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70%的西瓜,都被中國人吃了

2019-07-18     ZHANG先生Z


又是一年盛夏西瓜季。

從冰箱裡捧出半個冰鎮西瓜,挖出中間最甜的那一塊;

打開空調,窩在沙發里吸上滿滿一口冰鎮西瓜汁;

當代年輕人的快樂,就是這麼簡單。

日常活動就是蹲著吃瓜 /《卡拉是條狗》


西瓜,絕對是夏天「王者水果」般的存在。

而中國人對西瓜更是迷戀。

經過調查,小妹發現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數據:

中國人,吃掉了世界上70%的西瓜。



擺出數據,才相信我們多愛吃瓜

首先,光論西瓜產量,我們就讓別的國家望塵莫及。

2018年,中國西瓜總產量7924萬噸,是毫無疑問的世界第一

不止如此,還比第二名——土耳其的產量整整高出20.17倍。

世界上最大的西瓜生產國/ Worldatlas世界地圖網



生產了這麼多西瓜,出口卻寥寥無幾。

2016年,世界西瓜總產量1.17億噸,中國產量近8000萬噸,占世界總產量的68.4%。

由於西瓜保存期短等原因,同一時期的出口量不到0.1%

也就是說,占世界人口20%的中國人,憑藉一己之力種出了近70%的西瓜,又獨自吃光了它們。

按一個西瓜10斤來算,中國人每年要吃掉160億個西瓜。


更不用提,中國還位列世界西瓜進口國前十名之內。

吃瓜,我們是認真的。

各國占世界西瓜進口總量2016年數據 / Global trading platform Tridg





國人吃瓜花樣多

追溯到遼代的考古資料發現,那時的中國人就吃上了西瓜。

遼代西瓜圖 / 內蒙古敖漢旗羊山一號遼墓壁畫



如果看不清,這裡有臨摹圖:


板凳上果盤中的就是西瓜啦

明代有解縉寫「西瓜聯」:

坐南朝北吃西瓜,皮向東甩;

自上而下讀左傳,書往右翻。

清代有乾隆題西瓜詩:

堂中擺滿翡翠玉,

彎刀辟成月牙天。

直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西瓜都還是人們的寵兒。

當年發燒到39°的人都有一個「福利」——拿著病歷卡去買一個西瓜。

在當時,市民可是很難吃到西瓜的。

如今,西瓜自由更加牽動中國人的心,因為我們的日常飲食實在是太依賴西瓜了。

各地人民因地制宜,鑽研了出了各種花式吃瓜法。


可以直接食用:

湖北宜昌吃西瓜比賽,人氣超旺 / 視覺中國


可以鮮榨成西瓜汁:

媽媽騙寶寶喝藥 / @看看新聞KNEWS



做成西瓜凍:




和冰淇淋一起製成甜品,收穫雙份快樂:




在中國最西邊的新疆人圍著火爐吃西瓜的時候,最南邊的潮汕人是蘸著醬油吃的。


海南和廣西北海人也不甘示弱,紛紛開創了蘸鹽吃瓜的新吃法。


在海南,西瓜和鹽更配喔

而江浙、天津等地區的人們,立秋時還有「啃秋」的習俗。

每逢這一天,全家人都要圍坐在一起啃西瓜。

作為水果的西瓜還總是作為蔬菜在我們的九大菜系——食堂菜系中出現。

西瓜冰粉好吃又美味:


人民大學食堂推出的西瓜冰粉/@梨視頻



西瓜皮炒肉就讓人有點懷疑人生:

