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寫的一篇關於天價彩禮和下車費的文章收到了大家的喜愛,今天我就再來和大家說說彩禮這件事,再給大家講幾個故事。
你覺得多少彩禮才算合適呢?彩禮非要不可嗎?
對於結婚前的彩禮,每個人都見仁見智,有說不該要的,認為這是時代的陋俗,將愛情和金錢劃等號,是對愛情的褻瀆,嫁女兒又不是賣女兒,倆人婚姻幸福就好,何必用錢來衡量。
但同時也有不同聲音的,認為彩禮這件事情,是老祖宗幾千年傳下的一種禮俗,既然能流傳這麼多年,那麼肯定「存在即為合理」,認為人心是隔肚皮的,即使相愛的夫妻之間也可能不知道對方心裡是怎麼想的,只有用直接的物質作為保障,才能讓婚姻健康且長久。
其實在我眼裡,對於彩禮這個事情優劣五五開,有優點也有缺點,而真正的好壞也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不可以棒子打死。如果男方家庭富足,那麼這彩禮並非什麼大事,給了就也就給了,一方面表現自家的大氣,另一方面也讓娘家覺得被重視,有面子。
如果男方家若經濟條件一般的話,那彩禮也應該量力而定,娘家這邊一定要考量婆家這邊的能力,不能獅子大張口,說出一個男方這邊根本無法承受的數額,這樣即使女孩嫁過去,也會遭到婆家敵視,弄巧成拙,從基礎上破壞了婚姻的幸福;但同時也不能一點不要,事實證明要彩禮的女人會比什麼都不要的女人婚姻更加幸福。因為要彩禮和給彩禮能表現出一個婚姻結合的關鍵詞:重視。
誠然,婆家對兒媳婦重視是婚姻幸福的一個關鍵因素,只有婆家重視兒媳,才能讓「丈夫、媳婦、婆婆」這個亞洲特色三角關係穩定;如果不重視,婆婆欺負兒媳,丈夫無視妻子,妻子埋怨丈夫,厭惡婆婆,那麼這樣的婚姻最終也一定以悲劇結尾。
其實我就是想讓大家明白,彩禮應該重質不重量,該要的彩禮不應該覺得可能是對婚姻的褻瀆就選擇放棄,而數額上不應該有攀比之心,應該符合實際情況,將心比心,才能讓婚姻幸福和長久。
婚姻講究的就是一個「情」字,用力過猛或過柔對於愛情來說都沒有好處,同樣,彩禮上面要多要少也要講究「火候」。
倆人的結合併非是對男方家的「劫富濟貧」,太過功利心,不斷打破對方的底線最後偷雞不成蝕把米,反討了個沒趣,那就沒意思了。
我之所以說這些還是受到一位網友的影響。她叫李丹丹(化名),和我聊了很多她近期的情感經歷。她在彩禮這件事情上,思想方面有一個很大的轉折,雖然被未婚夫詬病「出爾反爾」,但確實是個人成長和對婚姻有過思考的行為,但是未婚夫卻不甚理解。聽後我也明白她的擔憂,告訴她思想沒錯,但是手段可能有些偏激,如果一直不鬆口的話,可能最後的結果是「贏了一口氣,卻輸掉了婚姻」。
李丹丹和男朋友黃傑是通過朋友介紹認識的,互有好感之後就加了微信,確定關係半年後就有了結婚的打算。通過深度的交流之後,李丹丹才知道黃傑家住農村,經濟條件不太好,並且下面還有一個妹妹。而黃傑在自己這個城市打拚,收入比較可觀,月薪達到1萬左右,雖然買房還差很多,同時每月有一部分工資還要寄回家裡面,幫助父母以及妹妹上學。
而從小家庭幸福富足的李丹丹並未覺得這有什麼不妥,黃傑家是窮了點,但是自己嫁的是他又不是他家,況且他這麼孝順,未來也一定是一個好老公。
但是對於她倆的婚姻,李丹丹父母卻十分反對,首因就是黃傑家窮,壓力太大,再說結婚也不能租房子住吧。但是李丹丹對父母的話完全不聽,認為父母太勢力,決定裸婚,也不要彩禮。
其實聽到這裡,我以為又是一段傳統的「父母不讓嫁,兒女非要嫁,最後婚姻不幸」的悲劇。可是接下來李丹丹說在堅定結婚前身邊突然發生了一件事,讓她對自己的決定產生了質疑。
「我身邊的同事小露,和我年紀一樣大,今年26歲,同我性格也差不多,和男朋友相處一年多了,互相感覺都非常好。小露的想法和我一樣,認為愛一個人就應該接受他的全部,不應該要什麼彩禮,房子還是住以前的,在大城市買不起房子,那就回老家結婚。
