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1200多件防護服已經空運到達蕪湖,第二批3700多件已經從阿根廷發出,預計16號左右就能到達國內」。連日來,中國小伙王藝霖馬不停蹄,穿梭在位於南美洲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市的大街小巷:找貨、驗貨、買貨、發貨。新型肺炎疫情發生後,國內醫療防護供給持續吃緊,社會各界也設法通過國際採購緩解國內物資缺口。中鐵十局積極響應,憑藉多年深耕拉美的資源優勢,動員海外力量,全力採購醫療防護物資。
找貨之難,「難於上青天」
1月31號下午,中鐵十局拉美公司總經理戚樂方接到來自安徽蕪湖好友的一個求援電話:「能不能動員咱們十局的海外力量,幫忙為醫院採購一些防控疫情的防護服?」
「沒問題,我們全力協助找貨!」放下電話,戚樂方開始排兵布陣。一個小時以後,中鐵十局拉美公司的前方力量被緊急動員起來。
「南美工業體系普遍較弱,很多物資基本靠進口,像阿根廷的醫療防護用品進口依賴度就特別高,而且總量有限,加上國內疫情發生後,當地的華人華僑、中資企業都紛紛在大批量採購防護物資,所以要在短時間找到貨源非常難。」雖然已經承諾下來,戚樂方心裡也沒底。
「利用咱們掌握的一切資源和力量,撒開了找!」當地時間 1月31日早上,拉美分公司阿根廷辦事處主任王藝霖接到電話通知後,隨即通過網絡、合作夥伴全力進行搜尋。
在跑了十多個地方,包括到廠家實地調查庫存和生產能力之後,最終一家「相對較大」的供應商「千呼萬喚始出來」:可以調集200箱、共5000套防護服,但第二天是周六,對方告知「周末需要休息,必須等周一。」
「能不能早一天訂?那就能早一天到呀!」王藝霖跟供應商爭取,希望周六就能安排調貨。供應商起初堅持說「不」,但當得知這些防護服要發往中國用於抗擊疫情,立馬就轉變態度,表示全力配合:「2月3日周一保證全部調配齊,你們上門來取吧」。
「南美友人願意周末加班幫忙,而且決定全部以市場價出售,沒有坐地起價,這一點更是可貴」,王藝霖回憶說。
發貨之難,累也不言累
「一般情況供應商會送貨上門或送到指定地方,但這家供應商規模不大,沒有送貨服務,所以我們只能去取。」3號當天,王藝霖租了一輛車,集齊全部人馬,上門取貨。辦事處全部人馬也就只有3個人。
圖中從左至右分別是:吉列爾莫(音)、王藝霖、國慶
取貨,並不是簡單的拿走。200箱防護服,750公斤,整整齊齊地擺了半間屋子。當地的DHL快遞有限額規定:每日發運貨物不得高於價值3000美元且每人每日發貨限重50公斤。這也就意味著,750公斤的貨就得分15天來發……
重新打包,發回去!王藝霖和同事國慶、阿根廷籍工程師吉列爾莫(音),在密不透風的倉庫里逐個拆箱、重新打包,忙了整整一天。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夏天,當日天氣預報了38℃的高溫。
一早出門,午飯沒吃,深夜回到家,不僅沒有半句埋怨,國慶和吉列爾莫還在為自己的「壯舉」自豪著:「能為中國的疫情做點事情,這些算不了什麼」「希望疫情能早點過去」 ……
5000件防護服,從遙遠的阿根廷出發飛過2萬多公里,陸續抵達中國。2月12日,第一批1250件防護服運抵蕪湖,送往疫區戰鬥前線,第二批3750件也將於16日前後到達。
距離很遠,心始終在一起
「聽說你們買到防護服了?」2月7日,中鐵十局拉美分公司的「鐵三角」——國開行駐委內瑞拉代表處向中鐵十局詢問說。有了第一批的成功操作,王藝霖他們更加積極了。
確定貨源供應商、了解供貨量、標準和規格、價格、交貨方式和時間等。王藝霖他們先是尋到1975件防護服、2720個N95口罩,但經過反覆確認,口罩均為非醫用標準,防護服中也只有900套滿足醫用標準。2月11日,裝滿900套共36箱的防護服再次飛往中國。
「目前我們正在聯繫供應商,計劃採購3萬隻醫用外科口罩,預計在本周完成採購、驗貨、發貨」,王藝霖說。
「中鐵十局深耕拉美市場15年,經營觸角遍布委內瑞拉、秘魯、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和智利等國家的多個角落,變的是發展規模,不變的是『出國更愛國』的情懷」。
「此次疫情,除了阿根廷片區在為緊急採購醫療防護物資而奔走,我們其他國別的同事們也通過不同的方式為祖國助力。委內瑞拉片區在1天內籌集捐款11500元,支援武漢青少年發展基金。秘魯片區通過當地中資企業協會捐款14000元,馳援疫情重災區武漢……拉美公司百十號人,每一名員工都像王藝霖一樣,在做力所能及的事、做有意義的事」,中鐵十局拉美公司總經理戚樂方介紹說。
所愛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武漢加油!
中國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