象。在他們心裡,誰都不服,他們只向最好的表示認可。不是對人,而是對事,他只認可做的最好的那一個。在他心裡當然有這樣一份軍人的驕傲,我想每一個從事這樣工作的人,心裡都會有。凡是力爭第一,做到最好,這是我最喜歡這個人物身上的特質。
當總指揮說你哪也不能去,就守在這兒一動都不能動的時候,我一開始還是覺得他身上還有一點委屈得可愛,他很想第一時間沖在前面。我想所有的從事這個工作的人都是這樣的。遇到險情,血液里流淌的就是要衝進去,不讓他衝進去,他就覺得很難受。但是他完全知道服從命令的重要性,也知道自己所堅守的這條生死防線的重要性,就帶領所有的隊員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當真正的危險一步一步逼近的時候,他也絕對不會有半步的退縮。
騰訊《一線》:在解了消防員真實的故事後,自然而然更多一份責任和使命感,也會被人物原型所打動。我很好奇在拍攝那場用手機錄像的現場,演員們情緒是什麼樣的呢?
杜江:那場戲是我在劇本當中非常喜歡的一場戲,但是在劇本中,並沒有過多地對這場戲有台詞上的描述。我也非常感謝陳國輝導演信任我們,給我們創作的空間。那場戲在拍攝過程中,無論是我身邊的戰友他們自己講的話,還是我自己對著鏡頭自己講的話,都是即興創造出來的。經過了幾個月的訓練,幾個月的拍攝,我們特勤一中隊所有的演員們早就不再是演員了,早就已經融入到角色當中了。那些情感是非常真實的。看著那些隊員對著我的手機鏡頭和家裡人說話的時候,我是非常激動和感動的。在他們身上我看不到表演的痕跡,完全是發自內心的,對著自己家人訴說的一種情感。那場戲拍的非常順利,導演也非常滿意,也是我很喜歡的一場戲。
騰訊《一線》:大家訓練那麼久,同吃同住,感情肯定非常深厚。你們訓練的時候具體包括哪些環節呢?
杜江:訓練是非常科學和系統。我們從最基礎的理論知識開始學起,有最基礎的消防器材的使用,包括在電影里你常見到的水帶,怎麼連接,水帶的直徑分粗的還是細的,不同的型號,包括分水器的使用,鋪一條幹線的步驟……都從一點一滴學習,並且要非常好的掌握了之後,才能進行下一個訓練。
在這個過程當中,所有的設備都是非常沉重的,我在訓練的時候也在想,原來我在新聞里,在日常生活中看到那些消防員拿著這些設備,健步如飛,好像很輕鬆的樣子,沒想到這些東西拿在手裡這麼沉。我是一個覺得在運動能力上還可以的人,但是我都覺得有些吃力,更別提他們經過幾個小時的戰鬥之後那樣的體力消耗再拿著的感覺了。
學完這些之後,我們又學了打水,打水有要注意的地方,確實那個水壓在一開始,我們的教官怕傷到我們,不敢給我們開到最大,讓我們慢慢適應到最大的水壓。因為當開到最大水壓力時候,三個人都握不住一桿水槍。後來我們可以做到一個人拿著可以承受最重的壓力,包括還有空中的索降,快速穿戰鬥服等等,還有體能訓練。
騰訊《一線》:演員中大家誰身手比較好?
杜江:我們特勤一中的小伙子身手都很不錯,其中裡面有一個讓我印象特別深的,他是一個皮膚很白的男孩,看起來很文靜。我就說你怎麼皮膚這麼白,別人經過訓練後曬得黑黑的,你怎麼這麼白。我還說將來拍戲的時候,可能還要給你塗塗黑。
結果他說,江哥,我是真的就是消防員。原來他是我們特勤中隊里唯一一個退伍的消防戰士,聽說我們要來拍這個戲,聯繫到了劇組,加入了我們這個隊伍。他在裡面表現的非常好,看上去白白的,渾身都是勁,做很多項目做的又快又好。
騰訊《一線》:《紅海行動》之後林超賢被稱為魔鬼導演,那麼在你看來,陳國輝是什麼樣的導演?
