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飆戲、大導「做戲」,《我就是演員之巔峰對決》開「演」

2019-10-26     綜藝報

「今年,《我就是演員之巔峰對決》誓將專業做到極致,捍衛國內演技節目的最高標杆,」吳彤介紹,節目不僅要讓表演大咖飆戲,還邀請李少紅、陸川、高希希、許鞍華、關錦鵬等資深導演,張冀、董潤年等金牌編劇,為演員量身「做戲」,舞台、布景、服化道等環節也力求專業、精緻,在視覺語言和鏡頭調度上呈現電影質感。

「一檔節目的初衷是迎合觀眾還是引領觀眾,做出來的效果不一樣。」節目總導演吳彤表示,從《演員的誕生》起,節目的初衷就是給好演員以好舞台。對於《我就是演員之巔峰對決》,他希望好演員的價值能夠通過節目被重新認知,挖掘出他們更多的可能性。

大咖飆戲 大導「做戲」

2017年,《演員的誕生》在浙江衛視播出,節目市場也隨之誕生了一種新樣態;2018年,這檔原創節目模式授權給海外公司用於發行推廣國際版。在浙江衛視開闢了演技類綜藝這片藍海後,市場上同類型節目相繼出現,「演技競技」內容領域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

此時,再按著老路子走,觀眾必然會產生疲態;影視資源相對固定,幾家共同爭搶一撥資源必定引發不良業態競爭。因此吳彤決定:不破不立,《我就是演員》一定要打破固有模式,走出一條新路,才能保持自身領域「標杆性」引領地位。

經過團隊反覆討論、論證,行至第三年的《我就是演員》在節目模式上進行了顛覆性變革:不再是「導師制」的節目模式,而是讓原來導師席位上的表演大咖親自上場較量,形成「競演類」節目模式。

從節目形態來說,升級版的《我就是演員之巔峰對決》就像演員版《我是歌手》。首發8位競演演員,每兩期淘汰一至兩名演員,並開啟演員補位。同時設立「學徒制」,每位競演演員帶領一位青年演員學徒,全程跟隨競演演員揣摩劇本,學習表演,也可能登台表演。

節目採用雙重評分機制。通過抽籤兩兩組隊完成一個作品後,演員將分別接受專家和觀眾鑒影團的投票。除此之外,由知名導演、編劇、行業人士等組成的影評團還會對演員的作品及演技進行犀利點評。

「今年,《我就是演員之巔峰對決》誓將專業做到極致,捍衛國內演技節目的最高標杆,」吳彤介紹,節目不僅要讓表演大咖飆戲,還邀請李少紅、陸川、高希希、許鞍華、關錦鵬等資深導演,張冀、董潤年等金牌編劇,為演員量身「做戲」,舞台、布景、服化道等環節也力求專業、精緻,在視覺語言和鏡頭調度上呈現電影質感。

舞台上的每個作品都有不同的導演和編劇全程把控,演員的巔峰對決也是導演、編劇之間的一場精彩「暗戰」。

名角的冒險

《我就是演員之巔峰對決》首發演員名單中,馬思純、張國立、李冰冰、李宇春、佟大為、郭濤、秦昊、梁靜等均在其列。讓這些演員在綜藝節目裡角逐演技高低,還要受人評斷,這一設定聽起來非常「大膽」。

「難度非常大,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吳彤對節目製作難度直言不諱。今年4月,他就開始邀約嘉賓,整整耗時5個多月,很多演員是他三番五次登門溝通請到的。邀約過程中,有的演員考慮到節目壓力和不可控因素在接受邀約後又放棄,也有的演員猶豫不定,始終未能給他答覆。

「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個節目——急哭了兩次,病了兩次,創作無數,協調無數,『噩耗』無數,變量無數,我覺得我把自己逼到了絕地……」吳彤微信朋友圈上的這段話記錄了他的心路歷程。時至今日,吳彤不願再去回憶那段痛苦經歷,但其間有一個暖心細節令他記憶猶新。

9月2日,離節目開錄還有兩周,因為著急上火,吳彤掉了一顆牙。他將這事發到了朋友圈,沒想到的是,一位演員看到了這則消息,當即和經紀人溝通決定參加節目——因為不想吳彤「再上火了」。這位藝人就是李冰冰,因為她的加入,節目演員陣容最終成型。

吳彤希望通過頂級演員之間的「高手過招」,在表演專業性、藝術修養方面,為年輕演員提供指引和借鑑,對行業健康發展起到一定推動作用。因此,節目提供了兩個視角,一個是「戲骨」視角,主要展現經驗豐富、功力深厚的演員,如何在36小時內,頂住壓力完美演繹一個新劇本;另一個是學徒視角,初涉演藝圈的年輕人通過觀看「戲骨」演戲,學習悟道。據介紹,學徒視角的內容還將做成衍生節目《演員不N機》在視頻網站播出,記錄他們的互動與成長。

對話總導演吳彤:我不害怕爭議

《綜藝報》:你剛剛審完第一期節目成片,有什麼評價和感受?

吳彤:藝人都拼了,表演很難用「精彩」形容,用現場導演許鞍華和高希希的話來說是「嘆為觀止」。節目會給觀眾非常大的驚喜,同時,真實的比賽較量也會讓觀眾覺得節目很殘酷。

《綜藝報》:近來演藝類綜藝爆發,多檔節目同期競爭,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

吳彤:兩年前,我們做《演員的誕生》是想將「針對演技的探討」帶回大眾視野,當時的確有很多好演員通過節目被大家認知,可以說,《演員的誕生》和《我就是演員》掀起了表演類節目風潮。這類節目在市場上有一定影響力,有很多同類節目推出也很正常。大家都希望好演員找到自身價值,通過一個個節目給好演員更好的舞台,這是件好事。

《綜藝報》:這類節目容易引發大眾和業內熱議,甚至產生一些爭議,對此你怎麼看?你害怕爭議嗎?

吳彤:我不害怕爭議。有個觀點說:「當你有了觀點的時候,你就有了敵人。」表演本身就是見仁見智的事情。在一件事上各自有不同看法、百花齊放是好事。相反,沒有探討就沒有關注,默默無聞做節目也是白做。當然,我們也會在爭議聲中思考該怎麼做得更好,讓爭議聲更小;該怎麼做才能讓大家與我們的理念更接近,這也是我們正在探尋的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P4gCW4BMH2_cNUgEL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