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財富》雜誌公布了2019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已經連續四年上榜的京東集團,在過去一年憑藉穩固成長的零售業務和高速發展的服務業務,今年在榜單中的排位再次大幅躍升至139位,較去年大幅提升了42位,連續4年位居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第一,全球網際網路公司第三,與亞馬遜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共同領跑全球網際網路公司。
全方位多層面的領先
《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一直以來都是了解全球企業最新發展趨勢最著名、最權威的榜單。某種意義上,它還扮演著世界經濟發展睛雨表的角色,成為國家之間展現經濟實力和科技發展水平的舞台。京東連續四年上榜,並且在四年內排名大幅提升了227位,實際上不僅僅體現的是京東這一家企業的強勁增長,更是中國經濟日益強大的一種表現。
高居世界500強139位,首先憑藉的當然是硬實力。2018年,京東集團各項業務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全年GMV接近1.7萬億元,全年凈收入達到4620億元,其中全年凈服務收入為459億元,占整體凈收入比例約10%。由數據可以看出,京東在保持各項業務板塊高速增長的同時,收入結構越發均衡,整體運營健康而高效,京東在世界500強的排名中大幅上升實則水到渠成。
需要提醒的是,業績數據之外,京東的領先更是全方位和多層面的。經過多年的發展,京東積累了超過3億高質量用戶,沉澱了行業內最優秀的供應鏈、物流服務等基礎設施服務能力。近12年來,京東的交易規模增長了近9萬倍,物流網絡覆蓋中國98%以上的人口。而不為大眾所看到的是,京東以其領先的業務標準和技術輸出能力,使傳統零售的綜合成本降低了70%,商品流通效率提高了2倍以上,被公認為業內全球用戶體驗最佳的公司。截至目前,京東已經建立起了涵蓋零售、數字科技、物流、健康、保險、物流地產、雲計算、AI和海外等全領域、多維度的運營支持體系。
不斷自我變革的快車道
從高質量用戶的穩定增長到交易規模的持續擴張,從產業布局的體系化、精密化,到技術領域的深耕細做,京東一直沒有停止過探索的步伐,始終行進在一條不斷自我變革的快車道上。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管理和技術上的支撐,內生出強大的自信和抵禦風險和市場波動的原因,京東才能不斷調整航向,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立於不敗之地,進而也才能站在一個更為廣闊的的舞台上,有足夠的實力與世界上最優秀的企業站到同一起跑線上同場競技。
京東領跑世界500強網際網路企業,依託於中國經濟持續穩定的增長和強大韌性。隨著我國人均GDP即將跨越1萬美元,整個消費結構正在悄然轉型,巨大的內需潛能有待於釋放。高達4億的中等收入群體,因為有著穩定的資產和收入,追求個性化的高質量消費,成為消費升級的主力軍。而在三四線城市及廣大農村地區,消費規模也在持續擴大。京東大數據顯示,今年618期間,低線級城市消費活躍,下單金額同比增幅達全站2倍,全面領跑各級市場。內需的強勁和消費升級的到來,為京東提供了寬廣的增長空間。
京東物流瀋陽亞洲一號 「地狼」存揀系統
與傳統企業不同的是,現代經濟尤其是新興網際網路經濟,科技含量和創新能力是硬核,是生命線,決定了一個企業的成敗。作為國內領先的技術趨動型電商平台,京東的核心競爭力和發展策略其實並無秘訣,唯「技術」兩個字。通過技術創新,不斷夯實基礎設施服務,豐富經營手段,打造更好的消費體驗,為消費者提供了高品質服務。通過技術賦能,京東在產業布局、發展方向乃至管理體系上,都能夠擁有更寬闊的視野,從而在競爭的市場競爭實現質的飛躍。近年來,京東不斷加大技術研發的投入,在網際網路企業中一直處於領先地位。京東2019年Q1的技術研發投入高達37億元,同比增長54%。在核心的零售領域,京東打造了技術與數據中台。積木化、開放式的技術體系,使京東能夠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的能力複製,支持京東不斷擴展業務布局。
技術賦能最為重要的價值,是能夠在市場危機到來之前,提前做出判斷,從容實現戰略轉型和產業布局。早在2016年7月,京東第一次登上《財富》世界500強的榜單時,京東的戰略決策層就已經意識到,隨著國內網際網路流量紅利見頂,傳統網際網路行業依靠用戶增長推動的業績高增長的模式已難持續。在隨後的2017年,京東一方面增加在技術研發上的投入,同時開始從戰略層面對京東現有的組織架構進行梳理,做出了從京東從零售向「無界零售」,「一體化」向「一體化開放」的戰略調整,面對用戶越來越多元的需求和場景,京東實現從零售商向零售基礎設施服務商的轉型,將零售、物流、技術方面的能力實現對外輸出。事實證明,京東從這種開放中也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2018年,京東來自於廣告、物流、技術等面向第三方的凈服務收入,達到了459億元,占整體凈收入的比例也首次接近10%。
對技術與開放的執著
技術對於一家網際網路企業究竟有多重要?2017年初,劉強東在京東集體的開年大會上提出,未來12年,京東將圍繞技術轉型,支撐京東的關鍵詞只有三個,「技術!技術!技術!」劉強東對技術創新的強調,既是基於對技術的執著,更是著眼於對企業未來的思考。技術創新意味著業務板塊和組織架構的調整,更意味著所有人都要走出舒適區,轉變思維習慣。京東年初的人事和組織架構調整,曾經一度引發外界質疑,但在輿論壓力之下,京東保持了強大的戰略定力,用事實證明了此次調整的重大意義所在。很多人相信,保持這種的發展態勢,京東在世界500強的排名還將大幅提升。但對今天的京東而言,堅定地走技術創新、開放共融之路,按照「京東速度」穩步前進,比排名更重要。
隨後的整個2017年,京東一方面增加在技術研發上的投入,同時開始從戰略層面對京東現有的組織架構進行梳理,對於零售行業未來的判斷,京東定義為「無界零售」,面對用戶越來越多元的需求和場景,京東將實現從零售商向零售基礎設施服務商的轉型,能夠將京東12年來在零售、物流、技術方面的能力實現對外輸出。也正是在2018年,京東來自於廣告、物流、技術等面向第三方的凈服務收入,達到了459億元,占整體凈收入的比例也首次接近10%。
從「一體化」走向「一體化開放」,京東正在將過去十幾年積累的技術能力向社會開放,幫助更多合作夥伴成長。在全球新經濟的競爭中,技術創新是企業發展永不枯竭的動力源泉。正是有創新技術加持,以京東為代表的中國科技網際網路企業在世界500強的舞台上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成立至今的15年里,京東的成長始終根植於中國市場,京東的發展也將始終服務於中國經濟。在「零售即服務」的戰略方向下,京東集團也正在全力推進從零售向「以零售為基礎的技術和服務」的轉型,以技術創新推動整個行業效率不斷提升;同時,京東集團正在從一體化走向「開放的一體化」,在資源、技術和能力上持續開放,服務於更大範圍的合作夥伴,通過彼此融合、互通,共同創造更大的價值。同時,京東集團堅持以高質量的增長,持續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產業的深度融合,積極促進就業,助力城鄉消費全面升級,不斷踐行自己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