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父親的逆天教育:6個孩子5博1碩,命運會回報你陪孩子的苦

2019-07-27     育兒有故事

一位普通的醫生,生了6個孩子,他協同妻子用逆天的教育,培養出了5個名校博士和1個名校碩士,大兒子是美國康奈爾大學博士,成了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最年輕的終身教授;二兒子是美國羅切斯特大學博士;三兒子是美國聖約翰大學博士;四兒子是美國阿肯色州立大學博士,五兒子是中國科技大學碩士;六女兒更加逆天,22歲就拿到哈佛大學的博士文憑,26歲成了哈佛大學的最年輕教授。

蔡笑晚先生一家合影

對比現在的很多父母,養育一個孩子還未成才都覺得不易,更別說這位普通醫生蔡笑晚先生,養育六個孩子,而且個個成材。

所以他被邀請上了央視的節目《謝謝了,我的家》,還出了自己的書《我的事業是父親》,全面介紹了自己育兒的成功方法和心得。

拜讀了蔡先生的這本書後,我感觸頗多,現在寫下來和各位一起共勉。

1、重視早期教育

蔡先生特彆強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他認為人腦一旦發育成熟,那些沒來及開發的神經元就很難充分利用。

所以他為了要挖掘孩子大腦的潛力,從孩子出生開始就有意識的對孩子進行專注力、語言、膽略、數學等各方面的訓練,並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從而讓自己的孩子,智力超出普通孩子,並想方設法讓孩子早入學,甚至跳級,讓孩子不斷占據先機,一步步成為同齡人中的佼佼者。

蔡笑晚先生和妻子

早教其實分為兩個方面。

第一是智力的早教

智力的早教不僅能讓孩子真正贏在起跑線上,在時間上搶先於別的孩子,而且還讓孩子大腦得到更好的發育。

蔡先生在孩子出生還不到一個月的時候,就開始頻繁的訓練孩子,和孩子說話聊天。三四個月開始就給孩子讀簡單的三字經,兒歌,童謠、數數等。

還穿插了抓握、注視、高舉、爬行、數學思維等訓練內容,並把這些訓練項目日常化,每天規定訓練時間,持之以恆的堅持。

第二是品德、習慣的早教

孩子品德和習慣的早教也同等重要,良好的品德和習慣如果從小被深植孩子心中,孩子的人生會因為這兩樣品性而激發出巨大的潛力,也碰撞出更多的精彩。

英國科學家培根就說:

「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英國教育家洛克也說:

「習慣一旦養成後,便用不著藉助記憶,很容易很自然地就能發生作用了。」

打個最淺顯的比方,現在農村很多老人,因為從小就被灌輸勞動的重要性,而且從小就被要求干各種農活,所以現在儘管年紀都70、80歲了,但幾乎所有的老人,還總是會瞞著子女偷偷去勞動。對於他們來說,勞動已經是深入骨髓的東西,並不會因為條件變好,年齡變大而改變。

培養孩子也一樣,如果從小就注重培養孩子的習慣和良好品德,並在家裡做出正確的示範,猶如一張白紙的孩子會以為做人本來的樣子就是這樣,良好的習慣和品德就慢慢地深入骨髓,不但會幫助孩子阻止外界環境對其壞的侵擾,也會促使孩子一直延著努力上進的這條線走下去。

所以別抱怨自家的孩子為什麼一到青春期就容易和壞孩子走偏,如果你從小品德和習慣的基礎打得好,打得牢。「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他不僅不會去和壞孩子接觸,就算你把他丟壞孩子中間,他也能形成一種自內而外的天然屏障。

2、從小立志

父母之愛子,則為其計深遠

蔡先生認為只有從小有了偉大的志向,人生才有努力的方向,所以他從小就幫助每個孩子定下讀博士的人生目標,並且經常給孩子講述一些偉大人物的傳奇故事,經常教孩子背誦一些偉人的格言和詩歌,不斷的刺激孩子的上進心。