杜江:陳國輝導演是一個非常可愛的,很細膩的,非常善於捕捉人物情感的一個導演。而且他非常具有開放性,非常願意接納演員和他一起探討關於角色,關於劇情的一些可能性。我和陳國輝導演通過拍攝成為非常好的朋友,我們私下經常交流和接觸。在拍戲的過程中,收工了我們也會一起去吃飯,一起聊今天或者未來要拍攝的戲上。拍攝的時候也相互信任,我知道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這部電影的拍攝上,他也知道我很認真地投入在這份工作當中。
我印象很深刻的一件事情,電影結束的片段都是真實的紀錄片。其中有一個消防隊長鼓勵自己的戰友,他說,消防戰鬥早晚會有犧牲。那一段戲在我們原劇本是沒有的。有一天晚上我收工了我在網上還是不停去看這些消防的資料,突然看到這場戲,我非常感動。我躺在床上一夜沒有睡好覺,看得時候一直在掉眼淚。我第二天早上立刻找到陳國輝導演,就拿這段視頻給他看,他說我也看過這段視頻。我們就討論,可不可以把這段視頻用致敬的方式去放在我們的電影當中,陳國輝導演覺得特別好,說拍就拍,我們當天就拍了那場戲,也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一段戲。
所以我說馬衛國不是一個單純的從劇本創作當中虛構出來的消防隊長,他是由無數的消防隊長,無數的消防員的靈魂和真實的故事塑造成了這樣一個角色。當然,這離不開陳國輝導演對我的認可和給我一點點的創作空間可以去去探討,這是一個非常良性的合作關係。
「英雄有英雄的工作,我們演員的工作就是儘可能去講好英雄的故事」
騰訊《一線》:在現場的時候大家都是實景拍攝,燃燒這麼大的火,是第一次經歷嗎?
杜江:有過之前拍《紅海行動》的經驗,現在面對火場,有一定的心理準備的。自從選擇要接這一部戲的時候,就給自己在做一些心理的建設。遇到一些爆破還有近距離面對大火的時候,你有了親自的體驗之後,更覺得我們的消防隊員,他們每一天可能都要面臨比這樣更危險的情況。他們沒有像超級英雄電影里那樣那種超能力,也沒有特殊的裝備,就是一身戰鬥服,一桿水槍,衝進火場裡面。每一天的拍攝,我都對他們的敬佩多加深一分。
騰訊《一線》:在拍攝的時候,哪場戲是離危險最近的呢?
杜江:在電影里看到一些大的場面、爆破的場面,都是我自己去出演的。可以說那些場面多多少少會有一些危險性。離危險最近,我覺得每場離危險都挺近的。其實劇組根本沒有給我安排替身,整部戲其實也找不到誰來替我。只有當演員儘可能自己去完成這些戲份,你才能保證一個電影的流暢度,包括自己角色體驗的流暢度。
那麼我非常相信我們的團隊,拍一場大的爆炸的場面,作為演員,其實準備的是最少的。整個劇組的工作人員會花非常非常多的時間去布置,去安排那些爆炸點,安排哪裡噴火。他們會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這上面。作為一個演員有義務也有責任去尊重他們的勞動,如果能夠自己完成的,儘量就自己文成,這是做演員工作的一個本分。
很多人問我會不會害怕?當你面對那樣一個環境的時候,可能工作人員已經在天還沒亮就準備這場戲,當所有的人問被好了,你站在那的時候,你是沒有機會,也沒有時間來害怕的,腦子裡想的就是怎麼把自己的動作做到最好,最完美,不能用害怕擾亂自己。因為如果你的緊張,你多餘的沒必要的想像影響了自己,導致這場戲拍照不順利,重新拍,會花非常多的時間去復原,這是幾乎不可能發生的。 我很信任我們的團隊,我也很清楚我自己在做什麼,所以會有一些緊張,但不存在害怕。
騰訊《一線》:拍大型的爆破性,前一天會失眠嗎?是會和家人打電話交流一下?
