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這3個「怪癖」,往往代表高智商,家長別扼殺了「天才基因」

2019-10-04     格格巫育兒

【哈嘍,大家好,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閱讀育兒好文哦】

身邊就有位朋友說過,小的時候,她就很喜歡畫畫,可是她媽媽卻把她喜歡畫畫這件事給扼殺在搖籃之中,確實成了她心中揮之不去的遺憾。成人後的朋友會按著媽媽的想法,報考了會計專業,畢業自然而然地就到了會計公司實習、就業等等。朋友也講到,如果自己將來有孩子,就是把好好的家給當成了塗鴉牆,自己心裡也樂意,很想讓孩子繼續自己最自然、本真的樂趣選擇。

在朋友看來,孩子的真正喜歡的愛好是一定要支持、鼓勵的,不能以家長的視角、喜好就抹滅了孩子的嚮往。另外,還要提到的是生活中,並非孩子的一些很奇怪,甚至是讓家長很頭疼、感到絕望的行為就是糟糕、該被遏制住的。孩子這3個「怪癖」,往往代表著孩子的高智商,家長要留心了,千萬別扼殺了孩子的「天才基因」。

01、喜歡爭論,往往還會爭論到底

有的寶媽就會抱怨到,自己家的孩子不知道怎麼的,就喜歡犟嘴,凡事都要跟你爭個明白,告訴了孩子不該這麼做,就聽著好了,可是著孩子就要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架勢。就是這樣的爭論局面會讓做家長的很頭疼,有的時候也會採取些小懲罰的形式讓孩子到安靜屋裡去冷靜下。

其實,並非像認識的寶媽所理解的那樣,有很多時候,孩子想要去爭辯的行為,反而是需要受到家長重視的地方。恰其實是反映了孩子是在有認真地想媽媽說的這件事,在思考這件事是否是可行的,孩子也很願意將自己的所思所想與媽媽分享。

身邊也有愛思辯的孩子的父母,而父母發現孩子這樣的特點後,並沒有去阻止孩子的想法、行為,而是利用這樣的機會,更為主動地去和孩子互動,問問孩子的想法、思考問題的經過等等。也許孩子將來會成為一位很有能力的辯論選手。

02、獨自沉思,沉迷於自我世界

在孩子的小時候,我們往往的印象該是孩子好動、很活潑,一天有使不完的力氣、精力。可是,也會有些孩子更願意獨自看書、沉思,去專注於一件很不起眼,甚至是讓人感覺索然無味的事情上,就像觀察一隻烏龜什麼時候會把縮回去的頭伸出來。

往往這個時候,我們做家長的更應該看到孩子難得的專注力,能夠將一件小事持續地注視下去,投入自己的精力很長時間。其實,在成人的做事方面,最為難得的就是能夠有持續、投入的專注度,孩子能夠有這樣的想法,能夠有行動去完成這樣的事情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03、對所有事充滿了好奇心,注意力好分散

在生活中也會有這樣的孩子,往往關注的地方很發散,擁有著發散型思維一樣。其實也並不是孩子的專注力很弱,做事情沒有始終。很有可能是孩子在做事中會不斷地發現事物之間是存在著多樣的聯繫,可能並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樣,會存在另外、多樣的可能。

這樣的對於所有事物都充滿好奇心的想法,會讓孩子感受到更多新奇、未知的領域,也許這樣的好奇心會成就出更多的發現、創造,孩子會成為一名小小發明家也是很有可能的。

對於孩子身上存在的行為,擁有怪異的想法,做家長的不要急於去批評、訓斥,也要試著從孩子的角度,多多了解孩子的想法、意見,這也是親子關係變得更加良好的途徑。

今日話題:講講您家孩子會存在哪些看似」怪癖「的行為?歡迎留言討論。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格格,育嬰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多平台簽約作者,親子閱讀推廣人。關注我,為您帶來實用的孕產、育兒知識,有困惑和疑問,請給我留言。歡迎大家收藏,點贊,轉發,評論。】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TFImG0BMH2_cNUg0uG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