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大叔種植一種稀有甜瓜,比白皮和綠皮甜瓜好吃,老年人特愛吃

2019-07-17   農夫愛三農

炎炎夏日,酷熱難耐,村民們都躲在村口那顆百年老樹底下乘涼聊天,這鬼天氣,真沒一個村民願意下地幹活,這不村民劉老漢也從地里回來了,大夥以為他是被熱的受不了就回來納涼了,哪知道急匆匆的從家裡騎著一輛電動三輪車朝集市的方向去了,聽村民聊天說劉老漢地里種了一種甜瓜,今年乾的特帶勁,貌似這種瓜在集市上很受歡迎,一三輪車甜瓜送到集市,沒到一小時就賣完了,還有提前預定的,這在咱們村還是頭一次見到,所以,每次只要甜瓜熟了,劉老漢就急匆匆的把甜瓜運到集市上去。

"上午,集市上的老張和老王又給預定了一些甜瓜,讓明早送過去"劉老漢不到兩小時從集市回來,在村口碰到隔壁老王時說,看著劉老漢每次都樂呵呵的回來,隔壁老王突然有點嫉妒了,說道:你這老頭要不得啊,一個人發大財,也不帶帶村民,劉老漢笑嘻嘻的說:「我這不也是先嘗試一下嗎,要是可行的話,明年加大種植面積,村民一起干!」劉老漢接著說:「先不和你閒聊了,我得到地里去看看,找找還有多少熟了的甜瓜。」這個夏天,整個村子就劉老漢忙的不亦樂乎,每次都成為村民茶餘飯後的焦點話題人物。


劉老漢種植的甜瓜和今年市面上比較暢銷的綠皮甜瓜、白皮甜瓜有所不同,他家種的甜瓜市面上比較少見,用劉老漢的話說,這種甜瓜品種已經瀕臨絕跡,這種甜瓜成熟後又香又甜,個頭有小西瓜那麼大,瓜面上有九道溝,當甜瓜快熟的時候就呈一道道黃紅色,還沒到田裡就會聞到一陣陣的瓜香味。這種甜瓜當地人叫它黃淮九道溝,老年人也叫它老面瓜。

聽劉老漢這麼一說,小夥伴們應該很好奇,這麼說這種甜瓜應該不是什麼新品種啊,怎麼就瀕臨絕跡?小編也是聽劉老漢說過才知道的,這種瓜歷史比較久,因為市面上出來白皮甜瓜和綠皮甜瓜,所以這種甜瓜慢慢被淘汰了,種的人也越老越少了,到現在為止,幾乎方圓數十里也就只有劉老漢種植這種甜瓜了,劉老漢說之所以還一直種這種甜瓜,一方面是出於懷念,每次看到這些瓜就會想到自己小時候和祖輩們,另外一個原因是現在年齡大了,牙齒也不行了,其他的瓜吃不動,唯有這種瓜,聞著香,吃著面,就算沒有牙齒也可以過過癮,所以對於我們老年人特適合。

當時聽劉老漢說了後,小編也親自嘗了一下,果然味道和市面上的有點不一樣,問著也是香香的,不過怎麼吃起來感覺有點噎人,不是很甜,也沒那麼脆,劉老漢說這就是被市場淘汰的主要原因,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喜歡吃,不過我們老年人的喜歡和體質與年輕人不同,我們吃的不要太甜,太甜了有糖尿病的不能吃,太脆了我們啃不動,夏天解解渴還是挺不錯的。

雖然這種甜瓜不受年輕人待見,不過還是有市場的,主要是針對老年人,劉老漢說經常有老夥計慕名而來,附近村莊的年齡大點還專門找上門來要這種瓜,說快二三十年沒嘗過這種瓜,不但自己要買,還有拿一些帶城裡去,給城裡的老朋友們嘗嘗鮮。

劉老漢也沒想到自己一直流傳下來的甜瓜,還有了特定的消費人群,原本沒打算賣的,只想自己吃,不過現在有人要了,就賣一些給別人,劉老漢還說,去年這種瓜有人買了後,拍照髮網上,很多人表示想購買,所以今年種的面積要大一點,不過這種瓜賣到城裡也有一些問題,那就是不是很方便運輸,成熟的甜瓜非常不耐運輸,可能中途就爛掉了,小範圍賣賣還可以,真的要大面積種植,賣到全國,除了運輸問題,以我劉老漢目前的身體狀況也吃不消,不過劉老漢又說,如果需求的人真的很多的話,我會組織我們村民一起種植,目前種的這些顧自己生活還是沒問題的。這種瓜每年可以賣5000多元錢,夠生活了。

最後劉老漢說,這種瓜種植時還是蠻輕鬆的,管理比較方便,比較抗旱,蟲害比較少,這種甜瓜當時我也是猶豫要不要繼續種,後來也是一念之間的想法,沒想到現在還有比較精準的市場需求,這個也是差異化帶來的商機吧,畢竟物以稀為貴嘛。

對於這種市面上很少見的甜瓜,有小夥伴見過嗎?對於劉老漢說的將來帶著村民一起擴大種植面積,搞大規模種植的想法,大家是什麼觀點,覺得可行嗎?會有很多潛在的市場存在嗎?歡迎大家留言,說說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