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一直尋尋覓覓的「內科疾病鑑別診斷寶典」在這裡!
內科疾病鑑別診斷這門科學,既古老,又在不斷變化!
我國著名的呼吸內科專家劉又寧教授曾在《重讀,內科疾病鑑別診斷學》一文中講到:
「
這本書跟隨我已 40 年整,每當遇到鑑別診斷相關問題時,我就隨時查閱,甚至有時在應邀會診之前,臨時抱佛腳,也會先用它來"武裝"一下自己的頭腦。
因擔心翻閱太多會把書"翻爛" ,我還特意託人製作了硬紙板布質封面,將簡裝變成了"精裝" 。
我之所以如此珍視、愛護這本書,是因為它確實幫了我大忙,為我的臨床知識增長立下了汗馬功勞。繼此書之後至今 40 年,我沒再發現有比它更實用的鑑別診斷學書籍了。
」
節選自《中華結核和呼吸雜誌》
《內科疾病鑑別診斷學》自 1975 年 首版 以來,歷經近 四十年 的積澱與傳承,經過多達6 版的傳承與提升,《內科疾病鑑別診斷學》已經成為內科乃至臨床各科醫生的必備工具書,更是蘊含著內科專家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折射著內科學者學術思想的醫學專著;
對於我們內科學而言,臨床資料的收集及疾病鑑別診斷的思維始終是基礎,而隨著對疾病認識的深入和診斷手段的更新,不少疾病的分類、命名、概念及診斷方法都在不斷變化中!所以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鑑別內科疾病,就有了我們不斷更新的《內科疾病鑑別診斷學》!
自 鄺賀齡教授 組織編寫的第一版開始,每一版都是中山專家嘔心瀝血之作!而我們今天推薦給大家的最新一版——第 6 版書則是由中山大學附屬醫院胡品津教授與謝燦茂教授 主編!
胡品津教授
——1945年生,廣東南海人。現任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消化內科醫學部主任,獲中山大學資深名醫稱號。
歷任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消化內科專科主任,內科主任,副院長,藥物臨床試驗機構主任。
曾任第八屆中華消化病學會副主任委員。現任中華消化病學會炎症性腸病學組組長,亞洲炎症性腸病學會候任主席。
現為《JournalofDigestiveDisease》副主編,《中華消化雜誌》副主編,《JournalofCrohnsandColitis》、《中華內科雜誌》等國內外醫學雜誌編委。
從醫 46 年,一直工作在臨床一線。主要研究方向為炎症性腸病、幽門螺桿菌及其相關疾病、功能性胃腸病等。在國內外期刊發表論著及述評 400 多篇,主編專著和教材6 本。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5項。培養博士研究生 26 人,碩士研究生 9 人,博士後 6 人。
謝燦茂教授
——醫學博士,內科學二級教授,一級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中華醫學會專家會員(FCMA),美國胸科醫師學會資深會員(FCCP),美國危重症醫學會會員(SCCM)。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全國衛生系統先進作者。
現任職: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呼吸內科/MICU首席專家,學科帶頭人。中山大學呼吸病研究所所長。
曾任職: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大內科主任,呼吸內科主任,內科教研室主任(1997.5~2005.11),診斷學教研室主任。
社會兼職: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常務委員,肺癌學組副組長;
廣東省醫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醫學會內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前主任委員(2000.5~2011.7)現常務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常務理事;
中國醫院協會常務理事,
廣東省醫院協會副會長;
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呼吸病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SeminarsinRespiratoryandCriticalCareMedicine中文版主編;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誌》等多家雜誌顧問、編委和特邀審稿專家;
InternationalPleuralNewsletter國際顧問。
兩位教授主編的《內科疾病鑑別診斷學(第6版)》的特色非常鮮明:
以症狀或體徵為綱、疾病為目;
涵蓋了內科、感染病科和神經內科絕大多數常見病、少見病及罕見病;
對每一疾病的基本概念、臨床表現、診斷及鑑別診斷作出重點突出、簡明扼要的介紹。
每章書後並詳細列出國內臨床研究的主要參考文獻,實是國內外難得的一本關於內科疾病鑑別診斷的巨著。
既適合作為案頭的一本工具書,又可作為學習和研究的參考書,可讀性和實用性兼備,值得靜心閱讀和精心收藏。
想要了解本書更多信息嗎?
本文首發:醫學界書店
責任編輯: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