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漢500餘名環衛「娘子軍」守衛城市美麗

2020-03-09     德陽新聞聯播

【你笑起來真好看】廣漢500餘名環衛「娘子軍」守衛城市美麗

莊瑞琴

四川新聞網德陽3月8日訊(記者 周鴻)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廣漢市綜合執法局環衛所黨員先鋒隊帶領800餘名環衛「大軍」積極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線,該「大軍」中有500餘名是「娘子軍」,還是省巾幗文明崗成員,她們活躍在大街小巷,棄小家為大家,默默守護著廣漢城的乾淨、整潔、消毒環境,一時間掀起「跟著黨員幹部去防疫」的熱潮,湧現出一個個巾幗「標杆」,發揮著模範帶頭作用。

熱心腸的老莊

「預防病毒要勤洗手、愛乾淨,同樣的道理,街面衛生還是要搞好,病毒才無法藏身。」54歲的莊瑞琴是一名保潔工人,乾了環衛工作15年。

「她把負責區域的果屑箱、花台樹池挨個挨個抹得『亮油精光』的,雜草扯得乾乾淨淨的,地掃得『一塵不染』的,巡迴收運垃圾「『一個點位也不落下』。」隊長說,防疫期間環境整治,只有她帶隊去清理才放心,那些拆棚雜物垃圾,邊邊角角的都逃不過她的雙眼。

莊瑞琴擔心發放防疫物資時人員聚集,騎著自己的電瓶車,一張張口罩親手送到路段上每一個工人手中。同事工人一提到她,「老莊真是個熱心腸。這次防疫,跑前跑後地給我們講,要戴好口罩,消好毒。該戴手套要戴起,回家不要亂串門……」

特殊時期,她一如既往地堅持4點過起床,5點過到路段。早、午班上完還上夜間班到10:00,並沒畏懼病毒的可怕,平凡孕育著偉大。

王華

專門處理廢棄口罩的壓縮站操作工

49歲的王華在環衛工作了17年。由於她的「膽大心細」,因此成為了一名壓縮站操作工。特殊時期,被抽調到韶山路廢棄口罩暫存轉運點負責日常工作。

「這是一個全市口罩集中點,感染最強,我必須要按規範進行一系列工作。」王華每天背著噴霧器對暫存轉運間室內室外及所有設施消毒殺菌6-7次,熟練地逐一檢查城區巡迴收運來的口罩是否混有生活垃圾,然後計量、稱重、打包裝進廢棄口罩專用收集箱暫存,定時統一轉交給專業人員由專業車輛運至德陽醫療廢物處置中心進行無害化處置。目前,累計無害化處置廢棄口罩390.03公斤。

李和萍

拉著老公住「廁所」

李和萍是一名公廁保潔員。雖然只工作了2年,但精神勝似老環衛。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形勢變化,為防止病毒通過糞便擴散傳播,她落實嚴密疫情防控措施,直接住進了「廁所」(臨時住在公廁儲物間),還把老公也拉來了守廁所。

除正常的保潔管護,李和萍每天不少於3次定時採用消毒液對公廁地面、蹲位、門把手、水閥等部位進行擦拭,對清潔工具進行浸泡消毒。不僅如此,還主動申請增加2座公廁進行循環管護消毒,同事打趣道,「一不小心,成為3座廁所的『所長』。」

蔣吉娟

環衛監察員變身廢棄口罩收集員

40歲的蔣吉娟是一名監察隊員。防疫期間,因工作需要,蔣吉娟由環衛監察隊員轉換角色為專職廢棄口罩收集員。

「危險特殊時期,你就干你的本職工作就要得了嘛,收口罩好危險,一不小心就傳染病毒了。」家裡老公埋怨她,但她義無反顧,「都這樣想,就沒人去收口罩了,本來就是特殊時期特殊工作」。

每天她「全副武裝」,戴上一次性帽子、手套,穿上自備「白大褂」,至少2次巡迴負責近100個點位廢棄口罩仔細分揀收運,傳說中的「城市美容師」變成了「白衣天使」。

自廣漢市城區開始專人專項專車收集廢棄口罩以來,至今已連續20天,她未請過一次假,沒遺漏一個點位未收集,沒因某個點位口罩少而減少收運次數,日日如此,每天堅持。

肖金玉

沖洗隊員化身全城消毒員

肖金玉從事了15年的環衛工作,現在是一名沖洗隊員。每天她跟隨一輛大水車,牽著重重的高壓水管,對著路面一陣掃射,然後撒燒鹼,拖、刷、沖,如此循環反覆,城市的大街小巷就被洗得「亮閃閃」的,還原本色。

看起來很帥氣的動作,實際很危險,尤其是燒鹼極易損傷皮膚,即便戴上手套也是隱患巨大。疫情期間,水裡面加上了消毒劑變成了消毒水,全城區消殺也有她們的功勞。

這5個巾幗標杆引領著500餘名巾幗之花以獨有的行動吹響了戰「疫」的號角,她們沒有超常的能力、沒有炫酷的戰甲,有的是不怕苦、不服輸,任勞任怨、甘於奉獻的可貴精神。在這個沒有硝煙的防疫戰場上,在黨旗的映襯下,一朵朵「巾幗花兒」顯得特別紅艷。(圖由廣漢市綜合執法局提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dCXwHABjYh_GJGV4WR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