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文書送達難?平度啟用送達輔助系統實現「零等待」

2019-07-30     信報

信報訊 送達是影響辦案時效的重要因素,部分案情簡單、事實清楚的案件因為種種原因不能及時送達,嚴重影響了辦案效率。6月底,平度法院正式啟用送達輔助系統,藉助電子送達,實現司法文書送達「零距離、零等待」,可實現送達的全程留痕。通過該平台給當事人撥打電話、發送簡訊,均顯示統一號碼——58212368。截止目前,已有500餘起案件通過該系統實現成功送達。

欠款13年都沒還

送達輔助系統+微信要回

賈某在2006年購買了董某價值2060元的化肥和柴油,十多年過去,卻一直未付給董某相應的貨款。直至今年,董某決定通過法律手段要回自己的貨款,遂向平度法院提起訴訟。平度法院於7月4日受理該案,在送達時,由於賈某在外地務工,其家人拒不代收法律文書,送達人員只能留置送達並拍照留存。

7月24日開庭時,賈某未到庭參加訴訟,辦案法官徐建軍經多方聯繫,獲得了被告的手機號碼,通過微信小程序中的送達輔助系統給賈某撥打電話,通話內容由送達系統後台自動錄音。經電話溝通,辦案法官確認,被告賈某的身份信息通話人為其本人,家人代收的法律文書賈某已經收到,因為忘了開庭時間才沒有到庭。同時,賈某對自己購買原告董某化肥及柴油的基本事實沒有異議。

在確定了上訴事實後,法官即使缺席判決也符合法律規定。但是本著為當事人考慮的想法,也使得該案能夠真正案結事了,法官又繼續對賈某進行勸說,闡明法律後果和可能導致的不良影響,賈某同意包括訴訟費在內付給原告2000元,因自己在外地上班,要求用微信轉帳的方式支付。經原告董某同意後,賈某將2000元轉給辦案法官,辦案法官當即將2000元案款轉給董某,一筆長達十年之久的欠款得以清結。

民間借貸糾紛案件難解決

送達輔助系統助力成功調解

2015年,王某波因購房向王某世借款4萬元,雙方約定年利率為10%。王某波一直以沒錢為由拒不還款,2019年,王某世向平度法院起訴。7月4日立案後,辦案法官徐建軍發現王某波曾在多起案件中作為被告,於是便從電子卷宗中找到了送達地址確認書,隨即辦理郵寄送達手續。

7月25日開庭時,王某波未到庭,辦案法官使用送達輔助系統給他撥打電話,在溝通中確認了王某波已收到訴狀及傳票,因其本人原因未到庭參加訴訟。法官告知其原告王某世起訴情況,王某波對案件事實沒有異議,同意還款但是當天無法趕回開庭。經協調勸說,王某波同意原告王某世提出的調解意見。考慮到王某波無法趕到法庭,辦案法官提出建議,先由原告王某世在調解筆錄及協議上簽字,王某波第二天在調解筆錄及協議上簽字,雙方均同意,本案予以調解結案。

文/圖 城市信報記者 項皓 通訊員 於倩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vD9RmwB8g2yegNDV0W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