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個大洲的兩棲動物分布和豐富度如何?美洲地區最為豐富

2019-05-15     自然地理探秘者

兩棲動物是一類原始的、初登陸的、具有五趾型的變溫四足動物,常見的兩棲動物有雨蛙、樹蛙、蟾蜍、大鯢、蠑螈等。兩棲動物能水陸兩棲,經變態發育後的成體用肺呼吸,同時皮膚輔助呼吸

除了海洋和沙漠以外,平原、丘陵、高山和高原的各種生態環境中均有分布,個別種類能耐半鹹水垂直分布可達5000米,是分布比較廣泛的一個生物類別。

畢竟本文不是一篇生物科普文,所以對兩棲動物的介紹較少。下面我們就來著重描述分析一下兩棲動物在六大洲的分布和豐富度情況,什麼樣的地理環境最適合它們生存?

亞洲局部地區和俄羅斯

圖中有綠色的區域為有兩棲動物分布的地區,顏色越深代表兩棲動物的種類越豐富,每平方千米最多種類達54種(這是亞洲的情況),白色區域內沒有任何兩棲物種。

  • 亞洲的兩棲動物分布最多的地區在我國的南方,印度南部和東南亞。其中我國的種類豐富度南方高於北方,東部向西部依次遞減,從浙江到雲南一帶和四川盆地周圍最為豐富,新疆、西藏和青海的大部分地區少有或沒有分布。

東南亞的飛蛙

  • 而中亞和西亞是亞洲兩棲動物分布最少和豐富度最低的地區,烏茲別克和吉爾吉斯全境幾乎沒有分布,土庫曼、阿富汗和沙特等國家少於分布。
  • 俄羅斯的東部兩棲動物分布高於西伯利亞地區,北極地區由於極地氣候也不適合它們生存。

歐洲

歐洲除冰島外,綠色基本覆蓋整個大陸,可見兩棲動物在歐洲的分布也很廣泛,但是仔細發現你就會知道它的種類豐富度不高,每平方公里最高有19種兩棲動物。這其實和歐洲的氣候類型有關,溫帶海洋性、溫帶大陸性和地中海氣候都不是兩棲動物最理想的生存條件。

歐洲範圍內,法國、德國、捷克的物種較高,英國、挪威、瑞典和芬蘭的豐富程度較低。

非洲

兩棲動物咋非洲的分布差異很大,北非的分布最少,其次是東非和南非,這三個地區的地理環境大多為沙漠和高原山地。分布最廣和豐富程度最高的地區在西非和馬達加斯加東部,了解地理的應該知道這兩個地區有熱帶雨林的分布。另外一些水資源豐富的熱帶草原地區也有相對較多的兩棲動物生存,若坦尚尼亞、剛果等國家。

大洋洲

大洋洲的兩棲動物主要分布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和澳大利亞的東部,而澳洲的中西部是乾燥缺水的熱帶沙漠和熱帶草原,不僅兩棲動物少,整個生物多樣性也很低。

北美洲

北美洲除格陵蘭島和加拿大北極群島等地外,兩棲動物均有分布,阿拉斯加雖然種類少但分布較廣,由此可見某些兩棲動物適應環境的能力還是挺強的。而分布最廣物種最多的地區是美國的東南部,種類豐富度最高每平方米高達129種,這一代剛好是北美洲唯一的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深綠色部分也是經濟發達、人口和城市比較密集的地區。當然中美洲的豐富程度也不低。

南美洲

南美洲是七大洲中生物種類最多的大洲,亞馬孫(遜)熱帶雨林有超過250萬種昆蟲,15萬種高等植物和2000多種鳥類和哺乳動物。當然兩棲動物分布和種類也是最高的,除亞馬孫平原外,我們在圖中發現巴西東南沿海的綠色程度也很高,這兩個地區恰好都是熱帶雨林。而智利北部和阿根廷南部沒有兩棲動物,它們對應的地理環境分別為熱帶沙漠和溫帶沙漠。


看了以上對兩棲動物在各大洲的地理分布的分析,你知道什麼樣的地理環境才是它們最適合它們生存的嗎?歡迎下方評論的見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OknEWwBmyVoG_1ZZ4u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