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給你帶孩子的坑,你中了幾個?這樣避坑最科學

2019-05-07     育兒有故事

婆婆和媳婦自古就是一個敏感的話題,本來現代社會更趨向於分居兩地避免矛盾,可是偏偏又有很多年輕夫婦,因為騰不出太多精力照顧孩子,才不得不請來婆婆幫忙,敏感的關係再加上育兒觀念的差異,沒辦法不碰撞出一個個小火花。今天我們的話題就是,婆婆給你帶孩子的坑,你中了幾個?

早幾天我的一個好朋友生二寶後終於滿月出關了,她迫不及待的跑來和我訴一通苦:二胎媽媽的生活真是苦,有婆婆幫忙,雖然生活上輕鬆多了,可是為什麼心更累呢?

下面是她的自述:

你也知道我的大寶才剛剛兩歲,小小的一個孩子,剛開始見到新生的小妹妹非常開心。可是過了幾天後,就在晚上開始哭鬧,一定要和媽媽睡覺,我和不頂力的老公料理一個新生兒已經焦頭爛額了,也確實沒精力帶兩個小孩子睡。

婆婆也理解我的難處,她首先打親情牌,對大寶說:「你和奶奶都睡了半年了,我們兩個感情最好了,所以今晚還是繼續和我睡吧。」

大寶不理,繼續哭。

婆婆然後說:「明天我給你買好玩的,好吃的」。

大寶不理,繼續哭。

婆婆最後說:「你那個小妹妹最喜歡晚上咬小姐姐的耳朵,你如果今天晚上和她睡一起,你明早起來耳朵肯定不見了。」

可憐一個兩歲的孩子被嚇得不輕,她一邊非常迫切的想和媽媽睡,一邊又真的害怕耳朵被妹妹咬掉了。小小的人兒,不由得止住了哭,表情痛苦的跟著奶奶,一步三回頭的進了房間。

當時我很是心疼,可是也很無奈。後來實在睡不安穩,就去婆婆房間外聽動靜,沒想到大寶一直在壓低聲音鬧。只聽婆婆對她說:「現在這麼晚了,你不能再哭鬧了,應該睡覺了,否則怪獸就會來抓你了」。哭聲再次被嚇小了,但是她還是不肯睡覺,一個兩歲的小孩子,白天沒有午睡,現在都快半夜1點了,到底是什麼在支撐著她一直抵抗下去呢?

我推門而進時,大寶眼睛一亮,一下子撲進我的懷裡,一副想哭又不敢哭的可憐模樣,嘴巴里不停的叫著:「媽媽,我不要睡覺,媽媽,我不要睡覺」。

我抱著她,輕輕的撫摸著她的後背說:「好,寶貝,我們不睡覺,沒關係的,你現在想幹什麼,我都陪著你,我們就不睡覺好不好」。

大寶說:「那怪獸會不會來抓我呢」?其實我很想和她說,沒有怪獸,但是奶奶和她強調了這麼多遍,估計她一時半會也難以相信。我只好說:「怪獸只喜歡壞孩子,你是媽媽的好孩子,乖孩子,它不喜歡,它不會來的」。

大寶的大眼睛忽閃忽閃的望著媽媽,我只好又堅定說:「你相信媽媽,媽媽不會騙你的,對不對?」

大寶終於相信了,但還是不想睡覺。她委屈地說:「我想和媽媽睡,可是小妹妹咬耳朵」。

我微笑地說:「小妹妹不會咬人,小妹妹最喜歡你這個可愛又能幹的小姐姐了,她還等著你帶她玩呢?」

後來我給大寶講故事,一個故事才剛開始,大寶就香香甜甜地躺在我懷裡睡著了。

我問:「是不是你們剛生小妹妹,那幾天對大寶忽略了」?

