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首架服役型蘇-57隱身戰鬥機正式進入俄羅斯空天軍服役,使得俄羅斯成為世界上第3個能夠獨立研製第五代隱身戰鬥機的國家,也是全球第11個服役五代機的國家,俄羅斯作為世界航天大國,卻在五代機領域滯後不少,根本原因還是在於俄羅斯有限的國防預算,使得蘇-57的研製進程異常緩慢。
首架服役型蘇-57戰鬥機
其實蘇-57戰鬥機的原型機T-50,早在2010年就已經首飛,如果按照正常的進度,6年左右時間就可以定型,進入俄羅斯空天軍服役,但是蘇-57戰鬥機一直都是雷聲大,雨點小,關於它的新聞不斷,但是並沒有它服役的消息, 相反卻出現了一些關於蘇-57戰鬥機事故的消息,蘇-57戰鬥機在研製當中,出現了多次事故,包括最嚴重的墜機事故。
蘇-57發動機起火
如果不是去年的一次墜機事故,俄羅斯蘇-57戰鬥機早在2019年就已經服役了,去年12月份,首架量產型號的蘇-57戰鬥機,在進行出廠試飛時突然墜毀,此次墜機事故讓蘇-57戰鬥機的服役時間延長一年,俄羅斯必須要找到蘇-57戰鬥機墜毀的事故原因,否則後續服役的蘇-57戰鬥機可能存在安全隱患。
所以本次服役的首架蘇-57戰鬥機,實際上是俄羅斯第二架量產型號的蘇-57,首架已經墜毀。不過即使蘇-57戰鬥機服役了,並沒有達到完全體的狀態,目前蘇-57戰鬥機使用的還是蘇-35戰鬥機使用的AL-41F1-117S噴氣發動機,這款發動機無法讓蘇-57發揮出最大的性能,所以更強大的產品-30發動機正在處於研製當中。
蘇-35戰鬥機
此外蘇-57戰鬥機是最受爭議的五代機,很多人討論的熱點就是它到底屬不屬於五代隱身戰機,因為它的設計和傳統五代機有些差距,比如蘇-57戰鬥機和蘇-27系列戰鬥機一樣,發動機大部分外露,這非常容易反射雷達波,同時也增加了蘇-57的紅外輻射,成為採用紅外引導的飛彈理想的目標,所以外界對蘇-57戰鬥機的RCS(雷達反射截面積)持懷疑態度。
發動機大量外露的蘇-57
蘇-57戰鬥機的內置彈倉至今沒有在公開場合下打開,而內置彈倉是五代機的標配,蘇-57遲遲不打開彈倉,讓外界認為蘇-57戰鬥機的內置彈倉空間有限,並不能攜帶多少武器,蘇-57戰鬥機大多數情況下仍然採用常規戰鬥機的外部掛載模式,這又將提高蘇-57戰鬥機的RCS,增加被雷達發現的機率,這再次讓對蘇-57的質疑聲大了許多。
採用外部掛載模式的蘇-57
不過蘇-57還是有一些獨門絕技,比如新型的光學雷達,能在60到80公里甚至更遠處發現對方隱身戰鬥機,這讓蘇-57在對抗美國F-22隱身戰鬥機具有一定的優勢,美國F-22隻能依靠傳統雷達發現目標,由於蘇-57採用隱身設計,所以發現它的距離比較短,當F-22進入了蘇-57光學雷達探測距離後,蘇-57可以發現F-22,而此刻F-22還處於其機載雷達有效作用距離之外,所以蘇-57還具有不錯的實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qCHBncBRnIjoXcGXVt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