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世聰在節目中稱:中國人吃泡麵是喜歡加榨菜的。涪陵榨菜業績好

2019-08-09     陳文媽媽123

黃世聰在節目中稱:

中國人吃泡麵是喜歡加榨菜的。涪陵榨菜業績好的時候表明中國大陸中下階層是過得不錯的時候,因為他們都吃泡麵配榨菜。但是涪陵榨菜在最近一段時間股價大跌,業績大壞。為什麼呢?這充分表明大陸民眾,他們已經連榨菜都吃不起了......

先來圍觀下大陸網友的反應,首先出場的是「糾正錯別字代表隊」,網友表示「péi陵」到底是哪裡?真的不是「涪(fú)陵」嗎?

還有網友認為,這肯定是榨菜企業在節目中的植入廣告,但這種「硬植入」的確讓人猝不及防。

於是,小編查了下涪陵榨菜的股價,果不其然在漲,收效甚快!

當然,也有網友覺得台灣所謂專家的「神邏輯」讓人費解……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網友覺得,台灣專家說的也有道理,因為自己真的很久沒有吃過榨菜了,因為都在吃……

對此滑稽事件,《中國日報》微評論中寫道:

這位「磚家」能說出此等缺乏常識的話,想必在他的生活中,榨菜是一種較為奢侈的存在吧。兩岸三通這麼多年了,想了解大陸情況,來一趟不就知道了嗎?就算這位「磚家」不來,他的觀眾總有不少來的,這種話不是無知就是忽悠,而且還忽悠不了多少人,只能把自己變成笑話。

可是,在台灣這種笑話真的是屢見不鮮,相信大家還記得:

「一般大陸人都吃不起茶葉蛋的喔」

某位台灣教授在節目中說,大陸民眾的收入都特別低,根本消費不起茶葉蛋。其他嘉賓和主持人還隨聲附和,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

「河南、河北人都吃不起速凍水餃的喔」

在台灣的另一檔節目裡,主持人和嘉賓對大陸的經濟高談闊論。這位嘉賓提到,河南和河北是最窮的兩個「城市」,在那裡,速凍水餃是很昂貴的一種食物。

小編也不得不說,「磚家」不愧是「磚家」,是自己被「貧窮限制了想像力」……在泡麵好伴侶茶葉蛋和榨菜慘遭「毒嘴」之後,不知道台灣「磚家」還會不會向「僅存」的火腿腸下「毒嘴」!

言歸正傳,既然「磚家」提到了,那麼今天咱們就來了解一下榨菜。榨菜,其實是一種芥菜,一般都是指葉用芥菜,比如九頭芥、雪裡蕻、豬血芥、豆腐皮芥等。

作為一種半干態非發酵性鹹菜,榨菜常以莖用芥菜為原料腌制而成,是世界三大名腌菜之一,別的兩種是法國酸黃瓜、德國甜酸甘藍並稱,瞬間感覺高大上了有沒有!

法國酸黃瓜

德國甜酸甘藍

在1898年,中國四川涪陵(今重慶市涪陵區)就出現了最早的榨菜,時稱「涪陵榨菜」。之所以叫「榨菜」,是因為在加工時需要用壓榨法來榨出菜中水分。而在國內,現在已有四川省內30多個市縣,浙江、福建、江蘇、上海、湖南、廣西、台灣等省(直轄市、自治區)都能夠生產榨菜。

按照涪陵榨菜生產商的統計,2018年全年,該企業賣出約20個億的榨菜。按照一包榨菜3元的零售價,營業收入中榨菜占比是84.23%,算下來涪陵榨菜一年可以賣出5.6億包榨菜。一家奶茶企業曾經說「一年賣出10億杯,杯子連起來可以繞地球3圈」,那麼涪陵榨菜一年賣的榨菜估計也可以繞地球1圈半。

榨菜指數

近年來的中國經濟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非正式經濟學指數,叫做「榨菜指數」,是指榨菜在各地銷售額之變化,能夠反映人口流動趨勢。

作為低價的易耗商品,3元一包的售價,打開就吃,榨菜自然成為了一部分人群的必備佐餐。而這群人多為自由擇業者,哪裡有錢賺,人就跑到哪裡去打工。所以榨菜銷售受到人口流動變化的影響很大,並且能夠反射出當地的經濟活躍程度。

但事實上,「榨菜指數和其他經濟概念類似,都屬於趣味經濟學的範疇,是對專業經濟數據的補充。」有宏觀經濟分析師認為,這些趣味經濟指數的興起,其背後存在一定的智慧和邏輯,能證明一定的經濟現象,但作為學術研究的重要參數,缺乏嚴謹性和科學性,不能用其單獨衡量和定性宏觀經濟活動中的變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FFufWwBvvf6VcSZf5U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