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學習方法指導:「學會閱讀

2020-04-28     勁草雲


閱讀和觀察一樣,也是感知化學事實、獲取信息的重要方法。會不會閱讀、研讀到什麼程度直接影響到所感知信息量的多少、深淺以及學習效率等。如何才能有效地閱讀呢?

第一、學會速讀

速讀是一目十行的閱讀。它主要是為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取較多的信息。通過速讀,對課本知識的內容和邏輯結構作粗步了解,並明確所需感知事物的重點、難點和疑點等,為精讀提供「物質基礎」。速讀的技巧主要有:(1)意群掃描試閱讀。這種閱讀並不是以字或詞為單位進行閱讀,而是以意群為單位進行閱讀,掌握化學事實基本意思即可。【意群就是指句子中按意思和結構劃分出的各個成分,每一個成分即稱為一個意群。同一意群中的詞與詞的關係緊密相關,密不可分,否則就會引起誤解。】(2)瀏覽。即對全文粗略閱讀,達到對內容的大體了解或整體認識為目的。(3)跳讀。即對自己所要了解的特定內容進行閱讀,以便搜尋特定信息資料或捕捉重點。對於速讀,可以節約大量時間,可以提高獲取知識的效率。但速讀有許多不足的地方。如跳讀,只能獲得自己所需的內容,對化學事實的整體概貌無法搞清;又如瀏覽,無法獲取化學事實背後隱含的深層的東西,僅能獲取知識的概貌。象採用瀏覽方式預習《原子的構成》內容時,僅可以初步了解教材的主要內容:1)原子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的;2)相對原子質量的概念,並學會查找相對原子質量;等等。

第二、學會精讀

精讀一般是建立在速讀的基礎上的更進一步的閱讀。其目的在於研究速讀過程中所感知的化學事實的重點、難點和疑點等,深化對本節知識內容和邏輯結構的理解和掌握。精讀的主要策略是學會聚焦。所謂聚焦,是指在閱讀時拋開冗餘信息和枝節信息,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有效的信息上來。如在閱讀《原子的構成》時,通過速讀,明確本節內容的重點在於原子的內部結構上。於是,在此基礎上把注意力聚焦在這一內容上,深入研究課本中相關段落的內容,從而概括出原子內部各種粒子的關係。在化學學習過程中,對於所有的重點知識如化學概念、原理等的閱讀,都必須做到精讀。對這些內容所涉及的字、詞、句甚至段等都要精研細讀,反覆推敲,從而掌握所學內容的精髓。如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最小微粒」是概念的外延,「保持物質化學性質」是概念的內涵。學習時,要特別注意分子保持的是化學性質,而不是物理性質;同時分子(必須由分子構成的物質)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不是所有能保持化學性質的微粒都是分子,也可能是原子等,明確這些對化學的深入學習很重要。

第三、讀思結合

閱讀教材,僅停留在「讀」的基礎上是不夠的,只「讀」不「思」,僅能獲得化學事實的表象知識,而對於深深隱含在表象內部的、深層次的知識往往就無法感知,從而影響對化學事實的全面深刻的感知。因此,要邊讀邊思,注意對表象的知識進行大膽的質疑、提出問題、多問「為什麼、是什麼、怎麼樣」,將表象的知識與相關的化學概念、原理、規律等知識密切聯繫起來,並對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對比深化,確保深入全面的掌握。例如,在閱讀有關氧化反應內容時,課本在列出硫、鐵、碳等與氧氣反應後,提出「我們把物質與氧發生的化學反應叫做氧化反應」。在這裡為什麼指「與氧反應」而不說「與氧氣反應」?「氧」是否就是氧氣?如果不是,那麼「氧」指的是那些物質等?如果能夠這樣深入去分析,就能更加深入地掌握氧化反應的概念。

此外,閱讀的同時要兼顧動筆,作好讀書筆記,記錄閱讀過程中所提煉出來的內容如教材的邏輯結構、重點內容、難點內容和疑點內容以及學習體會(如突破難點的方法、有哪些創新的記憶方法等),以利於下階段的學習。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學高分寶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cSjxXEBnkjnB-0z4og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