食堂西瓜皮炒肉 / @重慶校園吃喝玩樂



除此之外,西瓜皮還被巧手的中國人做成各種美食:糖醋西瓜皮、爆炒西瓜皮、肉炒西瓜皮、西瓜皮炒雞蛋……

8000萬噸西瓜,被吃到連皮都不剩。



你吃的西瓜都從哪裡來

有吃就有種,中國出產西瓜最多的省份是河南,其次就是山東。

但出名的卻是新疆、甘肅蘭州這幾個地方的瓜。

中國西瓜種植類型分布圖 / 農業網



新疆晝夜溫差大,產出的西瓜特別甜。

甘肅的西瓜多是長長的、橢圓形的,水分足,西瓜籽少。

廣西和海南則承包了我們秋冬季節的西瓜。

整個中華大地處處都有西瓜。

除了產地之分,大果小果之分,紅色黃色之分,咱們還培育出了彩虹西瓜。

河南省夏邑縣車站鎮程大莊西村的「彩虹西瓜」 / 視覺中國



有稜有角的方形西瓜。




心形西瓜,吃個瓜都是愛你的形狀。

心形西瓜 / 鳳凰網視頻



情侶西瓜,每咬一口都是戀愛的甜(ning)蜜(meng)味道。


拇指西瓜,我一口只能吃一(十)個。

連雲港市浦南鎮江浦村,遊客在展示「拇指西瓜」 / 視覺中國


永遠不要低估中國人在吃瓜上的創意。

更不要相信,有任何一個西瓜能形狀完整地逃出中國。




中國人愛吃西瓜,是上天註定

為什麼別的國家的人沒那麼愛吃西瓜呢?

其實不是不愛吃,而是真吃不起。

外國人的「西瓜自由」可沒那麼容易,畢竟,不是所有地理位置都適合西瓜們茁壯成長。

同在亞洲,日本、韓國的西瓜價格就限制了人們「抱著半個西瓜用勺子挖」這件事。

韓國、日本由於可種植面積少,水果蔬菜的產量比較低,導致價格昂貴。

在韓國,買一個西瓜需要花費100多元人民幣;而在日本,一片西瓜就能賣到幾十元人民幣。

蒼井空就曾抱怨過日本超市的西瓜太貴。




今年夏天剛到,她就已經期待來中國吃瓜了。




日本人吃西瓜有個奇怪的癖好,喜歡在西瓜上撒鹽!

原因就是西瓜過於昂貴,而撒鹽是吃珍貴食物的儀式感,讓人們更能體會到吃瓜的快樂。

同時,日本的西瓜並不甜,撒鹽能讓淡淡的甜味被激發出來,更加好吃。

西瓜在日本應當被這樣享受/電視劇《孤獨的美食家》



天時,地利,人和,這才導致幸運的中國人既能種西瓜,又能「肆無忌憚」地吃西瓜。



敲瓜,是吃瓜的「終極奧義」

吃瓜文化源遠流長,敲瓜聽聲隨之成為居家旅行必備技能。

西瓜生熟程度、內部密度不同,聽到的聲音會有差異:生的瓜聲音清脆,甜熟的好瓜是邦邦的實聲,太熟的瓜聲音則比較悶。

多少年來,人們靠著這一經驗來選瓜。

道理雖然簡單,可真操作起來,沒那麼簡單。

於是,掌握不了買瓜技巧的買瓜群眾們,最後都祭出了殺手鐧:「老闆,給我來個甜的。」


儘管不能熟練掌握這項技能,但人們對它的認可度卻相當之高。

敲瓜,是對瓜的基本尊重。

在日本人眼裡,西瓜甚至是「會唱歌的」。

俄語動畫片中的兔子也懂敲西瓜 / BBC News


在中國,驗瓜還發展成為了一種職業,並且供不應求。

30歲的小韓是職業「驗瓜師」,每天驗40-50噸,靠驗瓜一天能賺近千元。

西瓜是好是壞,他聽一下摸一下,2秒就能斷定。

對於好瓜,小韓有套嚴格的標準:熟過頭的不行,剛剛好的也不要,最可口的是成熟度85%的西瓜,這種瓜送到消費者手裡熟度才完美。





在西瓜進入市場之前,驗瓜師日敲千瓜,幫助瓜果公司挑選從瓜民那裡收購來的西瓜。

如果你對正確的敲瓜「姿勢」感到好奇,專業的驗瓜師會這麼表示,「怎麼算清脆,怎麼算沉悶,只能意會,沒法言傳。」

日本奈良某種子公司試吃員挖勺品嘗各種品種西瓜的甜度,檢查切開後的空洞等各項指標 / @好病友說



又是一年西瓜季,不知道你已經吃過幾個瓜了。

或許中國的夏天,從你開始吃第一口西瓜時,才真正到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ul7EWwBmyVoG_1ZcPS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