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沙洲公園,尤溪人一輩子的回憶

2019-10-28     福建微尤溪

尤溪影像志

公園變遷見證城市巨變

今天景色怡人的紫陽公園已成為尤溪城市新客廳,但在1981年以前,這裡還只是尤溪河上的一片雜草叢生的亂河灘。裡面有一個沙洲農場,市民得通過擺渡的方式才能到達。

沙洲 攝於1981年

1983年,這片沙洲迎來了它生命里的第一個春天,縣委縣政府決定在沙洲上建設一個公園。當時,群眾積極響應政府建園倡議,共捐款近27萬元用於公園建設。

1985年底,連接沙洲與城區的鋼索橋正式建成投用,一個占地規模100畝左右的嶄新公園出現在大家眼前。

鋼索橋

公園一側

鋼索橋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1986年,尤溪縣第一個綜合性遊樂園——沙洲公園建成開放。占地面積18.8公頃,內設兒童樂園、旱冰場、猴子山動物園、露天舞場、林蔭甬道等休閒娛樂設施。據悉,開放日當天就有將近1萬多人入園,而春節的時候近兩三萬人。當時的吊橋會晃動,人一多時,吊橋便晃得厲害,因此常常需要限制人流。

公園出入口

你還記得照片里的這些遊樂設施嗎?小火車、搭在樹上的遊樂園、彌勒佛像、鬼屋、迷你動物園……

彌勒佛像VS鬼屋

遊樂設施

沙洲

童年記憶中的遊樂場

摩天輪、小火車

自控飛機、搖搖車

碰碰車(上圖左上角為遊船區域)

健身設施

林蔭甬道

1990年5月10日,雷鋒塑像落成。

後經過多年的改造擴建,至2000年,沙洲公園成為集休憩、娛樂、文化、科普教育、觀賞以及水上活動於一體的縣級綜合性公園。

在隨後的二十多年的時間裡,沙洲公園給沈城市民帶來歡笑和美好的回憶。但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加快,早年建設的沙洲公園漸漸地跟不上時代的腳步,在沈城市民的熱切期盼下,2008年,沙洲公園開始了它的第二次美麗蛻變。

破土動工

吊橋被拆除

紫陽公園初具雛形

在我縣的「十一五」規劃中,沙洲公園改造被列為「打造朱子文化城」項目之一。2008年12月,由上海同濟大學整體規劃設計的公園一期改造工程破土動工,此後公園改造的各個子項目陸續推進。

擁有「八園十景」,集歷史文化教育、市民休閒娛樂、運動旅遊為一體的綠色生態公園成了沈城市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而這個「腳印」狀的小島也有了更具文化味的新名字「紫陽公園」。

紫陽公園的喜人變遷,成為了我縣城市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最好註腳,同時,公園的美麗蛻變也推動了沈城市民的「幸福指數」邁上新台階。

沈城的公園從設施簡單,封閉收費到滿足市民多種需求、開放大氣,從一枝獨秀到遍布城鄉,不僅見證著城市建設的變遷,更是市民幸福指數的最直觀體現。如今,節假閒暇、茶餘飯後,逛公園已成為沈城市民的日常,而隨著「我家在景區」建設的深入,公園城市也正向我們走來。

圖片:懷舊時光、熱心微友、福建微尤溪

來源:尤溪縣融媒體中心官方微信 福建微尤溪

轉載請註明出處 否則視為侵權

領導說了

您點一個

小編工資有望漲5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hl2F24BMH2_cNUgdKF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