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變了,女性不需要護航,也可以在圈裡站下來,甚至還可以撐出國際大獎。
——遇言姐
前陣子鄭爽代孕的事把 徐靜蕾給揪了出來。
接著 王子文坦誠自己有個7歲的孩子,又讓大家想起了太久未曾露面的王朔。
這陣子不少文章都在寫 王朔、徐靜蕾、王子文,這三個人的淵源。
這三位一個避世隱居,一個已然無所謂人言,一個磕磕絆絆地紅了。
按王朔年輕時的脾氣,這要是徐靜蕾受了氣,或是被生安一個孩子,早就指著媒體罵上了。
當年,他在鳳凰大罵 「吳征是個騙子,忽悠我們徐靜蕾投資」的時候,可是完全沒避諱媒體,以至於後來被登出來,鬧了一場風波。
2007年,王朔按著泄露私聊內容的記者一頓罵。但其實,如果他真不想被外界知道自己的牢騷,完全可以不在媒體面前說吳征的壞話
王朔今年62歲了,算是半個老人了。
可能人上了年紀,脾氣也淡下來了,外頭的紛紛擾擾都不是事兒,據說早在剛剛有微信的時候,王朔也是朋友圈只看不說話。
其實,遇言姐還挺好奇王朔最近在幹什麼。
印象中,王朔最後一次在江湖露面,是2015年。
彼時,徐靜蕾自導自演了一部 《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參與寫劇本的王朔接受了10個小時的採訪。
王朔說,接這個劇本是徐靜蕾在幫自己。寫小說太慢了,劇本來錢快,能解決生活問題。
他一貫地高度評價徐靜蕾——
「在我們北京這兒,50年代傑出代表是劉索拉,又能寫字兒又能寫曲兒;60年代傑出代表是王菲;70年代我希望是徐靜蕾,如果她做得好的話。80年代我還沒看出來誰有價值。」
後邊的談話,王朔談文藝電影、談商業電影、談劇本寫作,談了一大圈,從《道德經》聊到《紅樓夢》。
結果,《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電影上映, 豆瓣評分4.9。
最贊短評是——
無病呻吟、矯揉造作、毫無內涵、空洞無物,連郭敬明都比不上,當PPT看都不合格。
沒有一個演員是在線的,沒有一個情節是可信的,沒有一個鏡頭是誠懇的。
尤其是徐靜蕾飾演的40年代的女留學生,標誌的抿嘴笑,連髮型都沒換,這也是女生的小自戀。
這是從家裡散步過來,換了身衣服就上場了?
2年後,不甘心的徐靜蕾又自編自導了 《綁架者》。
豆瓣評分跟上一部一絲不差, 還是4.9。
最贊短評是——
「國家應該立法禁止徐靜蕾導演電影了,看老徐的電影從來不會覺得她是才女。」
瞧這荒山野嶺的英倫風紅色電話亭
接著,徐靜蕾進行了自己的最後一次嘗試。
在張家輝導演的《低壓槽》中,徐靜蕾的身份是——
演員、導演、燈光、服裝、攝影、武術指導、監製、投資者……
結果這一部的豆瓣評分刷出了新低: 4.4。
最贊短評是——
「劇情透著自戀的妄想。毫無節制的暴力、裝腔作勢的對白、無厘頭式剪輯、自以為是的濾鏡,還有可怕的配樂。另外藝術指導誰做的,尤其是於男的造型,敢不敢站出來!」
這部電影太可怕了,我寧可看一百遍渣渣輝舉著大刀的遊戲廣告
在這之後,徐靜蕾終於不折騰了,在首映式乾脆和朋友們一起搓起了麻將。
品品茶、寫寫字、給朋友做個廣告,沒什麼實質內容。
這次因為代孕的事躺槍,徐靜蕾的回應毫不在乎: 「說吧,嘴長別人臉上。」
倒是很有大颯蜜的范兒。
徐靜蕾上《鏘鏘三人行》宣傳電影,提到自己已經凍卵,很可能以後會代孕。當時的輿論都是夸徐靜蕾洒脫。鄭爽出事後,連帶徐靜蕾也成了眾矢之的,感覺就是無端躺槍
「北京大颯蜜」這個詞是高曉松夸徐靜蕾的。
高曉松說:「光是好看不能叫做颯蜜,這颯蜜除了好看,還要有一身范兒。」
什麼樣的范兒呢?
「男人越man,她越愛你。你打架她幫你遞板磚,你叉琴她幫你唱和聲,你被打成植物人,她養你一輩子。」
昨天,遇言姐跟小助理聊這段,小姑娘翻了個白眼兒說——
「這不就是直男癌傑克蘇們幻想中的,滿足他們大男子思想的中二女青年。這招現在叫PUA。」
看看,這社會的審美變得比小孩長大還快呢。
不僅如此,高曉松還說徐靜蕾是女演員中最有才華的。
他半明半晦地寫了首歌 《蕾》。
人家問他這歌是不是寫給徐靜蕾的。
高曉松不肯說,只說反正徐靜蕾在自己這兒是百爪撓心。
前年老徐上《奇葩說》,痛快給了句準話兒: 「就是我那個蕾。」
傾心大颯蜜的京圈男人,共同的白月光是林徽因。
王朔夸鳳凰時期的曾子墨,說她是林徽因之後最正的范兒。
高曉松就更別提了,專門做了一期節目為林徽因正名。
懂點文藝腔兒,態度大方慷慨,調得起情又不黏人,甚至不在乎補貼你,林徽因實乃第一代北京大颯蜜。
每個京圈文藝男心中,都有一段林徽因情結。
哦對了,他們還都喜歡《花仙子》。
王朔說徐靜蕾像《花仙子》中的娜娜小姐。
高曉松說自己心中的第一帥是《花仙子》中的李嘉文。
哈哈哈,那誰是來福呀。
看看我也是看過《花仙子》的。
話說回來,這些麼年過去了,徐靜蕾有沒有才華不知道,但的確是挺颯的。
每個前任都能做成朋友。
王朔在北京的房子還是徐靜蕾給置辦的,王朔直呼自己是「軟飯硬吃」,又說要把財產留給徐靜蕾。
遇言姐說,王朔也是真性情,你還有個閨女呢,不用考慮下女兒的感受嗎?
