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留言問:「我沒有心臟病,但經常性的胸口不適、胸痛,是怎麼回事?」
胸口疼痛,幾乎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但它背後的病因卻是林林總總。不僅心臟病會導致胸痛,肺炎、胸膜炎、食管炎等也會導致胸痛。那如何撥開雲霧,看清「胸痛」的廬山真面目?
可以由胸廓疾病引起,也可來源於胸腔內臟器病變。除此之外,胸廓外的組織器官的病變如腹部病變,甚至精神心理性疾病如焦慮症等也可引起胸痛。
但是,極為常見的胸痛原因,答案是肌肉骨骼疾病
也就是說,並不是胸部裡面的器官出了問題,只是胸部表面的肌肉、骨骼「病」了,如胸肋軟骨炎、筋膜炎、肋間神經炎、肋骨骨折等。
這是有證據的。國外有幾篇文獻資料都說明了這一點。英國、美國的醫學家們用了一年的時間,統計了在全科門診看病的胸痛病人,這些病人的年齡都是50歲以上。結果發現,胸痛極為常見的病是肌肉骨骼疾病,占36%。
而其他疾病的占比則低很多,心臟病占了16%、胃腸疾病占8%,呼吸系統疾病占5%,焦慮抑鬱等心理性疾病占16%。
儘管原因占百分比比較高的胸痛原因是肌肉骨骼疾病,但千萬不要因此而忽視胸痛症狀!因為有些胸痛往往是致命的!
致命性胸痛有哪些呢?
心梗
我們熟悉的心肌梗死、心絞痛是排名靠前的致命胸痛疾病。如果左胸部發生劇烈疼痛,並向左肩部放射,口裡含服硝酸甘油都不能緩解,可能是心肌梗死、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需要立即救治,請馬上撥打120或者送附近醫院急診科。
主動脈夾層
如果高血壓、尤其是血壓控制不好的病人,突然刀割樣、撕裂樣劇烈胸痛,面色蒼白、大汗淋漓,有可能是「主動脈夾層」。
主動脈夾層是由於主動脈內膜撕裂,血液進入血管壁內,造成主動脈剝離或破裂。如果不及時搶救,生命危在旦夕。
肺栓塞
如下肢靜脈曲張、久坐不動的人,突然出現胸痛、呼吸困難、咯血三種情形,甚至暈厥、意識喪失、口唇發紺等,那有可能是傳說中的「肺栓塞」了。這個病也異常兇險。
遇到這些緊急致命性的胸痛疾病,務必立即呼叫120救護車,或者送附近醫院急診科。
呼吸系統疾病
如肺炎、支氣管炎等,導致的胸痛,多伴有咳嗽、咳痰、發熱等。
反流性食管炎
往往是胸骨後有燒灼感,臥位加重,坐起減輕;反酸、夜間反流,常有咳嗽。
帶狀皰疹
胸痛表現為火辣辣的神經痛,先感到痛,幾天後出現簇集性水皰,沿單側神經呈帶狀分布。
張力性氣胸
如果吸煙、又瘦又長的高個子年輕人,咳嗽或劇烈運動,甚至用力排便後發生針刺樣、刀割樣胸痛,然後出現胸悶、呼吸困難,可能是「自發性氣胸」來襲。
在門診中經常有這樣的病人:他們長期被胸痛困擾,反覆到心內科、呼吸科、胸外科、消化科等科室看病,要求全面檢查。該做的檢查、檢驗做完了,結果一切正常,沒發現有病。
為什麼呢?醫學專家從「生理-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分析,這類胸痛病人沒有器質性疾病,也就是說只是沒有生理性疾病,但是有心理性疾病。常常表現為焦慮、抑鬱,失眠、夢多、疲倦、乏力等。
心絞痛持續時間為數分鐘,焦慮/抑鬱所致胸部不適或過短(幾秒鐘或一兩下),或過長,可達數小時至數日。心絞痛常在運動進行中發生,焦慮/抑鬱所致胸痛往往運動起來不發生或反而減輕消失。
焦慮/抑鬱常伴有一些其他表現,如急躁心煩或情緒低落,對以往有興趣的事失去興趣。怕處於狹小封閉空間,如電梯。不敢乘飛機。睡眠障礙,包括入睡困難或早醒。
冠心病患者可同時存在心絞痛和焦慮/抑鬱所致胸部不適兩種情況,應注意鑑別,綜合治療;有些焦慮/抑鬱患者的不適可主要表現在胸部,有的表現在腹部,有的都有。
對於胸痛必須引起重視,以免延誤必要的治療。建議:應到醫院去進行胸部透視、心電圖、超聲心動圖、血液生化等檢查以及肺功能測定,以便臨床醫師進一步確診以及針對性治療。
最後提醒大家:偶爾感到胸悶可能是生理性的,沒有病理改變可無需治療。但如果時常感到胸悶胸痛,甚至伴隨心悸心慌等症狀,我們就要引起重視了。這很可能是心胸疾病,或者是肺部疾病等等。應及早去醫院診治,以免耽誤病情,使病情惡化!
如您有心臟疾病相關疑問,可關注同名微信公眾號【程雲閣醫生】留言或發送檢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