杜江:不會交流,拍完也不會多說。那天我太太在網上看花絮才知道有這麼一場戲。沒必要去渲染這樣的緊張氣氛,大家都是演員,我也從事這個工作,每一天面對的都是這樣的情況,應該可以自己消化得了。
騰訊《一線》:跟電影中的消防員一樣,每次出任務電話接了就走了。
杜江:對。其實你每做一種選擇在拍戲過程當中,都是對這個職業的一種體驗,你會越來越接近這個人物,你會有他的感覺。
騰訊《一線》:其實在電影中馬衛國對自己家人的思念表現出來的不是很多,更多是他跟父親的關係。你自己拍攝之後,你離角色越來越近,自己在片場的時候什麼時候想兒子,特別想家的時候?
杜江:馬衛國隊長是非常有責任心的隊長,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些什麼,他時時刻刻都起到一個隊長的責任。當隊員們面臨這些困境的時候,有一些年輕的隊員會有一些失控,會衝上來,會害怕,在那樣的環境下,那樣的劇情里,每個人都肯定會害怕,不會是超人一樣的不為所動。他很清楚,這個時候隊員需要什麼樣的關心和鼓勵,他不能夠過於失控,要讓隊員感到安心,並且鼓勵他們繼續向前進,繼續戰鬥。
我在拍戲的時候,因為有和父親這樣的關係的戲份,確實也和我個人的經歷有一些關係,我的父親也是一個非常嚴厲的,看我怎麼都不順眼,總覺得自己的兒子不如自己好的父親。自從我當了父親之後,我好像也有一點這樣的感覺。小的時候不理解,長大了突然有一天發現我這點和我父親當年有點像,也會懷疑是我當時錯了呢還是我變了,這是一個挺有趣的變化。其實別的我沒有想特別多,就把自己投入在劇情當中,自然而然發生。
騰訊《一線》:在這個夏天,「中國驕傲三部曲」中你都有出演,對你來說接連出演這樣三部主流大片是什麼樣的感受?
杜江:在拍這三部電影的時候,不知道他們會以中國驕傲三部曲的形式出現。對我來說是一個意外的驚喜。我拍電影的方向很簡單,劇本吸引我,劇情打動我,有一個優秀的負責任的團隊,我有意願參與。這就是我選擇劇本、選擇一個電影的方向。
無論是《烈火英雄》、《決勝時刻》還是《中國機長》,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就是都是非常正能量的片子。我有的時候在想,我們作為一個演員,還是具有一些社會責任的。我們不敢說在生活當中我們是道德模範,我們會比所有的人都優秀,或者用更嚴格的要求來要求自己,但是最起碼,如果有機會在我們的作品當中將正能量傳遞出去,對於我來說是一個非常高興的事情。
我之前看到網上的一個評論,像《烈火英雄》這樣的電影為什麼不找真正的消防員演?我當時看到這個評論的時候,心裡是這麼想的?真正的消防員他們是真正的英雄,英雄有英雄的責任,他們要去走在救人搶險的第一線,他們要去做好他們自己的本職工作。當災難降臨的時候,我作為一個演員也是一個普通人,我們還要仰仗他們來救我們於水火。英雄有英雄的工作,我們演員的工作就是儘可能去講好英雄的故事,讓更多的人了解英雄,理解英雄,知道他們的不容易,向新他們學習。我如果在工作當中起到這樣一個責任,對於我來說,我的工作就多一份意義。
騰訊《一線》:嗯哼看過這個電影之後,他會覺得爸爸真的是消防員嗎?
杜江:他還沒有看過這個電影,但是他看過一些片段了,預告片。他會覺得我的工作有點危險,會問我,爸爸,這個是真的嗎?是真的在燒你嗎?他會有點緊張和擔心。我也會和他講,我們是在拍電影,一切都是在可以控制並且安全的範圍內。
我不知道在一個孩子的世界裡,看到那麼大的場面會是怎麼樣的一個想法,畢竟他的爸爸還在畫面當中。我想通過這樣一個電影給他,作為一個很小還沒有上一年級的小朋友,如果能播下一個尊敬英雄,並且有防火意識的種子,對我這個父親來說,我就沒有白拍這個電影,對我而言,也對自己的孩子有一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