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蘇57戰機
圖為蘇57戰機
作為俄羅斯研製的首款五代機,實際上蘇57的研製進程並不順利,雖然俄羅斯是世界上著名的航空大國,擁有非常豐富的航空製造技術,但自從蘇聯解體之後,因為經濟與科技實力的下降,也導致俄羅斯航空工業受到了重創,原計劃早該服役的蘇57戰機目前依然處於測試狀態,如今俄羅斯又提出了新的技術標準,看來沒有兩年時間,這款戰機很難重新交付俄羅斯空軍使用。
圖為蘇57戰機
當初為了確保蘇57戰機項目能夠順利進行,俄羅斯曾經把印度也拉上了車,希望在印度資金支持下能夠加速蘇57項目進行,但俄羅斯卻始終對印度進行技術保密,雖然這個國家答應了一旦戰機完成,將優先向印度提供蘇57戰機,但面對自己花費了資金的先進戰機,印度卻不能夠接觸到核心技術,這也讓印度方面大為惱火,一怒之下退出了蘇57計劃。
印度退出後導致蘇57項目雪上加霜,研製進度一再放緩,甚至在後來的試飛階段還出現了蘇57墜毀的事故,因為這款戰機故障不斷,俄羅斯空軍一度對它失去了信心,如果技術人員無法在蘇57戰機上實現創新,那麼這款戰機很可能將被腰斬,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俄羅斯技術人員才決定將人工智慧以及新一代電傳操控技術集成到蘇57戰機上。
圖為蘇57戰機
人工智慧技術是當下技術的主流,各主要科技強國都在這一領域加大投入,但其實在人工智慧領域,只有幾個科技大國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俄羅斯並沒有多少能夠拿得出手的東西,畢竟這種技術非常依賴電子技術的發展以及軟體工程的進步,而這些技術恰恰是俄羅斯目前所缺乏的,想要在短期內給蘇57戰機融入這種全新的技術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其實俄羅斯之所以做出這種決定也是有原因的,因為與人工智慧技術息息相關的無疑就是六代機技術,因為無論是在美國提出的六代機方案中還是歐洲國家的六代機計劃上,都將人工智慧技術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如果俄羅斯能夠率先將這種技術運用於戰機,不但能夠讓蘇57起死回生,同時也能夠一舉挽回俄羅斯航空工業的頹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