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英足總官方宣布,獨立監管委員會認為,在上周末熱刺1比1埃弗頓的比賽中,孫興慜的紅牌是一次誤判,韓國人不會被禁賽。
比賽第75分鐘,剛剛在對手防守時被肘擊的孫興慜從側後方飛鏟安德烈·戈麥斯,導致後者失去平衡並與奧利耶相撞,右腳踝骨折脫位,當場被擔架抬離球場,送往醫院救治。
當值主裁判阿特金森最初向孫興慜出示黃牌,在看到戈麥斯傷情後改判紅牌。而孫興慜意識到對戈麥斯的傷害後情緒崩潰,現場抱頭痛哭,熱刺主教練甚至對手埃弗頓的球員都過來安慰他。
賽後,埃弗頓隊長科爾曼還與隊友們來到熱刺更衣室,開解久久不能從內疚情緒中走出來的孫興慜。
英國媒體還透露,孫興慜下場之後關掉手機,斷絕與外界的一切聯繫,直到隨熱刺全隊登機前往歐冠客場(將對陣貝爾格勒紅星隊)才重新出現在公眾視野,在機場他也戴上帽子將自己的表情遮掩。
熱刺主教練波切蒂諾賽後就表示,孫興慜的紅牌無法理解,同時也有不少媒體和名宿持同樣觀點。熱刺俱樂部提出上訴,英足總經過調查之後也取消了黃牌。
孫興慜拿紅牌時情緒已經失控。
在法例的「情」與「理」之間,英足總堅持了「理」。
當然,其中的爭議必不可少。ESPN視頻欄目專門討論了這個事件,嘉賓們終究也無定論,大意如下——
A:他的犯規動作並不是一張紅牌。
B:他就拿一張紅牌,別人那可是一個腳踝!
C:(斷腿)是一個意外事故,這類犯規每周都在上演,我們不能因為後果嚴重就越規重罰,那更無法可依了。
中國球迷能數出無數斷腿事件,鄭智對西塞、孫祥對登巴巴、韋世豪對舒庫羅夫……它們既是對當事人身體的傷害,也讓犯規者留下一世污點。
究竟是什麼讓孫興慜從「害人」看起來更像「被害人」?態度占了很大比重。
球迷以極端例子對比討論,像韋世豪惡意飛鏟舒庫羅夫之後,對對手不聞不問,甚至還罵罵咧咧發泄自己的情緒。賽後送花籃去醫院,難以彌補球迷在觀感上的不快。
職業賽場不僅是22人之間的勝負,更是對數以萬計的球迷觀眾傳遞熱愛、拼搏、團隊、尊重等人性閃光點,反之亦然。
孫興慜的父親孫雄政便是因為傷病無法繼續職業生涯,作為兒子足球生涯的領路人,他一直教導孫興慜「人性比足球更重要」,那個採訪令很多人印象深刻:
「在興慜年幼的時候,我就告訴過他,如果你正要射門,但是旁邊有小朋友倒地,你應該把球踢出場外,要對別人保持尊重,球踢得再好,也要學會尊重他人。」
規則就是規則,人性便是人性。有時看起來它甚至很不合理,但卻是在事故發生之後,對各方、對未來最好的修復。
在看似最簡單的底限堅守,其實最難。
@我懂個球啊48:
其實我覺得阿特金森當時的做法沒有錯,當時孫興慜已經情緒崩潰,本來就已經不適合再繼續比賽了,如果再踢下去反而是對孫的一種折磨,從另一個角度看來,主裁判這也是對球員的一種保護不是嗎?
@網易網友58441791:
本來就是黃牌動作,裁判也給的黃牌,改為紅牌只是裁判保護球員,按照孫當時崩潰的情緒,再踢下去指不定會出什麼事,這事心理陰影太大,說不定孫就隕落了,再說當時紅牌也可以安撫埃弗頓球迷,可以說是權宜之計吧,取消也沒什麼錯。
@網易遼寧省營口市網友:
看看韋世豪犯完規看都不看一眼,內心有多強大
@Ice柏金:
很多東西同行更能體會,雖然是由於孫自己造成的,但正因為自己造成的,才更自責,只要不是冷血。不過自責到這個程度,我倒覺得心理真的不夠強大。
@kimi麒:
換到國內估計就是不禁賽半年,輿論能發酵一整年。
@新浪用戶2842510913:
事後安慰孫興慜的人貌似比安慰戈麥斯的人還多,我就料到英足總會改判!
@三億零冠他祖宗:
英足總打了好多噴子的臉
@EricVV:
佩服英足總在這次事件的處理方式,不僅糾正了阿特金森的誤判罰,更重要的是這次看似簡單的改判有可能成為孫的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