好友想了想:「也許吧,雖然我在二胎產前看了一些育兒書,也對迎接二胎的到來做好了心理準備,可是那幾天還是有點手忙腳亂,確實有點忽略她了,這才導致她害怕媽媽被小妹妹一個人霸占了,才鬧得那麼凶。結果婆婆採用欺騙恐嚇的方法,不但沒解決好事情,還硬生生的把一個兩歲的孩子嚇得不敢睡了。」

我說:「其實平時聽你說,你婆婆人很好的」

好友說:「婆婆人是不錯,還比較明事理,人也和善,可是育兒觀念太陳舊了」。

「你說,她把大寶嚇得都不敢睡覺了,然後第二天居然還和大寶說,你昨晚怎麼那麼任性,不聽話,小心你媽媽不要你了。還說什麼我對你那麼好,你還是只記著你媽,真沒良心。而且和大寶胡說八道妹妹會咬她的耳朵,這不明擺著挑撥她們姐妹的感情嗎?」

她又說了平時在一起相處時,大寶但凡有一點調皮,她婆婆就會逗她說:「你媽媽來打你了或者怪獸來了之類的」。

小孩子多動好玩,我覺得是人之常情,並且在保證危險的情況下還經常鼓勵,可是婆婆嫌麻煩。

為了討好大寶,婆婆還經常背著我出去買一些亂七八糟的零食給她。

平時生病了,總喜歡給大寶掛點滴,因為這樣好的快。發燒的時候竟然還想用被子給她捂汗退燒。

我覺得應該讓兩歲的大寶自己吃飯,而婆婆覺得喂飯更省事,還說別人家的孩子五歲了還在喂飯呢。

大寶有時脾氣太大,我想冷落下她,而婆婆第一時間哄著帶她去買好吃的,好玩的。這不變相獎勵她哭鬧嗎?

婆婆喜歡給大寶穿很厚,這真應了網上一句趣語: 「有一種冷,叫奶奶覺得你很冷。」

我想送大寶去早教中心,婆婆說浪費錢。

婆婆覺得大寶就應該處處讓著小妹妹,因為大寶是姐姐。

婆婆覺得大寶亂寫亂畫,亂拆亂搞是「搗蛋」,是「破壞」,應該制止。

婆婆覺得剛生下來的小寶就可以喂飯了,大寶也可以戒牛奶了。

..........

我感覺我婆婆給我挖了一大推育兒的坑,婆媳之間的敏感讓我又不好說,不說心又不甘。這樣過下去,我真會憋死。

科學避坑:

第一:和老人家多溝通。

「鼓不敲不響,話不說不明」,婆媳之所以這麼敏感,大部分原因就是缺乏有效溝通。何謂有效溝通,就是通過聽、說等方式將思維準確、恰當地表達出來,以促使對方更好的接受。所以沒事時我們就應該拉著老人家話話家常,或者聊聊她們以前的苦日子,還可以了解下老公兒時的趣事。聊著聊著感情就親厚了,然後實施第二步。

第二:在適當的時機委婉的提建議

溝通順暢了,就可以在適當的時機委婉的提提建議了,其實老人家活了這麼多年了,雖然育兒的觀念不及我們後輩先進新穎,但是生活經驗比我們更多,照顧起孩子的起居也比我們更得心順手。我們多誇誇她們這方面的經驗,然後委婉的提出,現在的社會變了,很多觀念也跟著變了,帶孩子的方法也不同啦。還可以多舉舉身邊的例子。比如那誰誰誰,就是因為育兒工作做的好,孩子就比其他人更出色。

第三步:比較重大的建議交給老公搞定。

兒子畢竟是親生的,說什麼話都比咱媳婦動聽,所以在我家就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娘家那邊的報憂由我來應付,報喜分給老公。婆家這邊不太好說的話,讓老公去強出頭,拿錢買東西的好事我來做。

第四步:自己的事儘量自己做。

不管怎麼樣,老人家能來幫你帶孩子,我們都要抱有感恩的心,雖然現在隔代帶孫好像成了不成文的規定一樣,但是國家也只是規定父母必須得撫養自己的孩子,沒有說這是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的法定義務吧。所以平時自己有空的話,還是少抱手機、電腦,儘量自己陪伴孩子,這樣既讓老人家得空休息,也增進親子感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ADQV2wBUcHTFCnfekg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