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軍世】企業號是世界各國海軍中使用最多的艦名,英國皇家海軍有15艘軍艦用過這個艦名,法國海軍至少有23艘用過這個艦名,在影視劇中,《星際迷航》系列中企業號同樣有很高知名度,而美國海軍中的企業號共有8艘,同時也是近現代海軍中最為有名的航空母艦,不過,名氣大歸名氣大,退役了還是要被拆解的。
美軍有多少好處:9萬4000噸航母拆解,6萬923噸鋼材要回收利用
美國海軍企業號核動力航母(CVN-65),目前正在紐波特紐斯造船廠拆解,有意思的是,在企業號身旁的,就是正在建造的福特級航母二號艦甘迺迪號(CVN-79),相隔兩代的航母,竟然以這樣的方式「相遇」了。
更有意思的是,企業號的拆解,實際上正在「支持」甘迺迪號的建造,企業號上的部分鋼材要回收,進行循環利用到甘迺迪號上,相比較於拆解的花費,回收鋼材,對於美軍還是多少有好處的,這也許也算是美國海軍核動力航母的一種傳承吧。
企業號核動力航母(CVN-65)不僅是美國的第一艘核動力航母,也是世界上的第一艘,滿載排水量達到9萬4000噸,使用了6萬923噸鋼鐵,鋼材用量甚至高於著名的102層高帝國大廈,整個50多年的服役生涯中,參加過二戰後的多場戰爭,總航程超過100萬海里,「熬」走了10位總統。
而企業號最為突出的便是其首次採用核動力,最大航速高達35節,理論上一次可續航50萬海里,1961年11月25日服役的企業號,實際到1964年11月,在航行了了20.7萬海里(約38.3萬公里)之後,才第一次更換核燃料。
企業號作為企業級航母的唯一一艘,建造完成後,美國海軍並沒有直接跨入全核動力航母時代,在1964年企業號服役之後,同年還是有1艘小鷹級航母開工,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當時核動力並不算成熟,且成本超支,雖然經過簡化設計,不過企業號依舊使用了8座A2W核反應堆,同樣是美國海軍中的唯一。
相比較於企業號,後續的尼米茲級航母,僅使用兩座A-4W反應堆,雖然總馬力和航速略低於企業號,不過節省了大量的艦體空間,反而讓提升艦載航空單位的作業能力,艦載機的實際戰鬥效率和持續能力也更加強大。
當時的企業號造價高達4.5億美元,反應堆裝填燃料的成本達到6400萬美元,加上其他核心系統的價格太高,原本計劃建造六艘的企業級,最終僅建造了一艘「獨苗」。
當然不止如此,企業號的拆解同樣很耗錢,僅僅是燃料棒和反應堆的拆除就需要花費3年的時間和數千萬美元,同時,由於拆除的過程中,大面積的切割了飛行甲板,也是企業號無法像依阿華級戰列艦那樣,作為博物館艦保留下來的重要原因。
來自俊赫君的話說:戰火中的企業號——不沉的巨艦
不只是二戰後的企業號(CVN-65),二戰中,美國同樣有著名的企業號(CV-6),是約克城級航母2號艦,參加過太平洋戰區的中途島海戰、聖克魯斯海戰、瓜島海戰、雷伊泰灣海戰等大部分著名海戰。
企業號(CV-6)是二戰中的傳奇航母,曾在很長時間內,是二戰中,美軍在太平洋上唯一的一艘航母,多次受到重創,日軍也幾次宣布擊沉了企業號,不過沒過多久,企業號又晃晃悠悠的出來打擊日軍。
企業號(CV-6)總計航行了44萬2475公里,擊沉軍艦71艘,擊落敵機911架,是二戰中,唯一獲得了總統集體嘉獎和海軍集體表彰的美軍航母。
不過這兩艘企業號都一樣沒能「善終」,雖然當時美國的民間呼聲非常高,甚至美國海軍也答應了保留其保留三角桅杆,但是,企業號(CV-6)在二戰後退役後,還是被徹底拆解了,僅剩影像與回憶。
另外,再說一個企業號的趣聞,那就是著名的空戰電影,湯姆克魯斯主演的《壯志凌雲》,就曾經在企業號核動力航母(CVN-65)的甲板上進行過電影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