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長春有座建築,原是日本洗腦中國人而建,今成新中國電影搖籃

2021-01-04   芒果旅行日記

原標題:吉林長春有座建築,原是日本洗腦中國人而建,今成新中國電影搖籃

芒果旅行日記:吉林長春有座建築,原是日本為洗腦中國人而建的,如今成了新中國電影的搖籃,誕生了多個新中國電影的第一。

這座建築叫長影舊址博物館,位於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紅旗街,始建於1937年,建成於1939年,初始名字為株式會社滿洲映畫協會,簡稱「滿映」,是日本人為洗腦中國人而建的一個電影機構。

1931年「9·18」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開始了對中國人民思想的奴役,偽滿洲國建立後,日本人計劃利用電影宣傳達到所謂的「東亞共榮」、「日滿一體」,於是在1937年建立了「滿映」,占地面積16萬平方米,是當時亞洲最大的電影製片廠。日本人全權控制著「滿映」電影的製作、輸出、輸入、發行、上映等,完全獨霸了東北的電影市場。

從1938年至1945年,「滿映」一共拍攝了108部故事片,189部教育片及紀錄片,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的投降宣告著「滿映」的結束,當時的滿映理事長——原日本憲兵大尉甘粕正彥自殺,共產黨接收了當時的滿映。

其後滿映改名為東北電影公司、東北電影製片廠,至1955年2月,正式改名為長春電影製片廠,創造了新中國電影史上的多項第一:第一部木偶片《皇帝夢》,第一部新聞紀錄片《民主東北》,第一部動畫片《瓮中捉鱉》,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蔣》,第一部長故事片《橋》,等等,成為新中國電影的搖籃。

長影製作了多部著名電影《趙一曼》、《五朵金花》、《英雄兒女》、《上甘嶺》、《甲午風雲》《劉三姐》、《冰山上的來客》等,陪伴著50後、60後、70後度過了童年。當我去新疆喀什塔縣時,旅遊中心廣場上就在播放著電影《冰山上的來客》,即便過了50多年,這些經典電影依然魅力不減。

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79年長影製作的電影《保密局的槍聲》創造了1.8億元的票房,要知道當時一張電影票才3毛錢,堪稱票房神話,據說比後來的票房神話《少林寺》還多了0.4億票房(《少林寺》票房1.4億元),如果折算到今天,不知票房會達到多少呢?

2013年長春電影製片廠老廠區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8月19日,長影舊址博物館在長春電影製片廠老廠區正式落成開放。如今的長影舊址博物館包括原主辦公樓、攝影棚、洗印車間等,既有文物區、展覽區也有互動區,還有部分攝影棚依然在使用。

這座建築的部分地磚、牆面、迴廊等都是1939年留下的,至今有81年歷史了。如果是那個年代的人走進長影舊址博物館,應該會勾起很多回憶,因為不同的展館展出了不同的影片、海報,都是那個年代留下來的珍貴材料。

而作為年輕一代,走進長影舊址博物館,也可了解新中國電影的發展史,了解那個年代電影的輝煌,了解那個年代電影拍攝的艱辛和虔誠,為了拍好一部電影,每個人都全力以赴,雖然那時的條件、設施設備不如現在的先進,但是那個年代的精神卻值得我們學習。

PS:如果去參觀長影舊址,最好請個講解,門票9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