王朔女兒結婚時,王朔沒有去,說是怕難受,當爹的受不了女兒出嫁的刺激
當年,19歲的大二女生徐靜蕾,結識了大自己16歲的王朔。
當時王朔的老婆是曾為東方歌舞團領舞的沈旭佳,女兒王咪只有6歲。
關於這一段兒,洪晃爆過狠料——
這位男作家經常在外面有不軌行為,甚至這些事情都是在自己老婆眼皮底下發生的。
比如有一次,他的情人公開和他的夫人對峙,說: 「我已經在你家大搖大擺出出入入,你就把他讓給我吧。」
他夫人非常鎮靜地對這個比她小二十歲的姑娘說:「你不懂,我是他媽,你代替不了我。」
在公眾場合,這位奉獻性的夫人也能夠大包大攬,把丈夫的錯誤全部攬到自己身上,「是我不好,」她說,「管他太嚴,難怪他經常出去耍鬧」 。
後來,王朔在《和我們的女兒談話》一書中,記敘下女兒王咪的話——
「當年我問他為什麼不在家住,要在外面住旅館。他說寫小說。寫屁小說,他們都瞞著我,以為我不知道。」
「從一開始我就知道,那個人叫什麼名字,幹什麼的,長什麼樣兒。我見過那個人,當然不是見的真人,是我同學拿的雜誌。」
這種事兒擱到今天,是要被罵到退圈的。然而90年代,有才並且勇敢追求自己的愛情似乎還是被羨慕的,因為那個時代的女性太委屈自己了,
老徐是那個時代的京圈女神。
當時的徐靜蕾承接了以王朔為核心的京圈資源。
成名作《一場風花雪月的事》,導演是王朔的好友趙寶剛。
自己當導演拍第一部戲,王朔給她請來姜文、張元、葉大鷹。
王朔甚至弄了個劇本,想讓徐靜蕾演武則天。
早年間,大院子弟中的文化人把持著影視資源。 群眾在露天電影院看《列寧在一九一三》,上層階級在會議廳看《羅馬帝國艷情史》。
出身不好的馮小剛想上位就得巴結他們,給他們當小弟,還要忍著被根正苗紅的二代嘲笑「馮褲子」。
那時候播出的作品少,大家沒見過世面,欣賞水平也有限。
長相漂亮、會寫大字、能演能導的徐靜蕾,在當時是稀缺資源。
之後新浪為了推廣博客,又進行了一波才女營銷。
到如今網際網路時代,京圈影響不復當年,王朔想像推徐靜蕾一樣推王子文。
幫她打解約官司,把她介紹給趙寶剛、馮小剛。
然而廉頗老矣,外頭換了天地,終究無力再一次送子文上青雲。
其實,遇言姐覺得, 王子文演技不錯。
《一九四二》中,地主家的大小姐;《姨媽的後現代生活》中,半邊臉毀容的飛飛,都給我留下了印象。
但是,大部分人知道王子文,是因為《歡樂頌》的小曲。
但這部戲跟京圈沒啥關係,作者阿耐乾脆是個隱姓埋名的寧波企業高管。
當時,還有報道標題是: 離開王朔的王子文要紅了。
當年,王朔說過,拍文藝片沒出路,院線放不了,商業片也沒出路,情節太簡單。
然而幾年後,商業片《流量地球》爆了,文藝片《嘉年華》拿了金馬獎。
今年,王朔看不上的80後中出了個金球獎得主。
數得上的女性導演,有李玉、文晏、趙婷、薛曉路、李芳芳。
都是北京大妞,趙婷放著家裡的資源一點兒沒沾,硬是自己在美國闖出一條荊棘路。
時代變了,女性不需要護航,也可以在圈裡站下來,甚至還可以撐出國際大獎。
從徐靜蕾到王子文,京圈的時代好像已經過去了,颯蜜的大女孩標準也提升了。
當初凍卵都讓人覺得是女性急先鋒的老徐,到今天一個人撫養一個兒子還活得有聲有色的子文。
時代變了,女性的自由度更高了,不用再委屈自己了,做自己也不用有幾個男性在背後撐腰了。
說實話,現在站在子文背後的是一眾越來越有實力的女性。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
-END-
春天來啦,在千呼萬喚中,我們已經推出第74期的「8小時」經典系列課程正如火如荼地開辦當中。
我們開心地,把櫻花和春天都放在了海報上。
這個春天,不見不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7IhangB8MnI47IjN6Q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