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啥時候死?我只有7天喪假",兒子的話,引出"久病無孝子"

2020-06-06     鯨魚奶媽

原標題:"你啥時候死?我只有7天喪假",兒子的話,引出"久病無孝子"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言

小時候,父母是孩子們的保護傘,從寶寶出生的那一刻,父母的心就開始跟隨孩子的人生經歷開始牽掛著,有些孩子長大後,會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但是有一些孩子長大後,因為一些因素的影響,不僅不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甚至沒有盡到應該要有的孝道,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深沉的。

小時候,父母對我們無微不至的照顧著我們的生活起居,長大後,作為子女,也應該要盡心盡力地去贍養我們父母,因為自古以來,盡孝道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是每個子女該盡的責任,這種責任不會隨著時間而消失。

案例

中國人對舉辦白事普遍看的比較重要,那些過世的老人在死後,家裡人都往往會好好地去操辦,讓過世的人能夠體體面面的離開,但是之前有則新聞,顛覆了我們對社會倫理的認識,一家老人在生命快到盡頭的日子裡,自己唯一的兒子向公司請了喪假,來到老人的床頭旁照顧,但是兒子到離假期結束還有兩天的時間,兒子想到公司的領導一直在催,兒子著急了,氣急敗壞地對著床上的老父親說"你到底什麼時候死?

我請的假快結束了,要是還不回去,買的車票也要作廢了。"這番話,聽著讓人十分的心寒,讓躺在床上的老父親十分的難過傷心,這麼辛苦地把孩子拉扯大,卻換不了孩子的一點點孝道,後來,老人提前喝了農藥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含淚而終。

為什麼會導致孩子不盡孝道?

1、從小過於溺愛孩子

很多父母會對孩子的提出來的要求都滿足,不考慮事情的利弊,久而久之,就讓孩子覺得父母的給予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自然會不懂得感恩,世界上是公平的。

父母應該要孩子從小明白一切的東西都來之不易,父母也不是萬能的,讓孩子明白想要的東西需要自己去努力爭取,而不是向他人身上索取。

2、縱容孩子口無遮攔

一個孩子的一言一行體現著一個家庭的家風,有些孩子在懵懂的年紀說出口的話容易傷到人,如果這時候父母不加以管制,孩子就不能正確地認識到自身的錯誤,會讓孩子越來越放肆,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形成不好的習慣,更會出口傷害父母,不會考慮到父母的感受,更加不會孝順父母。

3、對孩子有暴力行為

很多父母會覺得"棍棒底下出孝子",其實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父母長期打罵孩子,會讓孩子心裡缺乏安全感,也會給孩子的童年留下嚴重的心理陰影。慢慢地孩子會對父母產生仇恨,最終會成為一個不孝之子。

總結

作為父母,不能夠過分溺愛孩子,更不要用暴力去教育孩子,應該要用正確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讓孩子明白更多的道理。作為子女,百善孝為先,不管父母再怎麼不好,終究是你的父母,還是要盡到做子女的贍養義務。

我是鯨魚奶媽,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FAZiXIBiuFnsJQVUb2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