同時也在孩子們上進的過程中,一直身傳言教地幫助他們,讓他們把大目標拆分成一個個中短期、現實可行的具體計劃,然後再陪著他們一起嚴格要求自己,在實現了許多個中小計劃後,終於完成了人生的大目標。

西班牙一家諮詢公司,曾對5000個成功的經理人,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發現他們雖然年齡不同,從事的行業也不同,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凡是事業有成的人,都有明確的人生目標。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偉大的目標形成偉大的人物」。

人沒有志向,就猶如一葉扁舟在大海里沒有航行方向,只能隨波逐流,很難看到成功的彼岸

3、自學能力

蔡先生在書里說:自學能力的強與弱,是衡量一個人成就大小與否的重要標誌之一。一個自學能力強的優秀學生,不成功於此,便成功於彼。

因為學校教育是有限的,個人自學的知識才是無限的。

多年以前我也一直認為孩子在學校里學到知識最重要,現在我才明白,孩子在學校和老師學到的學習能力才最重要。

知識浩瀚如海,豈是在學校里呆10多年就可以學完整的,只有在學校和老師或在家裡和父母學習了自學能力,才能真正實現「活到老,學到老」的想法,也只有這樣,才無懼世界日新月異的進步,因為你會利用自學跟上腳步。

蔡先生和妻子、女兒

4、培養孩子自信

蔡先生從小就用愛去培養和保護孩子的自尊和自信,讓孩子對成功保持信心。而且小時候常常教孩子唱一首歌謠:

三十三天天外天,白雲裡面有神仙。

神仙本事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堅。

以此來告訴孩子,古往今來的偉大人物都是由普通孩子成長起來的,天才和凡人並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就看你有沒有這個自信。

我覺得蔡先生在培養孩子自信方面也做的相當好,我總結概括了以下幾點:

第一:一定要愛孩子,愛是孩子對成功保持信心的最好催化劑。

第二:讓孩子帶路,每次出門旅遊或者走親戚,都讓孩子在前面帶路,培養孩子獨立自信的品質。

第三:經常用暗示的方法,讓孩子相信自己是個特殊人物。

第四:對孩子的失敗不但不嚴厲批評,反而要特別關懷和安慰,對孩子的進步和優點,一定要善於發現和及時鼓勵。

第五:經常和孩子爭論問題,一定要讓孩子贏,然後及時表揚孩子。

第六:讓孩子保持良好的走路姿勢和坐姿,讓孩子練習當眾發言、辯論的能力。

5、多方面培養孩子

除了以上各方面的培養,蔡先生還注重孩子多方面的發展,在孩子的情商、財商、衛生習慣、自立、心態、珍惜時間等各個方面都極力培養。

正是蔡先生這顆拳拳愛子之心,促使他長年累月,除了工作外,就一門心思都撲在兒女身上,並且自己在學習、品德、習慣等各方面都給兒女樹立了一個良好的榜樣,才讓他的兒女都個個能力超群,學習開掛。

蔡先生一家人

看了這本書,我明白了兩個道理:第一,不要羨慕別人家的孩子,也不要責怪自己的孩子。因為孩子遺傳的不僅是我們自己的基因,他所有的習慣、品性也都是在我們的教導和薰陶下形成。

否認孩子其實就是否認自己,想讓孩子優秀,首先就得嚴格要求自己,並且尋找合適的方法帶領孩子走向成功。

第二:對孩子的培養什麼都要趁早。不僅培養智力、學業要趁早,品德、習慣、情商,財商等也要趁早培養。因為越白紙一般的孩子越容易培養,而且越小培養越會根深蒂固。如果等孩子染上壞習慣,那就是糾正了,糾正往往比培養更難。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請關注@育兒有故事,每天將為您分享更多實用有效的育兒經驗、育兒知識,助力孩子全面健康發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diYNmwB8g2yegNDHSP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