可是甜蜜的新婚沒有持續多久,小露就和老公因為各種雞毛蒜皮的小事吵架。過年的時候,小露不想回老公家過年,覺得自己不回家父母太孤單了,就跟老公說希望先回自己家。但是小露老公一點都不理解,強勢非要她跟自己回老家。小露不同意,她老公就罵她:『你都跟我結婚了,還想怎麼樣?』
小露十分委屈說道:『我就是想我爸媽了,他們就我一個女兒,就想陪他們過個年,你有什麼可凶的啊?』她老公卻反而更生氣:『你還以為自己是單身大小姐啊,都跟我結婚了,就是應該跟我回家,你已經是嫁出來的人了,除了我,還有誰會稀罕你。』
小露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接下來老公的一句話徹底把她的心丟到了冰窖裡面:『你就是不要錢倒貼我的,你還嬌貴什麼?跟我回家天經地義的,少膩膩歪歪的。』小露做夢都沒想到,老公婚前婚後竟然兩種態度,完全兩個極端。」
因為這是李丹丹身邊發生的事情,所以她才驚然發現原來不要彩禮的妻子是這麼不被珍惜,甚至最後被侮辱的命運。這時候才想起母親的話,知道愛情並不能當飯吃,如果門不當戶不對,最後受苦的依然是自己,老公終究是和婆家一條心,不會心疼自己的。
所以當黃傑正式求婚的時候,李丹丹說:「結婚可以,但是按照我家這邊的習俗,得給足18萬8的彩禮。」這讓黃傑措手不及,因為之前李丹丹已經說過了自己不要彩禮,沒想到竟然現在又要了。黃傑當場翻臉:「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家情況,我這些年的收入基本都貼補我家裡,給妹妹上學了。再說你要彩禮是賣女兒嗎?咱倆是要過一輩子的,你不能體貼我一下嗎?」
李丹丹也沒想到,自己一提彩禮黃傑反應會這麼大,這讓李丹丹也很寒心,未婚夫只考慮自己,自己的家人,卻完全不考慮自己的感受。
「我寧願被你罵出爾反爾,賣女兒也絕不倒貼。你貼補家裡面和我有什麼關係,少拿道德綁架我。現在就這麼說我,如果不要彩禮未來我還指不定得多受多少委屈呢!」李丹丹深刻知道自己絕不能走同事小露的老路,為愛不要彩禮,最後卻不受待見,得到無盡的侮辱,這才是婚姻最大的悲傷。
我在很多文章里都有提到,戀愛和婚姻完全就是兩回事,伴侶在婚前可能對你寵愛有加,在婚後很可能就會變成另一副模樣。因此女孩在婚前一定要睜大雙眼,保持自己的定位和立場,不要把自己的標準因為愛情就一降再降,這樣你在伴侶的眼裡就是一個可以輕易到手的人,自然未來也不會太過珍惜你。
金錢雖然並非是婚姻幸福的標準,但卻是婚姻的根基,沒有金錢婚姻也根本運轉不了,同樣金錢雖然無法創造婚姻里的愛情,但卻是衡量愛情的一種手段,即那句俗話:「為你花錢的男人不一定愛你,但是不為你花錢的男人肯定不愛你。」因此結婚之時,彩禮絕不能少。
但是彩禮的數額上也一定要適量,這也是我警告李丹丹的一點,18.8萬的彩禮可能對黃傑來說確實是無法承受的數字,這樣獅子大張口絕非明智之舉。所以李丹丹可根據黃傑的收入,和他老家父母的收入進行分析,尋找一個能在黃傑承受範圍內,但是又稍稍讓他會有點「肉疼」的數額,然後再看他的反應。
如果他珍惜感情,對這個數額絕不會拒絕,如果他依然想要「不勞而獲」,那麼這段感情沒了也就沒了,可能對李丹丹來說也是一種幸運。而一口咬定18.8萬,那麼結果幾乎就只是掐死這段感情了。
婚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錢可以檢驗出一個人的真心。在我心裡,還是十分讚賞李丹丹的想法的,即:「即使被罵,也絕不倒貼」,幸福是自己爭取的,不能為了結婚而結婚,愛情並非是婚姻的全部,互相理解才能讓婚姻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