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不長筍芽?可能栽種錯了,及時補救不算晚

2020-04-22     花草管家妖妖琳

月季筍芽對擴大株型、提高開花量、增強植株抗性都是很有好處的,所以喜歡養月季的花友,看到有筍芽冒出,會很開心。但有些花友栽種的月季很難長出筍芽,即便養護沒有問題,也是只發葉芽不長筍芽。或者沒有筍芽,從土層上面長腳芽(腳芽就是不是從土裡面冒出,是從靠近地面的莖杆上長出),這是怎麼回事?月季不長筍芽,可能是栽種錯了,及時補救不算晚。

月季從哪裡發筍芽

在扦插月季的時候,一般都會把一個葉芽插在土壤裡面。這個插在土壤裡面的葉芽位置既能生根,又容易從這個芽點長出筍芽來。所以我們養的月季,筍芽基本都是從某個位置長,長一圈,而不會說埋在土壤裡面的莖杆哪裡都可以長筍芽。要是不相信,可以扒開你家月季根部的土壤看一下,筍芽都是長在一個位置,這個位置很可能就是扦插時埋入土中的那個葉芽位置。

種月季時犯這個錯誤不容易長筍芽

介於月季筍芽是從埋在土壤中的某個位置長出,在栽種的時候,就不能栽種的太淺,最起碼要和原來扦插時的栽種深度一樣,把能長筍芽的位置埋在土壤中,這樣才能長出比較多的筍芽。要是月季苗栽種的太淺,能長筍芽的位置暴露在外面,最終就會筍芽變腳芽,或者不長筍芽只長葉芽,難以快速成型,大量開花。

地栽的月季,建議栽種的稍稍深一點,這樣發出來的筍芽會更加強壯。可以比原來栽種深度深5厘米左右,效果會更好。盆栽的月季不要栽種太深,因為盆裡面的通風透氣性和地栽沒法比,栽種太深容易漚傷根系出現黃葉枯死等問題。但盆栽月季至少要保持原來的栽種深度,最好能深3~5厘米。要是盆栽的月季栽種過淺,就很可能發不出筍芽來。

有些花友新買了月季,看到根系都在下面,埋在土層裡面的一截都是莖杆沒有根,就可能淺淺的栽種,只把根系埋到土裡,把原本埋在土裡的莖杆露出來。這樣是不對的,除了筍芽不容易萌發以外,植株長勢也會比較差。因為原來埋在土裡的莖杆上,很可能帶有暗芽的芽點,把它露在外面,沒條件萌發,整株就難以長好。

月季栽種過淺怎麼辦

要是你的月季還比較小,栽種的比較淺,看起來生長沒有問題,但就是不容易發筍芽,地栽和盆栽的處理方法不一樣。要是盆栽,在換盆的時候最好栽種的稍稍深一點,促進筍芽萌發生長。要是地栽,可以在根系周圍培土,將帶有暗芽的莖杆埋入土中,養分聚集到一定量,就能發出筍芽來了。地栽的月季即便植株已經比較大,長芽的位置都在土層上面時,一樣可以培土讓腳芽變成更為強壯的筍芽。

小提示

知道月季筍芽從哪裡長出來,以後我們在扦插月季的時候就要注意,最好保留一個葉芽在土層下面,為長筍芽打好基礎。把葉芽留在土層下面,也更容易生根發芽一些。而不要隨意扦插,那樣成活率不高不說,後期也不容易長筍芽。

你在栽種月季的時候,會深種還是淺種?要是栽種過淺,換盆時深種或者及時培土都不算晚。覺得有用點個贊,關注我了解更多養花知識。(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f49o3EBiuFnsJQVeu4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