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築界
有這樣一個 「張拉結構」天才
他的每一個作品
都在訴說著兩個詞
「自由」和「不可能」
本來笨重的鋼筋混凝土建築
在他的手裡都變得「輕飄飄」
他可以稱得上是個神奇的建築設計師
讓建築有了魔力
並讓建築蘊含了慾望
一種無限自由的慾望
他就是普利茲克獎得主
德國建築設計師弗雷·奧托
/蒙特婁博覽會德國館/
弗雷奧托的作品就像建築界的「悖論」
比如像蒙特婁博覽會德國館
在當時90年代時期
是世界上當時最大的均勻網格索網結構
說的簡單點
就像一個巨大的、無可比擬的帳篷
看起來整個建築都沒有鋼筋混凝土的支撐
而是用一種「易碎的膜」
但這種「膜」可並不脆弱
弗雷奧托利用
張力結構、受理點等等豐富的理論知識
讓這種「膜」變成了堅實的基礎
這就是弗雷奧托建築的驚喜之處
讓不可能呈現
讓存在即合理
/慕尼黑奧運會主場館/
4年後,他的另一個作品
慕尼黑奧運會主場館的屋頂
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整個建築看起來輕質、透明、開放
像帳篷,像草帽
無論它看起來是什麼
都無妨它有一個堅固的基礎
/慕尼黑動物園鳥舍/
自此之後
弗雷奧托就在「張拉結構」的世界裡獨樹一幟
探索著「自由」與「建築」的關係
慕尼黑的動物園鳥舍
建築師弗雷·奧托
他的輕型結構概念
從自然與環境的思考中衍生出的作品
以及那些具有完美張拉結構的建築
都使之成為現代建築的一種「結構聖經」
在普通的建築師看來
他的每一個作品都想法精巧,值得實踐
但張拉結構實現起來更加需要做到「精準」
這令很多設計師望而卻步
但弗雷奧托作為德國建築師
骨子裡就帶著極致的嚴謹
這對他來說不是挑戰
而是必須做到的「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