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常說:窮生虱子,富生瘡!窮人是真窮,壞得很的富人也真的多

2019-12-05     農俗俱樂部

每個人可能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過往,對於我自身來說,就是小時候長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虱子。

農村娃娃大多都有這樣的經歷,尤其是一二年級的時候,只要誰的頭上有虱子或者虱子卵,那麼就會被其他學生嘲笑甚至是孤立。

有人可能會想,農村人就是又髒又懶,才會滿頭滿身都是虱子。

但事實真的這樣麼?也許的確有懶的成分,但最大原因其實是太窮,為何這麼說呢?一起來看今天分享的俗語以及解析吧!

窮生虱子

這句話在農村很流行,大致意思就是,在農村,窮人容易長虱子

這句話乍一聽有些絕對和沒依據,但其實很符合當時的農村現狀。

虱子是一種寄生蟲,喜歡長在人身上和衣服、毛髮上,以吸食人血為生,還會傳播疾病。

這些東西生命周期很短,僅僅幾十天,但繁殖能力超級強,一天能產幾十個卵,要徹底消除是很麻煩的。

以前很多農村孩子小時候都遭受過它們的侵蝕,我是95年出生的孩子,從小在農村長大,上面還有兩個姐姐和一個哥哥,家裡人口比較多。

我記著小時候我們就常長虱子,不管是頭髮上還是衣服、褲腰帶上,老媽就經常每隔一段時間就把我們的頭髮剃光,男孩女孩都一樣。

夏天還好,身上不太容易長虱子,但一到冬天,褲腰帶是就總是長著虱子卵,老媽會在太陽底下把我們一個個抓過去抱著,把身上的虱子和虱子卵一個個掐死。

後來上學了,女孩子愛美,剃光頭覺得很丟臉,就想留長發,但長發很容易長虱子,所以很多農村女孩子三年級之前大多都是小平頭或者小光頭。

那時候農村普遍是用洗衣服洗頭,沒有什麼洗髮露之類的,可能也和這個有關!

那時候很疑惑,都是同齡人,為何有的孩子長虱子厲害,有的孩子卻一個也沒有。

除了洗頭髮的方式,也和孩子們是否勤換衣服有關。

像我家以前六口人,四個孩子都要讀書、吃飯,那時農村掙錢超難,生活相當不易。

每年過年才能買一套新衣服,其他時候都是穿破舊衣服,甚至一個學期下來,褲子經常是壞掉的,屁股上好幾個洞,父母看著不忍心就給打個補丁讓我們穿。

夏天還好,但是冬天的衣服本來就貴,所以能換新衣服的機率也更小。

記憶中一直都是穿哥哥姐姐的衣服長大的,屬於自己的衣服屈指可數。

農村孩子容易長虱子,真不是因為懶,而是因為窮。

冬天農村孩子本來就穿得不暖和,衣服還少,一身衣服,脫下來就沒穿的了。

讀書的衣服不能穿去干農活,去干農活穿的大多是打補丁的破衣服。

讀書穿的大多一個星期洗一次,卻要穿很多天,冬天往往是前一天衣服才洗,洗好放在灶台上,第二天早上乾了就能穿著去讀書了,一穿又是一個星期。

農村又窮又忙,沒衣服換洗,那時沒有自來水,需要跑到很遠的水井裡去挑,所以冬天要洗澡是很難的。

而且那時農村沒有暖氣,小孩子抵抗能力差,洗澡很容易生病,大人們自然不允許。

這樣下來,不長虱子才怪。

現在哪怕是農村的孩子,長虱子也是不可能的了,因為農村普遍有洗澡間,物質條件也好了,勤洗澡勤換衣服,孩子們早就不長虱子了。

當然,這句話更深層次的含義是說,很多人窮志短,覺得自己窮沒錢就破罐子破摔,不思進取,越窮越見鬼的人。

富生瘡

而「富生瘡」這個問題,表面看是說富人因為平時生活好,油光滿面,不愛運動血流不暢,整天躺著所以容易生瘡,生瘡在一些人看來,更是成為一種富貴病!

但其實,這句農俗也有更深層次的含義。

其實大家都發現,農村越是有錢的人家,越是勤快,一點兒也沒閒著,反而比很多窮人家還好動,所以說他們因為懶而容易生瘡是說不過去的。

這句話更多的是說,農村的有錢人,其實心眼兒多,心裡的小算盤打的更精明,甚至不厚道。

我們不是也常聽到說「頭頂生瘡腳流膿」麼?這句話就是用來咒罵那些壞到極致的人,所以「富生瘡」其實真正想表達的,也是說這些有錢人心事多,很壞的意思!

記憶中小時候我們不僅長過虱子,也生過瘡,而且是全身的,一直覺得也和那時候營養跟不上,抵抗能力較差有關。

小時候父母為了避免我們長虱子也做過努力,比如把穿過的衣服用開水燙,或把被窩拿到太陽底下暴曬等,有時候也用那種「虱子藥」噴在衣服上,都是比較常用的方法。

以前農村真的窮,吃不好穿不暖,能上學能吃到一角錢一塊的麻辣洋溢就很幸福。

現在的我們,每天能挑選吃什麼,卻總是沒胃口,能買暖和的衣服卻挑剔穿上是否好看,考慮的越來越多,幸福和快樂也離我們越來越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lBz324BMH2_cNUg-34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