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留白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身邊大部分人的婚姻都不太好,至少沒有令我們羨慕不已的,也不是我們想要的。
二十五歲的表妹曾問過我這樣的問題,她說:"姐,我發現我身邊人的婚姻沒幾個是好的,要麼一團糟,要麼彼此冷漠的都不像夫妻,幸福感沒增加,支出倒是狂增不已,既然如此,人為什麼還要結婚呢?"
其實這個問題我也思考過,早兩年的時候,我跟朋友也曾閒聊過,那時候我還信誓旦旦的說,如果婚姻會降低我的生活質量,這個婚姻不要也罷。
直到結婚後我才發現,大部分女孩子一生中生活質量最高的時候,怕是只有單身的時候了吧。
很多人都會勸女孩子別太拼了,找個人嫁了享福去吧?女孩子結婚真的是享清福去的嗎?
不,姑娘,別信這個盛大的謊言,別指望婚姻會改善你的生活質量。
那麼,為什麼身邊人的婚姻看似都不是太幸福呢?原因有三。
01
婚姻不是扶貧,而是一種資源共享。
舉個簡單的例子,兩個成年男女如果都從家裡獨立出去生活,則需要兩套房,裝修兩次,兩輛車,兩張餐桌。而且,做頓飯,點個外賣都是吃一半倒一半。
但如果這兩個人結為夫妻,那麼,可能他出房,她出車,他負責房貸車貸,她負責家庭日常開支。
我們不排除會有個別經濟條件很好的,一方一力就能全部承擔,或者雙方父母能給足經濟上的支持,不需要小兩口為生計煩惱。
但大部分家庭都需要小夫妻倆共同來支撐,互相合作,爭取資源共享利益最大化。
如果一方可共享的資源太少,那麼另一方會覺得相當累,整個家的和諧度都會降低不少。
所以,很多姑娘會對婚後的生活大失所望,因為她們以為的婚姻是"享受",殊不知是"共享"。
02
婚姻帶來的不是風花雪月,而是更多的責任。
只要沒結婚,哪怕你四十歲了,在旁人眼裡都是孩子。用表妹的話來說,只要沒結婚,就不用管那些複雜的人情世故,過年連小輩的壓歲錢都不用給。
但只要你結婚了,你就是大人了,各種紅白喜事你要記得禮尚往來,逢年過節你要記得孝敬雙方父母,見到小輩,你要記得封個紅包。
除此之外,結了婚有了小家,你便有了傳宗接代的責任。你不再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你多了一個小人要養,而這個小人簡直就是一台鈔票碾碎機。
錢才能帶來風花雪月,沒錢只能在柴米油鹽里苟且,你能指望一個專買打折米的男人給你買玫瑰嗎?
有時候不要抱怨他變了,所處環境不一樣,身份不一樣,沒有任何可比性。
03
婚姻不等於愛情,婚姻的伴侶大多都不是彼此心底的那個人。
有人說,最後你嫁娶的那個人,都不是你最愛的那個人。聽起來似乎很扎心,但扎心的往往都是真相。
朋友小白是個很感性的姑娘,參加別人的婚禮都會哭得稀里嘩啦的,然而在自己的婚禮上,她一滴眼淚都沒掉。
她說:"我也以為我會哭,可真的一點感覺都沒有,但還算挺開心的。"
她的臉上還是綻放著笑意,可我知道這不是她夢中的婚禮。她曾跟我描繪過她想要的婚禮,要粉紅色的氣球,明亮的向日葵,要南瓜馬車,旋轉木馬。
我至今都記得她跟我說這些時她的眼裡全是光,可如今她的婚禮上這些一個都沒有,她說,她的先生肯定不喜歡,他會覺得太幼稚,所以她連提都沒提。
婚後,我們見過一面,我問她婚後覺得幸福嗎?她點點頭,又搖搖頭,最後沖我笑笑說她也說不上來。
臨分別的時候,她對我說:"愛情和婚姻是不一樣的,幸福的定義也不一樣,等你以後結婚了就知道了。"
我們很容易在愛情里找到婚姻,卻很難在婚姻里找到愛情。
有時候,你覺得身邊大多數人的婚姻都是不幸的,不是因為他們真的不幸,而是他們過得是婚姻,而你想要看的是愛情。
婚姻里不是沒有愛情,而是除了愛情,婚姻里還有很多很多其他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