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餐上菜,相機先吃,這是現代年輕人必備的儀式。甚至食物美味與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把它拍得「看起來很好吃」,吃東西沒有拍美照=白吃。
如何在朋友圈做一個美食達人?照片(騙)是關鍵。咱們不可能每天出門包里都放台相機,但手機肯定時刻不離身,只要能用好手機,已經足夠讓你的美食照稱霸朋友圈了!
拍食物本質就是拍靜物,好處是基本所有要素都在你的掌控之中(除了餐廳固定燈光),你可以想拍多久就多久、想怎麼拍就怎麼拍,但也存在弊端,細節把控更加困難,光影或構圖的細微改變都會被加倍放大。拍食物容易,拍好食物難,想要顯著成效,得先從這幾個點著手。
一、用光
拍美食最優選擇是自然光,它能讓食物自然又舒服,更好還原食物本來的顏色;其次是人工光源,能夠自由掌控,但要注意色溫的問題;最後,如果想要製造特殊效果,可以嘗試使用閃光燈。
(自然光)
(人工光)
二、構圖
為了簡化學習,我們把構圖分為兩點:一是取景角度,二是構圖比例。拍照是個把三維空間定格為二維平面的過程,通過變換取景角度可以改變畫面元素的幾何位置,是全貌還是特寫?是俯視還是平視?是三角構圖還是三分構圖?
主要看你的表達意圖,如果想表現食物豐盛,俯視會比較好;
如果有一款特別網紅的菜品,那就必須利用構圖突出一下主體;
如果想要把食物表現得令人垂涎三尺,有衝擊感,那就要用上特寫了。
構圖可遵守最基本的幾個規律,中央構圖、三分構圖、對角線構圖,簡單實用。
(三分構圖)
(對角線構圖)
(中央構圖)
其次,就是構圖比例的選擇。手機比相機方便就在於這一點。我們最常用的是4:3的常規尺寸,舒服樸實;
想拍攝IG風格的俯視圖,就得用1:1;
想拍攝餐桌全貌用可以用16:9。
三、焦點
輕觸螢幕可以選擇對焦點,虛化效果明顯,因此更要注意焦點的選擇。對焦要在食物主體上,而主體應該位於光線最好的位置。因為我們眼睛最先注意到的往往是畫面中最亮的區域,而準確的焦點會加深我們的印象,這樣就算虛化了還能為畫面增加立體感。
今天就先分享到這裡啦~
關注角馬,每天都會分享攝影技巧,相機測評,旅遊和美圖,想了解更多攝影知識,可以關注「角馬在途」公眾號,等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