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些地方發生的事情引人深思:空乘人員本該防護到位,卻被曝有人在執行飛行任務時確診,致同機復工人員等多人隔離;一些火鍋店開門迎客,人滿為患;更有人開始不戴口罩出街入巷,「放飛自我」……
防疫正處吃勁時,怎容絲毫鬆動?不少地方現在雖然是零增長,但並不等於零風險。必須堅決防止疫情反彈,直至最後勝利。
連日來,新增確診病例數持續下降,治癒出院人數大大增加,說明全國防控積極向好態勢得到進一步拓展,但距「全勝」二字為時尚早,絕不可輕言「收兵」。一些低、中風險地區調整響應級別,是因地制宜精準施策,為復工復產以及經濟社會平穩運行提供必要保障,並非掛牌「免戰」收兵的信號。越是戰局向好之時,越要加強正確引導,保持嚴謹之態、慎重之慮、周密之思,堅決加強疫情防控這根弦不放鬆,不能有任何鬆懈大意。否則,很可能功虧一簣、追悔莫及。
嚴防疫情反彈,要全面、準確、客觀、及時地分析把握疫情新變化新情況新風險,深刻理解、嚴格落實「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八字精髓,對境內外疫情大數據作專業分析,在確保數據科學性、準確性和連續性基礎上,認清認準當前疫情傳播的即時性、動態性特點,高度警惕和防範境外疫情「倒灌」風險,同時也要嚴防境內疫情局部擴散的可能。要繼續集中力量和資源,壓實防控屬地、部門、單位和個人責任,加強對重點地區、重點場所、重點人群、重點時段、重點環節的疫情監測評估,做好防範應對,精準安全穩妥地推進復工復產,建立科學化、精準化、高效化指揮機制,盡最大可能切斷傳染源和傳播途徑。
嚴防疫情反彈,還要不斷增強對新冠肺炎病毒特性的研究。目前,隨著科研進展,病毒某些未知表象漸顯。如已治癒出院病例再度復發、有病患顯現超長潛伏期、不同身體部位核酸檢測結果不一致等,需對此精心鑽研、全面攻關,逐漸認清病毒「真面目」,做到知己知彼,方能成竹在胸。個人要繼續強化自我約束,不串門、不扎堆、不聚會,嚴防集聚性規模性疫情發生。
放鬆警惕難免大意失守,各方必須嚴防死守。要持續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拼勁,克服麻痹思想滋生,及時制止厭戰情緒,遏制僥倖心理蔓延,堅持問題導向,分層級理順理清,才能最終迎來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來源:經濟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wglo3ABgx9BqZZIM6e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