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中高端,愛馳U5瞄準新能源汽車消費升級。
撰 文 | 熊宇翔
編 輯 | 司馬問刀
趕在2019年結束之前,愛馳汽車終於「發車」了。
12月19日,愛馳汽車首款量產純電動車型愛馳U5在海南萬寧上市。當天萬寧一度陰雲密布,驟雨來襲,愛馳汽車的工作人員在雨中匆匆穿行。即將登台演講的愛馳汽車創始人兼總裁付強、聯合創始人兼CEO谷峰,在彩排環節還在雕琢著PPT。
幸而在發布會即將開始之時,濃雲散去,只灑下幾粒細雨作為活動的點綴和談資。這種由憂轉喜的轉折,多少映射了愛馳汽車坎坷的發展歷程。
或許,這還映照著愛馳汽車對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下滑的態勢下,如何守得雲開見月明的思考。
十萬價差的邏輯
12月19日晚,愛馳U5的價格正式發布。儘管在成都車展上,U5通過預售提前打了價格預防針,但從19.79萬元橫跨到29.21萬元的正式售價,仍然讓現場的觀眾有些驚詫。究其原因 ,將近10萬元的價差在30萬元以下車型實在罕見。
19萬和29萬的汽車分屬於完全不同的兩個市場,車企通常會用兩款不同定位的車型來完成覆蓋,而愛馳汽車試圖用一款車「通吃」兩個細分市場的做法的確有些反常。但從愛馳U5四款車型的配置中,可以看出愛馳汽車反常定價中的奧妙所在:
19.79萬元的U5 ING是基礎版,NEDC續航里程403公里,L2+智能駕駛、智能座艙套件均需選配。
22.21萬元的U5 ING+可算作續航里程升級版,其他參數配置與U5 ING相同,但續航里程升級到503公里,達到同級產品的前列水準。
24.79萬元的U5 PRO是高配版,續航503公里,前兩個車型需選配的配置U5 PRO全部搭載。
而29.21萬元的U5 PRO+,則是續航充能版,它通過布置在後備箱的插槽搭載容量18kWh的可拓展電池包,可以額外提供120公里續航,使總續航里程達到623公里。
從官方給出的參數配置表來看,愛馳U5全系標配140kW的電機,科技配置與續航里程才是定價圍繞的核心。而價格直逼30萬元的U5 PRO+,比PRO版只是多了120公里續航。可以想見,願意用5萬元換120公里續航的人,並不會太多。
其實,愛馳汽車已經表明了設想中的主銷車型——在官方APP中,低配的U5 ING與頂配的U5 PRO+都要明年下半年才交付,售價22.21萬、24.79萬元的兩款車才是主力。
路由社了解到,愛馳汽車的可拓展電池包正在匹配整車進行測試驗證、申報工作,還需一段時間才能就緒。因此,29.21萬元的U5 PRO+,某種程度上扮演著吉祥物的角色,它的目標並不是大賣,而是用高售價來錨定愛馳汽車的品牌。其實,愛馳U5有些反常的定價中,潛藏著這樣的小心思:U5 ING定價19.79萬元,意味著愛馳希望能在競爭中以「不到20萬」的姿態,給消費者實惠感;而U5 PRO+29.21萬元的價格,給人的直觀印象又是「這是一台30萬的車」。
這一定價策略,對應著愛馳汽車聯合創始人、CEO谷峰在採訪中反覆提及的品牌定位——中高端智能純電動車。
鎖定中高端,底氣何在?
