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健沈煤總醫院內一科護士長鮑靜
隨著遼寧馳援湖北醫療隊的回歸,更多的抗疫故事被了解。日前,記者採訪了從襄陽回歸的白衣天使,聽他們講述了自己的故事。
「瀋陽媽媽」多了一個襄陽女兒
「瀋陽媽媽,你回到家鄉怎麼樣?吃到烤串和火鍋了嗎?我好想你,你什麼時候來襄陽看我?」
這是鮑靜回到瀋陽後收到的微信,發微信的人是她在襄陽的16歲「女兒」。
鮑靜說:「這個孩子是我的一個患者,當時她的情況特別不好,她總認為,自己可能會死去。我特別理解她的感受,因為新冠肺炎會讓患者有一種窒息感。為此,我就經常開導她,給她帶一些小禮物,給她看我在瀋陽的照片,給她講瀋陽的美食和歷史。從心理上,讓她有嚮往美好生活、戰勝病魔的信心。在我們瀋陽醫務人員的努力下,這個孩子很快就康復了。她出院前,說我是她的『瀋陽媽媽』。」
遼健沈煤總醫院內二科責任主管護師余硯華
有一種戰友情叫「一起去過襄陽」
「襄陽之行,讓我收穫了5個生死與共的戰友。我是2月17日到達襄陽的,當時也正是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余硯華說。
開始的時候,工作並不順利。余硯華說:「我們病區的患者都是老年人,他們只會湖北方言。我們在溝通上存在障礙,為此,我特意請襄陽的朋友教了一些簡單的湖北方言,很快我就和患病的老人打成一片。我們護理小組的6名護士來自瀋陽,分屬不同的醫院。在來到襄陽之前,我們都不認識。但是在襄陽期間,我們相互幫助,一起面對生死。有一次,我不小心把防護服弄破了,幸虧有後面的同事提醒我。現在我們都說有一種戰友情叫『一起去過襄陽』。」
瀋陽七三九醫院神經內科護士長王艷麗
我們的來到讓他們看到了希望
對於襄陽之行,王艷麗印象最深的就是剛剛進入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工作的時候。
王艷麗說:「我們的到來讓襄陽醫務工作者看到了希望,我們沒去之前,他們已經20多天沒有休息了,不僅身體上疲憊,心理上也很焦慮。我們的馳援一下子給了他們很大的鼓舞,他們休息之後,工作勁頭特別足。」
在襄陽工作期間,王艷麗錯過了兒子21歲生日,她說:「雖然沒趕上兒子的生日,但是我發現他一下子長大了,成為了一個男子漢,會獨自面對很多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