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能真香?KD13曝光:耐克的頂級緩震+莆田都嫌棄的設計

2020-03-26     球鞋狗

今天北京下雨了,可能有點倒春寒,大家注意保暖。

NBA停擺了,各大聯賽都停了,著實是少了些樂趣,球鞋市場也預冷了,大家都不能出門打球,購物的需求也就少了,但各大品牌的上新計劃依舊在繼續,前幾天我們說了李寧的新款,今天我們說說耐克的,kd13。

鞋子其實很早就曝出了路透照,隨之而來的高清照,一股子莆田氣息,直到前幾天官宣,狗哥還是不敢相信,kd13實在是太不走心了,張傳喜不是沒設計過好鞋呀,怎麼現在「自甘墮落」了?

科技吊炸天

鞋子延續了12代的外形,極簡設計,中底和鞋面都沒有過多的修飾,這個思路和pg4感覺是一樣的,但比pg4好的地方在於,kd13用料很足。

鞋面的延續了12代的Quad Axial Flywire科技,這是個多方向可動貼合的設計,不過在kd12上使用效果一般,鞋面還是偏軟,不知道在kd13上會不會有改觀。

kd13防側翻在鞋子外側就能看到,有一小塊tpu加強,比pg4的貼膜好多了。

中底科技應該是耐克最豪華的了,詹姆斯17用的是air pods加後掌air 270,kd13則使用了全掌zoom加前掌zoom的組合,相比於12代的全掌+後掌菱形zoom,kd13可能帶來新的體驗。

還能真香?KD13曝光:耐克的頂級緩震+莆田都嫌棄的設計

kd12的全掌zoom很舒適,放在了鞋墊下面,能直接感受到zoom的反饋,中底EVA打孔減輕重量,後掌還加了一塊菱形zoom,腳感真的非常好。13代延續了這樣的設計,腳感肯定是很棒的了,看官圖的鞋底能知道大致zoom的位置以及形狀。

前掌的zoom應該是長條形的,放置於前掌的受力位置,這樣的配置不多見,但很符合耐克未來的規劃。

耐克今年沒能推出新的緩震科技,但是把zoom「玩壞」了,頂級跑鞋next上,前掌使用了air pods,容量非常大,近期曝光的幾雙鞋,諸如使用了air pods的款式上,也能看出耐克想發展前掌氣墊的趨勢,想把前掌氣墊的優勢最大化。

其實這種探索從幾年前就開始了,最先使用的aj28,雖然他是雙前後掌zoom的球鞋,但前掌雙氣室zoom加上flightplate,把前掌氣墊的優勢發揮了出來,之後的aj29更是取消了後掌zoom,前掌的爆發感很強烈。

還能真香?KD13曝光:耐克的頂級緩震+莆田都嫌棄的設計

籃球領域的歐文系列,一直都是只有前掌zoom,耐克也開發了這種zoom的新形態,但定位上和aj28的爆發流不同,歐文更注重貼合感,所以氣墊進行了幾何切割,更適合歐文系列外底圓滑的造型。

AlphaDunk的前掌巨大air bag,視覺效果強烈,但是緩震效果非常不好,被各大測評機構批評,這雙鞋前掌的定位應該是強調前掌的軟彈感,但這種嘗試失敗了。

目前耐克成功運用在前掌的科技,一個是歐文的Zoom Turbo,一個是aj28上的雙氣室zoom,一個是新開發的air pods,再有就是普通的小容量zoom了,比如麻將、鵝蛋、、口香糖zoom。未來還是會以air pods為主,但其他zoom形態不會丟棄,排列組合的方式再次出現,還是很值得期待的。


kd13在原有全掌zoom的基礎上,加強了前掌緩震,相信效果也是不錯的。狗哥把全掌zoom理解為一層緩震膠,很薄而且接近腳掌,這樣就能保證出色的腳感,但運動中的緩震還是需要前掌的zoom和鞋底的EVA來承擔,具體什麼樣,還是期待下實物吧。

設計low到地心

kd13的腳感肯定非常好,也極大可能是雙實戰好鞋,但是耐克你不能因為配置上去了,鞋面就這麼敷衍吧?說實話,這叫設計過的鞋子麼?

最近耐克的設計真的非常不走心,pg4被吐槽是老年足力健,配置和外觀都不行;

AlphaDunk作為傳奇接班人,雖然有豪華的配置,但也沒有驚艷的外觀;

詹姆斯系列感覺走到了瓶頸期,外觀也是停滯不前……

耐克引以為傲的休閒領域,除了聯名復刻,鮮少有新的爆款出現。

耐克近期的眼光好像都在馬拉松上,跑鞋確實震驚運動屆,但這玩意又不是大家都能消費的,普世的產品稍顯疲態。

於是前段時間走了秀,叫上旗下的設計師們,推出了超強的產品,吸引眼球,足夠誇張。

還能真香?KD13曝光:耐克的頂級緩震+莆田都嫌棄的設計


但耐克本土的設計師,都失去了創作能力?籃球產品為何如此不走心?

好了,今天關於kd13的介紹就到這裡,大家對於耐克產品顏值的問題,是怎麼看的,歡迎留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F8ZOnEBnkjnB-0zBCd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