在發布會結束後,谷峰接受了媒體採訪。論及今年下半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下滑,他談到了逆境中的向上趨勢——新能源汽車的消費升級。
自7月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以來,蔚來汽車與寶馬的插混系列銷量不降反增,刷新紀錄,意味著新能源汽車消費升級的需求是真實存在的。愛馳汽車在出發時,正是看到了這一趨勢,因而選擇往高端走。
愛馳U5的定位是這樣的——「U5是一款定位於 A+級,中高端的新勢代品質SUV,面向追求高階品質生活的『新勢代中產』人群。」
對於如何抓住中產們的心,愛馳從硬到軟做了不少工作。
在硬體層面,比如獨創的可拓展電池包,比如上鋼下鋁的混合車身,比如全車22個智能駕駛傳感器等等,都在為愛馳汽車的高端形象添磚加瓦。
在品牌調性方面,愛馳汽車成立之初便力邀奧迪中國一號員工、「quattro之父」Roland Gumpert加盟,自建工廠時與西門子合作按照工業4.0的標準建設。這些舉措讓愛馳汽車充滿了「德味」。
在軟體層面,愛馳U5上搭載的L2+智能駕駛(包含高速公路駕駛輔助)、AI生物識別等都是有區隔度的新技術。
在服務層面,廣州車展期間,愛馳專門發布了服務品牌諾道,承諾化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這也是高端品牌們日常提及的新理念。
當被問及愛馳打響品牌的王牌是什麼時,谷峰首先提到了對消費者的洞察。他認為,當下的汽車消費者十分理性,「不會為非常炫酷的東西去買單」。他還表示,汽車產業的核心是規模。
在這種理念驅使下誕生的愛馳U5,看上去很均衡,它並未劍走偏鋒,而是把絕大多數消費者關心的體驗向上拔高一截,由此來立住自己的中高端人設。
谷峰還稱,造車新勢力在品牌塑造上沒有傳統車企的負擔,不需要花10年甚至20年的時間才樹起一個品牌。
不過就目前而言,愛馳的高端品牌形象尚在建設初期。原因一方面在於,新車剛剛上市,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還不夠;另一方面則是,支撐愛馳汽車高端形象的一些技術,尚未完全就緒,除了上文提到的可拓展電池包,愛馳汽車的L2+智能駕駛技術仍在調試中,會在明年2月份通過OTA的形式更新。
歐洲將成重要戰場
從很多方面來說,愛馳與其他造車新勢力是相似的。但在目標市場上,愛馳很獨特。絕大多數新勢力的「出海」都是泛泛而談,但愛馳決定來真的。
事實上,愛馳已經在德國慕尼黑建立了銷售公司,為出口愛馳U5做準備,有部分愛馳U5拿到了歐洲汽車牌照正在上路路測。此外,愛馳汽車今年還進行了工程樣車橫穿亞歐大陸的挑戰,一方面為品牌建設出力,另一方面則是期望開拓歐洲市場。
谷峰在採訪中稱,在歐洲,與愛馳U5同級的電動汽車市場仍是空白——往上是7、8萬歐元的e-tron、EQC,往下是3-4萬歐元的兩廂小車(比如日產LEAF 聆風)。而定位為緊湊級SUV的愛馳U5,在歐洲定價或為3.5萬-4萬歐元,暫時難覓對手。
基於此,愛馳汽車將把歐洲作為中國市場之外的另一主要市場。谷峰透露,在愛馳U5的正式售價公布前,愛馳汽車在國內拿到了超過3000張「盲訂」訂單。他稱,如果明年在國內與歐洲的交付數量達到目標,愛馳將在造車新勢力交付榜中名列前茅。
不過,對愛馳汽車來說,進軍歐洲市場意味著直面許多大型車企都未能完成的本地化挑戰。首當其衝的,是面對法規與標準的挑戰。
在愛馳U5上市之前,愛馳汽車將一台U5工程車送至歐洲進行了ENCAP碰撞測試,始料未及的是,最終的測試結果為三星。ENCAP官方給出的信息顯示,愛馳U5對駕乘人員的保護得分率在70%左右,而行人保護與安全輔助方面的得分則為45%、55%。
對於這個略顯尷尬的成績,谷峰解釋稱,愛馳汽車對ENCAP的碰撞規則了解不夠,而送測的車輛並非最終量產版,沒有進行歐標的模擬碰撞測試,準備不足,最終造成碰撞成績不理想。他透露,目前愛馳正在對產品進行持續地優化改進。
「我們還會把下一款車型再送去挑戰」,對上次的挫敗,谷峰顯然心有不甘。