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首播的《演員請就位》大家都看了吧~剛刷完第一期,還真沒讓我失望。
最開始在微博刷到先導片時,就被沙溢的表演吸引住了,前兩天也寫過官宣的50位演員,如今開播連忙刷完,只能說真沒想到節目比預期還精彩。
最讓我感動的是我的女神——阿嬌,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阿嬌出場的那一刻,真的有點淚目了。
之後,表現開始,第一個出場的是陳凱歌戰隊的,陳若軒vs明道。
陳凱歌安排演員明道和陳若軒演出《破冰行動》的橋段。
這段8分鐘的《破冰行動》表演,值得反覆觀看,可概括為:一場爭論、一個鞠躬、一張字條、一滴眼淚。
相比於陳若軒,明道的表演更穩,更成熟,但是陳大大最終沒有選擇明道,他的理由是:其實明道表演的比陳若軒好,但是陳若軒在指導過後進步很大。
如果讓我選,我當然會選擇明道。我喜歡他的態度,而且童年濾鏡太強大了。
不過儘管被「暫時」待定,明道還是挺淡然的,說道自己為什麼39歲上這個節目的初衷,明道也直言不諱的坦言:自己這一年沒有任何的戲可拍。
明星更新換代太快了……明道連自己都有點看不起自己了,太心酸了,心疼明道!
聽完明道說的那些話,更加肯定明道是年少自己心中的「白月光」。
中間,還有一個最大的爆點就是——郭敬明和李成儒老師的爭論。
郭敬明戰隊派出的兩個演員是郭俊辰和董力,表演《悲傷逆流成河》片段。
中間有一段甜甜的談情說愛的小片段。
在表演的過程中,郭俊辰和董力還有一段情緒爆發的戲,也不知是不是沒找到感覺,這個橋段演得稍顯浮誇。
在表演完之後,鏡頭就一直切到李成儒的表情是這樣的:
中間不斷詢問王迅:聽不清台詞之類的。
之後,沙溢就開口詢問他對這段表演的意見,李成儒開口用詞就很狠,用「如坐針氈」和「如芒刺背」全盤否認兩個人的表演。
之後,李成儒接著評說貌似有點跑偏,他沒有評價演員的表演,而是直接針對郭敬明,認為電影的選材不好。
好想說一句,大爺,住口,不要再往下說了,原編劇就坐檯下呢。
這個話實在是太嚴厲了,休息室里的演員們都被震住了,現場變得尷尬不已。
炎亞綸緊張地咬手指,表情都扭曲了。
喜劇演員金婧還說,如果她在台上肯定會哭出來。
果然,委屈的郭俊辰,他真的淚灑現場。
郭俊辰落了淚,《悲傷逆流成河》的原作者郭敬明的表情越來越不善,似乎想要發怒了。
但是,畢竟是公眾場合,撕破臉也不好看,小四忍住了。
李成儒說完沙溢要讓陳凱歌導演發表看法,結果被郭敬明特別剛直接搶先發表自己的看法。
郭敬明辯論大賽開始,首先:郭敬明認為演員發揮不好,沒有訓練時候好,保護了演員,認為是自己的失誤。
真的是很暖的小四了。
第二:我們在對任何事物發表意見之前,至少需要先去了解它是什麼。《悲傷逆流成河》不是只有老師所說的情情愛愛,它是中國第一個認真討論校園霸凌的小說和電影。它的內核是反應那些我們應該關注卻沒有關注的角落。
第三:我想起了一句讓我動容的話:你可以永遠不喜歡你不喜歡的東西,但請允許它存在。你可以繼續討厭自己討厭的東西,但請允許別人對它的喜歡。
首先郭敬明表示認同李老師的看法,也承認表演還有問題,但是他的觀點是情情愛愛又怎樣呢,有受眾喜歡就好了。因為每個人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東西,這樣文化才多元化嘛,就像有人喜歡相聲有人喜歡脫口秀也有人愛辯論一樣嘛!
我其實很佩服這種有機智的人,能夠條理清晰的闡述自己的觀點~邏輯超強,carry全場,我是瑞思拜的。
除了,這一個爆點,我發現郭敬明很愛闡述戲劇理論。(哈哈,話特別多)
組內考核時,張榕容用探頭探腦的方式演了緊張:
郭敬明一句話點評:表演是演相反的東西。
《破冰行動》片段,郭敬明問陳若軒:「你覺得這場戲的戲劇張力最大的地方是哪?」
郭敬明說他認為是和毒販互相僵持,倒數一二三,賭要不要開槍那一刻。
《滾蛋吧!腫瘤君》片段。
他又開始說話了:
他說了兩個點,思維邏輯特別縝密,也非常細膩。
他說,一是看不懂劉雅瑟本來在地上對著錄像機錄製臨別的話,為什麼錄完了突然跳上床倒在被子裡,又突然跳起來。
劉雅瑟:其實前面只是一場夢。
(其實,全場有很多演員也恍然大悟,沒有看懂)
二是,說劉雅瑟的表演沒有節制和遞進,一直在哭個不停,導演一定會剪掉,觀眾也受不了反覆同樣的內容輸出。
劉雅瑟辯解說她母親是癌症患者,就是這樣反反覆復的折磨。
但,我還是比較同意郭敬明的觀點,沒有觀眾有耐心看一個人在螢幕里用同一種方式哭十分鐘的。
看完第一期,瞬間覺得,郭敬明不管是有理有據的吵架,還是闡述戲劇理論,縱觀小四幾次電視史上battle,無一敗績!
2016年的《最強大腦》,郭敬明和博士魏坤琳一段橫跨數期節目的撕逼大戰。。。。
在節目的某個挑戰中,郭敬明和魏坤琳因為給分問題有了分歧,開始爭吵。
但是魏坤琳和小四吵到了氣頭上,忽然來了一句:「跟你吵架,怎麼好像跟一個女人吵架一樣!!」
納尼?聽說這句話的郭敬明:
之後便罷錄了,直接離場而去!
魏坤琳在現場給郭敬明道歉了三次,表示非常後悔說出這樣的話,但是郭敬明拒絕接受道歉,全程黑臉對待魏教授。。。
當時,都嚇著我家杰倫寶寶了~
郭敬明轉型做導演,起於《小時代》。
《小時代》系列電影口碑很差,但系列票房高達17.9億。
豆瓣評分4.7的《小時代》竟然還獲得了「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頻道傳媒大獎」最佳新人導演。
2016年,投資超2億的《爵跡》上映,豆瓣評分3.8,預期票房10億起,結果最終票房只有3.8億。
如今郭敬明導演的《爵跡2》生死未卜,之前公布《未未未未》和《陰陽師》也似乎遙遙無期。
《爵跡》之後,郭敬明近乎「絕跡」。
但看著前期,他指導沙溢演戲,
不過不得不承認,郭敬明雖然在表演上未必能夠指導沙溢,但在影片細節的把控上,還是非常細膩的。
再加上他現場的言論,是不是前幾部片子的口碑風暴讓他有所反思?或是這幾年蟄伏他又學習了戲劇理論?
不管怎麼樣,對於郭敬明來說,他需要通過《演員請就位》扭轉觀眾對他醜聞纏身的負面印象,撕掉觀眾之前給他貼上的爛片標籤。
你覺得,《演員請就位》能否成為郭敬明的「翻身戰場」?
話題互動
#你覺得,《演員請就位》能否成為郭敬明的「翻身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