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里純妃送皇后的暖玉,真的能生溫嗎?

2020-09-28     琢玉府和田玉

原標題:《延禧攻略》里純妃送皇后的暖玉,真的能生溫嗎?

《詩經》有云:「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瓊瑤」便指美玉。玉以其美好的色澤、質感和寓意,一直備受古人青睞,成為歷史悠久的送禮佳品。

有一部大火的電視劇叫《延禧攻略》,裡面有一幕是皇后大壽,純妃千挑萬選的進獻了一件「暖玉」玉佩,並稱其在寒冬時節佩戴在身上能隱隱升溫。

無獨有偶,在金庸先生的第一部武俠作品《書劍恩仇錄》中,虛構了乾隆皇帝出自海寧陳家的身份,並在弘曆認祖歸宗,第一次見到親弟弟的時候,將自己貼身佩戴的一件暖玉玉佩送給了陳家洛,還記得參玉幼時讀到這裡時大感神往,真的有這麼一種觸手生溫的玉石嗎?這個疑問牢牢的刻在了筆者的心靈深處。

暖玉指什麼呢?其實暖玉就是軟玉,就是我們熟悉的和田玉。

從玉的物理特性來說,「玉生溫」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解釋。

1. 和田玉是礦物集合體,纖維狀交織的結構,每一束光進入到它的表面,會進行反射——折射——反射……把入射光彌散化,從玉的表面看來,就不是刺眼的閃光了,古人稱之為「精光內蘊」,就是我們看到、感受到的「溫潤感」了。

2. 玉在熱傳導方面的惰性,導致玉冬天不算太冰,夏天也不算太熱(比如一塊鐵,火燒一燒就燙的不能拿,玉卻不會那樣燙著人)

之前不少支持存在暖玉這一玉種存在的人還經常拿李商隱《錦瑟》一詩中「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兩句作為證據,這明顯是尚且不能正確斷句的產物,通讀全文者便會知道此句中用「暖」來形容的是太陽,而玉,則是在日光下似乎被烤得冒了煙。

和田玉質地細膩、潤澤且具有高的韌性,符合國人的審美觀念而深得人們的喜愛,人們將「仁」、「智」、「禮」、「義」、「信」的道德理念及社會財富、權利等一系列社會元素賦予和田玉之中。背負著種種美好的願景與情思,和田玉成為了中華文化中歷久不衰的送禮佳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BeM0nQBeElxlkkaQun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