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那麼一條街
沒有繁華的燈紅酒綠
也沒有熙熙攘攘的人頭攢動
但就是一直那麼優秀的存在著
從地鐵平安里站出來
就能看到
對
這裡就是護國寺街
護國寺街
指護國寺門前 東起德內大街
西至新街口南大街的這一條街
這裡的美味珍饈數不勝數
從褡褳火燒、門釘肉餅、到豌豆黃、艾窩窩
甜口的、咸口的,數不勝數
炒的、煮的、醬的、烤的、涮的倍兒全乎
護國寺小吃總店
護國寺小吃總店,已經有60多年的歷史了,擁有百來種北京特色的平民小吃。神馬艾窩窩、驢打滾、豌豆黃兒、豆汁兒、焦圈、麵茶……幾乎你能想到的北京傳統小吃,在這裡都能吃到!!
雖然分店很多,水平也是參差不齊,但是總店的水準還是比較穩。店裡經營的數百種小吃,要說全,很少有地方,能比得過護國寺小吃的,每一樣其實都值得逐一細細品嘗一番~
地址:護國寺大街93號(人民劇場對面)
預估人均:26元
富華齋餑餑鋪
這家餑餑鋪的大門是緊閉的,神秘氣息十足。推開門後,映入眼帘的是皇家裝潢設計,小胖兒我看的都著迷了,聽說這家富華齋餑餑鋪在很久以前是宮廷御用的哦~
他家的點心,一部分按個來賣,一部分是按照盤來賣,也可以買半盤,價格比較親民,吃起來也不會覺得膩。
地址:新街口街道護國寺街85號護國新天地一層臨街
預估人均:50元
柳泉居
柳泉居飯莊是北京著名的八大居之一,始建於明代隆慶年間,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是享譽京城的中華老字號。外面看起來古色古香,特有北京味道,走進去就能到那種國營店的感覺,很整潔~
糟溜魚片,食材是龍利魚,因為沒有魚刺, 吃起來很痛快,裡面還有銀耳,口感爽滑,酸甜適合,味道、火候,都特別到位!
爆三樣,用料講究,但建議一定要趁熱吃,端上菜嘗了一口就可定停不下來的節奏,肝尖兒很鮮嫩~
來到這裡,豆包是一定要點的!豆餡兒真的很好吃,甜度適中,口感細膩,推薦多買幾個還可以帶回家吃~~
地址:新街口南大街172號(近平安里地鐵站)
預估人均:120元
惠豐門丁肉餅
惠豐門釘肉餅的前身就是傳說中的「合義齋」,1927年就開始營業了,差不多是個百年老店了!門釘肉餅,爆肚,老湯醬肉~
他家的門釘肉餅不愧是招牌,皮大餡趁熱吃特別香!傳統的牛肉大蔥餡,一咬一股肉湯汁流出來,湯汁咸鮮,外焦里嫩、味道獨特~
雖說叫肉餅店,但這裡的招牌菜還很多,比如惠豐的鐵板炒烤羊肉吱吱作響香味四溢,肉片夠大不碎,柔韌度好又嫩!
地址:護國寺大街67-69號
預估人均:48元
鋼鏰兒
這家店很好找,就在護國寺劇場對面。店內空間不大,有兩層,主營複式火鍋和炙子烤肉。裝修風格比較有特色,簡約而不失古樸典雅。
炙子烤肉,是老北京特色烤肉,肉都是經過腌制,直接整盤放在烤盤上,與韓國烤肉不同,加上孜然吃上去很像烤羊肉串,還有點像炒菜孜然羊肉,口味有點偏重,很愛吃~~
吃的火鍋更是老北京火鍋的味道,牛上腦的肉質很純,肉質鮮美,羊上腦是手切的,厚度涮出來咬下去能吃出肉的原味,就是一個香~
地址:護國寺街97號
預估人均:105元
白毛煎餅王
北京東經路上有一網紅煎餅攤,老爺子白毛已經叱吒煎餅江湖30年了,人送外號「白毛煎餅王」。買煎餅不排隊只叫號,不少人為了吃上這口煎餅,寧願等上倆小時。趁著熱乎咬上一口,香氣撲鼻,嘎嘣脆!
傳說中的美食,據說超級難買的白毛煎餅,這裡居然會有?小胖兒再也不用去友誼醫院那排隊了。雖然兩家不是同一家,但是吃過的都說味道無差別~
吃他們家的煎餅,是一件很考驗嘴大小的事情,如果可以從上到下滿滿的吃上一口,那些餅、花生、香菜、薄脆、雞蛋混合吃到一起的絕妙美味,吃一口感覺就要上天了~如果在東經路那邊排不上,來這吃一口也無妨~
地址:護國寺街55號
預估人均:10元
我愛螺
推薦給寶寶們一家超好吃的螺螄粉!老店,開了很多很多年,沒有分店,北京僅此一家,就是原來的「小螺號」。店裡很小,需要排隊等位。湯、粉、配菜全都很鮮,酸爽回味,可以說是北京最好吃的螺螄粉了~~
他家給的量特別足,小份的粉就夠兩個女生吃啦,除了粉兒,裡面還配有炸過的腐竹、花生米、木耳、酸筍、酸豆角...很是齊全。據說,這螺螄粉里的湯,在店裡熬了八個小時!
地址:護國寺大街55號(近合義齋)
預估人均:26元
嚯,果真一條街都是寶
看完這麼多美食
寶寶們是不是已經開始舔屏啦
但除此之外
你們知道護國寺街的歷史嗎
護國寺街 — 不只有美食
現在,護國寺街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在這裡能吃到一切能讓味蕾得到滿足的美食。甭管是京味兒店護國寺小吃、合義齋(就是現在的惠豐門丁肉餅),還是外省名吃小螺號(就是現在的我愛螺),儘管這些「網紅」店,在網上的評價千差萬別,但依然不影響那些排隊等著吃的吃貨們!但,如果你認為護國寺街僅僅是一條吃貨街,你就大錯特錯了~~
崇國寺 — 蒙元王公的皇家寺廟
護國寺原來叫崇國寺,建於元代,原本是元代脫脫丞相的宅邸,它與東四附近的隆福寺一度並稱,是崇尚佛教的蒙元統治者們禮佛的直屬皇家寺廟。到了明清時期,京城廣修寺廟,把崇國寺改稱護國寺,同時,護國寺廟會開始了,逢七逢八,每次都是熙熙攘攘、人頭攢動~
到了清末,護國寺成了和南城天橋,分庭抗禮的內城娛樂演藝中心。這個劇場是京劇大師梅蘭芳和梅劇團一起打造的,所以這裡自對外演出伊始,就是以戲曲為主打的,也算是中國京劇院的演出大本營!
其中,梅蘭芳先生的收官之作《穆桂英挂帥》,就是在人民劇院創作和排演的,並於新中國成立十周年國慶前首次在這兒公演的。
梅蘭芳故居
護國寺街9號,是梅蘭芳的故居,他從1951年開始在此居住,這是他生命中最後10年居住的地方。
這處宅子曾經是清末權傾朝野慶親王王府的車把式家小院,梅蘭芳先生在人民劇場的收官之作《穆桂英挂帥》就是在這裡編排的。現在,這裡是梅蘭芳紀念館,對公眾開放。
護國寺街承載著歷史的記憶
歷經風雨滄桑
如今舊貌換新顏
越顯出它自身獨有的魅力
京城的吃貨們
去這裡滿足味蕾後
別忘了去瞧瞧這個充滿歲月沉澱的神奇之地
來源北京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