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你的繆斯女神
在打玻尿酸堪比吃飯
整形好比感冒一樣普遍的今天
她、不打針、不整容
她、甚至很少化妝
經常素顏出現在公眾視線里
對自己的容顏,百分百自信和接納
充滿自信活出本我
做自己的女神
她是阿瑪尼先生口中
「最優雅的女人」
上周推文之後後台被問及無數次的「大魔王」如約現身了
沒錯就是繆斯最愛的女星之一
凱特·布蘭切特(Cate Blanchett)
好萊塢女神層出不窮,但大魔王只有一個
凱特·布蘭切特(Cate Blanchett)
凱特·布蘭切特1969年5月14日出生在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家庭經濟條件不是特別殷實,屬於鄉下的一般家庭。
少女時期的她美麗動人,一眼看上去就是那種甜美的女生。
平淡無奇的童年時光,和其他的普通人一樣天真無邪。
10歲那年,父親突發心臟病去世,家庭的重擔一下落在母親一個人身上。
本該無憂無慮的童年,突然遭遇這樣的變故,多多少少會影響凱特的性格。
青春期時,凱特開始喜歡搖滾樂、穿男性衣服,甚至還剃了光頭。
大魔王的性格,漸漸開始顯露。
青春期的「大魔王」
20歲時,凱特入讀澳洲名校墨爾本大學。
特立獨行的凱特剛入學就選擇了退學,週遊世界。
環球旅行的凱特
一次偶然的機會試演了一部電影中某個打醬油的角色,自此之後她似乎對演戲上了癮,費盡周折進入澳大利亞國立藝術戲劇學院,潛心研究和學習表演藝術。
1992年,23歲的凱特畢業於澳大利亞國立藝術戲劇學校。之後,她參與了各類戲劇演出,其中以莎士比亞的戲劇居多。
多年的舞台訓練,讓她習慣於反思自己的過失:為什麼這次搞砸了?為什麼會犯這樣的錯誤?「我只在意失敗,從中學習,不讓自己重蹈覆轍」
話劇舞台上的凱特
從話劇《哈姆雷特》起,凱特連續出演了多部話劇,憑藉紮實的演出功底拿到國家戲劇協會頒發的最佳新人獎。
1997年,凱特出演了她參演的首部電影《天堂之路》憑藉多年在話劇舞台的雕琢演技爆破的凱特大受觀眾好評。
電影《天堂之路》
凱特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第二年就主演電影《伊莉莎白》,飾演英國女王伊莉莎白。
這個角色年齡跨度非常大,從天真爛漫的少女到霸氣君主。
少女時期的「伊莉莎白」
女王范十足的「伊莉莎白」
凱特剃高了髮際線,染紅頭髮,漂白眉毛,用純熟的演技再次詮釋了人物形象。讓觀眾直呼「這就是本尊」
《灰姑娘》中的凱特更是顛覆了我們都童話的認知。
從長相來說,也許她並不是個讓人一見傾心的女人,甚至略帶兇相。
但當這位「後媽」出現在大銀幕上,卻透著一股令觀眾相信灰姑娘的父親絕對會被迷得無法自拔的說服力,而且還會不由自主地為站在一旁的灰姑娘捏一把汗。
《灰姑娘》中,飾演的反派後媽強大氣場直接秒殺女主灰姑娘
漫威電影《雷神3》中,飾演死神海拉,單手就能把雷神的大錘捏碎,強大氣場隔著螢幕都讓人不寒而慄。
也正是這個角色讓凱特收穫「大魔王」稱號。
《雷神3》中的「死神」凱特
得知中國粉絲給她取的「大魔王」外號後,凱特又驚又喜:「How weird!」(好奇怪啊)!
她沒有任何社交網絡帳號。
關於這件事,她持有清晰的觀點:「有兩個原因。首先,對我來說,太消耗時間;其次,網絡上的交談相比面對面交流,更容易變得狹隘和負面。恐怕我們參與社交媒體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表現自我。我更希望呈現自己的觀點,而不是自我。」
放下自我,是她對年輕演員的建議:「作為觀眾,我從來不會對演員的私人生活感興趣。我希望忘記這一切,進入他的角色和故事中。娛樂新聞會阻礙這個過程。」
凱特對外部世界更感興趣。關於表演,她渴望真實、富有創造力的對話。
她享受與視覺藝術家、音樂家、作家和導演碰撞:與導演托德·海因斯,他們合作了《卡羅爾》與《我不在那兒》,前者讓凱特第4次獲得了奧斯卡影后提名,後者讓她斬獲了金球獎最佳女配;
電影《卡羅爾》
《卡羅爾》中的凱特撩起妹來比男人更高級,一舉一動、一顰一笑,甚至不經意間的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讓萬千迷妹瘋狂。
電影《我不在那》
影片《我不在那兒》,凱特反串男角,飾演搖滾歌星鮑勃·迪倫,迪倫的鐵粉驚呼:這就是迪倫本人!
2015年,凱特在電影《宣言》中一人挑戰12個角色:流浪漢、舞蹈家、歌手……
光看海報就給人強大的視覺衝擊力
電影《宣言》
她身上有種獨特的中性氣質,飾演的角色幾乎無設限,從女王到流浪漢,可男可女,亦正亦邪,人們總是不由自主就被她征服。
在千嬌百媚的演藝圈裡,凱特·布蘭切特的相貌,其實並不算出眾,也談不上驚艷。
她不像奧黛麗·赫本那樣優雅,沒有瑪麗蓮·夢露的性感,也不像莫妮卡·貝魯奇一樣充滿誘惑。
凱特·布蘭切特,美的疏離,美的冷酷,美的超凡脫俗,讓人無法抗拒。
這是一張極具辨識度、經得起歲月打磨的臉龐。
第一眼看到,就不想再移開眼睛,最後會不由自主的深深陷進去。
或許,這也是萬千女性都應擁有的「本我」未經任何雕琢活出自我女神的傳說中的高級臉。
除了演藝事業和生活,凱特還將很大精力投放在公益事業上。
她非常關注氣候變化和世界財富分配,擔心下一代人可能面對的環境、社會、政治問題。
「我對未來確實有些擔憂,因為我是四個孩子的母親。我經常會想,他們20、30、40歲的時候,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在「聯合國」上發言的卡特
身為聯合國難民署親善大使,她親眼目睹了羅興亞難民的艱難處境。
一位她稱呼為萊拉(Laila ) 的18歲女孩在她腦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房子被燒、親人被殺害,隻身抱著剛出生的孩子流離失所。
「我是一位母親。每一個難民孩子身上,我都能看到我的孩子。有任何一個母親可以承受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扔進火海嗎?」
我永遠也不會忘記他們的經歷。
在女權被熱烈探討的今天,凱特很高興看到在好萊塢女演員的地位正在變化很多人只會談論到女性的權益,但其實討論兩性平等是在為每個人爭取更多。
我覺得男人和女人都長期被困在一些世俗的期待中,讓他們的視野和思維變得閉塞。我想,同工同酬會是一個好的開始。
2018年,凱特率領81位好萊塢女性工作者,共同走上紅毯,抵制好萊塢性別不平等問題。
提到凱特·布蘭切特,繞不開她的驚人戰績:7次奧斯卡提名,兩次獲獎。
這樣的職業生涯早已超越了世俗對成功的定義。
而她似乎完全不在意:「我可不會沒事坐在那兒思考:『嗯,我是個成功的演員嗎?」凱特擺出思考者的姿勢笑說。
繆斯看來,像凱特一樣活出自己就是一種成功,無論何種境遇,都不會影響的精彩生活繼續。
被爆「老公出軌」大魔王霸氣回應
你可以做一隻小鳥,溫柔可人,也可以像一隻雄鷹搏擊長空;
你可以做一株花,嬌嫩裊娜,也可以像一棵樹傲然屹立。
強大的你、平凡的你,都是獨一無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